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瑾
摘 要:資源共享是世界趨勢,將本地優秀的美術資源分享傳承下去是本地美術教師的使命。利用社團的優勢在學校逐步推進本土民間美術,能夠從基礎教育開始將民間美術根植于孩子的心中,從小建立民族自豪感。
關鍵詞:新課改;本土民間美術;社團活動
管子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強國戰略一直是我國的重大戰略,我國的教育體系也在探索中不斷完善。核心素養、立德樹人這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都標志著教育觀念的更新。
這是一種世界趨勢,以個人的發展和終身學習為教育改革的方向,這也意味著對個人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美術教育也不能只停留在識圖、臨摹、寫生、創作這些基礎的審美能力的教學,而是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利用視覺傳達思維、共享交流的能力。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資源和思維的共享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將本土的優質美術資源共享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體會她的獨特魅力,使其持久地發展下去是每位美術教師的職責所在。但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形式種類多,缺乏文字材料
多數本土美術資源為世代人口口相傳,缺乏文字記載,沒有教材可尋。僅河西地區可考的本土美術資源就達百種,每種藝術形式都有其獨特的表現手法,有的本土美術形式還存在“訣竅”,缺乏全面詳細的資料。
二、學生在校時間短,對材料生疏
按照國家對小學生在校時間的規定,除去在校課程和活動時間,學生學習美術專業的時間非常少。其次,一部分本土民間美術形式會用到一些課堂美術教學中并不常用的工具材料。
三、學生水平差距大
美術學科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對于學生自身天賦有一定的要求。以至于班級中間一部分學生因為缺少悟性,學習美術不得要領,進而喪失興趣。導致班級中學生的水平差距大。
如何克服這些問題,我們課題組的成員,進行了大量的考證調查和研究,最終確定了分步驟推進本土美術資源進課堂的計劃。在前期,我們對學生群體進行了問卷調查,對于教材的編排、時間和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我們想到了我們的美術社團。
美術社團在我們學校已經開展了許多年,培養了一批美術專業功底扎實的學生,且每周都有固定的學習時間。所以我們決定先從社團做起,取得一定成績后,以社團為引領在全校推廣。
我所在的學校一直致力于培養謙和、儒雅的莘莘學子,校園藝術氛圍濃厚,師資力量也非常充沛,五位美術教師均畢業于美術師范專業,且年齡分布合理。社團的學生都是從每班精挑細選,在美術方面有天賦,且自身對美術充滿學習興趣的學生。通過這幾年的學習,學生的觀察力、造型能力和對色彩的感知力基礎功底扎實。將每周社團的學習時間作為推進本土民間美術資源,可以更好利用教學時間整合優質資源,提高教學效率。
綜合上述優勢,我們結合學生較熟悉的剪紙、石頭畫進行了嘗試性教學,感受學生對于這些不同于以往教學的形式,表現得更加積極,更感興趣。
當然在教學中我們也在發現問題并改進,為此我們進行了關于本土民間美術資源教材的創編。將一些工藝繁復的美術形式簡單化,讓它更適合小學生的接受和學習。例如,奇石畫的創作,本土民間藝人多以刻、雕、粘、畫結合的形式,將大漠奇石改造成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我們則將它和簡筆畫結合,將畫和粘貼作為主要的創作形式,藝術形象也是選擇學生最熟悉也最感興趣的卡通形象。既保留了奇石畫創作的精髓,將大漠奇石加工成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也利用簡筆畫貼近學生年齡的特點和卡通想象的吸引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特別是我們還將新興起的砂紙畫和敦煌壁畫聯合在一起,將砂紙畫的稚拙感與敦煌壁畫色彩的和諧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探究色彩的關系。
社團中開展本土民間美術,更是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和想法。這些不同于長時間重復簡筆畫、素描的枯燥訓練,都是綜合性的學習探究。重新喚起了學生在美術學習方面的興趣。
教師也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專業水平。每種美術形式都需要教師去尋找文字材料加以整理,并反復嘗試,尋找最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式,融合其精髓的同時,簡化教學過程,讓學生易于操作,這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
增加了本土美術元素的社團成果展,讓全校教師和學生耳目一新,并得到了校領導的稱贊和支持,我們將會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探索,逐步將本土民間美術資源推廣到每個班級,讓每位學生至少掌握一門民間美術形式的表現技巧,增加學生自信心的同時,讓每位學生心中充滿自豪感。
參考文獻:
[1]宋衛東.新課改下的校園民間美術初探[J].美術大觀,2011.
[2]孫一鶴.關于當代民間美術的調查研究[D].齊魯工業大學,2013.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2015】GHB0976系列成果之一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