曹繼?納塔



同為娛樂攝影師,曹繼的名字也出現在去年東方IC銷售前十的榜單上。從上傳圖片庫的照片來看,他與牛國慶有著相似之處,他們差不多都是2007年左右入行,被朋友帶著進入這個圈子,憑借著“勤與快”穿梭在各場娛樂活動現場之間,然后敏銳地發現圖片庫所能帶來的額外收入,從而在這片領域開疆擴土,扎下腳跟。
而與牛國慶不同的是,曹繼依然使用與10年前一樣的工作模式,繼續在圖片庫的娛樂攝影領域中深挖。
在本土娛樂業的起步節點入行
2006年,南方報業集團的重點之一是開拓娛樂新聞市場,這似乎也是中國本土娛樂業開始高速發展的節點。這也預示了之后國內娛樂新聞的報道風格日趨多元,而媒體對娛樂新聞、照片的需求也比以往更加強烈。曹繼正是在這個節點踏進娛樂攝影領域。
在娛樂新聞產業開始擴張之際,其對圖片和新聞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在這種情形下,曹繼有機會成為了《南方都市報》娛樂版的特約攝影記者,開始“跑口”。“但我不是正規軍,學的也不是攝影,所以應該說工作能力是在拍攝活動中培養的。”曹繼說。從那時開始,他就保持著每周參加4到5場娛樂活動的頻率,一直到現在。
而開始與圖片庫接觸,也是因為有親朋好友帶路,在當時曹繼的哥哥已經是一家網站的攝影師,跟圖片庫有比較成熟的合作,因此他也將這種對自由攝影師來說非常重要的經營模式介紹給曹繼,算是帶他入了門。
“從一開始就做娛樂,是覺得挺有意思的。”但如何有意思,曹繼卻有點說不上來,可能一入行就在這個領域,十多年拍下來會有著復雜的感情,娛樂圈本身就是最鋒芒畢露也是最充滿暗涌的行業,放在臺面上的新聞背后可能有更多耐人尋味的故事,人性會在大眾媒體的鏡頭前被無限放大,或許正是這種復雜一直吸引著曹繼,因此進入這一行對他來說“并不是因為娛樂照片好賺錢”。
明星在變,攝影師不變
回想這十年,首先是中國娛樂本土界轟轟烈烈推進商業化并發生激烈演進的十年。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娛樂業從明星、電視、電影等多方面占據內地市場的大半江山,四大天王無疑是當時的全民偶像。而本世紀初,在2004年第一次公布的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被稱為“四小花旦”的趙薇、周迅、章子怡、范冰冰集體亮相,黃曉明、陳坤、孫紅雷等現在的當紅男性也在這一時期先后登場。到了2016年福布斯中文網公布的名人榜單中,范冰冰連續3年穩居第一,鹿晗等新生代明星也開始異軍突起。除了內地演員開始扛把子,中國內地電影也已開始正視商業,不再諱言金錢,模仿好萊塢舉辦的豪華電影首映禮也司空見慣。
而這十年的風起云涌都可以在曹繼的照片中尋到蹤影。他以一種很穩定的工作方式,成為中國本土娛樂業的觀察者、記錄者。他積累了大量的照片,王菲、范冰冰、周杰倫,幾乎每年的焦點人物拍攝他都沒有缺席,而積攢下來的大量照片在庫里滾動,給他帶來每月超過萬元的收益。
“其實這些收入都是由市場決定的,如果沒有活動,那我拍什么呢?”曹繼說。
網絡媒體客戶增多
在過去十年,伴隨中國本土娛樂業起飛的同時,中國互聯網的強勢崛起也為自由攝影師發放了前所未有的福利。
以前由于傳統娛樂媒體的更新周期固定,版面限制多,所需的娛樂圖片非常有限。但網絡娛樂媒體的發展,使得娛樂攝影的市場一下子成倍數增長。想看娛樂新聞,所有的受眾可能都首選網絡媒體,希望在第一時間看到最多、最精彩的娛樂圖片。
或許正是因為需求量的劇增,再加上圖片庫讓攝影師不用直接面對客戶,曹繼一直埋頭在拍,也沒有想過為什么賣得特別好。“我也不是很關心拍攝數字,自己拍攝的水平也一般,可能是圖片庫的推薦起作用吧。”曹繼猜測。但事實上,他并不是一個什么都不想,只憑腿腳勤快成功的攝影師。
“為什么能賣得好?”“可能是有一些獨家的東西吧。”“那怎么拍到這些獨家內容的?”“嗨,我純屬是瞎撈。”在回答的層層推進間,得知曹繼為了“瞎撈”也是進行了不少嘗試,比如在現場對可能會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做預判,“有的明星,在紅毯上實在是穿得那么少,不想拍也得拍,可能走兩步一彎腰就能有點‘意外情況。”
而且,曹繼的心態一直很好,別人拍到的獨家自己沒有也不會太失落,他說“這樣對自己比較好”。
目前曹繼最主要的銷售渠道依然是圖片庫。正是國內本土娛樂業這十幾年的爬坡,讓娛樂攝影師可以獲得相當不錯的報酬,也使這個行業也頗具規模。曹繼目前的工作方式和十年前并無太大差別,因為“關于娛樂,大家關注的不還是那些內容嘛”,只是“現在可能更會根據市場考慮關注當下更有‘流量的明星”。
或許,在眼下進入泛娛樂化時代后,娛樂攝影師的市場需求還會繼續攀升,所以曹繼也不太考慮轉型的問題,他覺得對于以后還沒想過,“把眼下的工作弄明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