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世紅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研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共同發展的互動,要求在教研過程中處理好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以及培養能力之間的關系。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實踐等活動,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體差異性的學習過程。初中數學教研在新的教研改革下,同樣需要有新的教研教學模式與之相適應。
在新的教研模式當中轉變教研觀念刻不容緩,當然這也需要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針對這種新的教研模式,現在數學分數已不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同時評價學生學習的方式也不僅僅是只看分數,所以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研觀念。這就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養成“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和教研習慣,不斷提高自身的教研素質。
初中數學教研是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研過程中,構建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學生主體活動,讓學生在數學的海洋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目的的一種教學觀和教學形式。本身數學教學作為一門相對枯燥的學科,教研工作者不僅僅是對知識的教授,同時還要有所創新,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從數學本身來說,它是一門以空間想象與計算相結合為基礎的學科,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就需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研教學要求學生的學習應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而教育工作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引導”的。
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究。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有所幫助。首先要做到在開學初期,開展小組互助學習。每個班都編好小組,每組4~5人不等,選好小組長。組編好后一般固定不變。小組成員自由組合,給學生民主的權利。組長可以推選,也可以自薦,從而能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加強小組間的合作與探究。根據現代教育突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育人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組建學習小組,明確小組各個成員的分工。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首先要自主學習,不明白的地方再合作探究。各個學生之間、學習小組之間也要展開競爭,讓學生學會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獲得競爭合作雙贏的效果。
其次,將數學擴展到課堂之外,有些數學內容可以在課堂之外進行教研教學。比如,讓學生發現身邊的三角形、四邊形以及多邊形等內容,這些都可以安排學生在校外進行,結合自己家里的實物在課堂上向自己小組成員或者其他組的成員介紹自己家多種多樣的形狀實物,也可以和組員相互之間進行討論。這樣充分體現學生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只是做“聽客”和“看客”。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去動手、去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實踐與計算。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由教師提出;能由學生解答的例題,就由學生自己來解答;能由學生自己表述的,盡可能由學生自己來表述。
再次,就是利用網上資源進行教研教學。有些內容,教師可以直接上網查找相關知識,網上大量真實的圖片、資料可以讓學生深刻認識數學、延伸數學知識以及了解數學家的成長學習,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如,“數學的奇妙性”和“認識數學史的數學家”等內容,也可以讓學生自主上網搜索資料,因為網上的資料比教材上的內容豐富得多,學生也感興趣。結合教學相關內容,制作生動活潑、直觀的多媒體課件上課,在教學教研容量增多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后,就是進行課外書籍閱讀教研課,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學校圖書館及數學課的課時帶學生到圖書館看書。讓學生在閱讀課上了解圖書館的功能,學會利用圖書館的藏書,學會查找有關數學方面的資料,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形式多樣的課堂教研方法,使學生學習起來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從而提高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老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了學生熱愛數學學科的情感和創新精神,增強了學生關注數學并付諸實踐形成自覺的行為。在今后的教研教學過程中,我將堅持新課改的宗旨,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積極進行課堂教研教學改革,將新課改教研向前推進,同時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規律和數學原理為素質教育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