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波

童聲是美麗的,也是和諧的。清澈甜美的童聲沁人心脾。它猶如天籟之音,是世間最美麗的聲音。我喜歡傾聽,更愿意帶領孩子們歌唱。
旋律響起,清澈的童聲如高山流水,輕輕泄下,又似一輪暖陽,悄然升起。進而,一片美好的自然風光便在眼前鋪開。蜻蜓翹著尾巴,蜜蜂排著隊,蝴蝶吻著花蕾……原來,童聲是一幅畫。我常常沐浴其中,感受童聲帶來的甜美,亦如品嘗甘泉,渾身剔透。然而,童聲演唱也需要一定的技法,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并在團體中得以展示。也就是說,運用正確的歌唱方法,才能使這一階段的“歌聲”不走彎路,留下美好的記憶。
那么,如何才能讓美麗的童聲散發(fā)出它獨有的魅力呢?
歌唱時,要掌握好呼吸。很多孩子會覺得這簡單,不就是呼吸嗎?然而,呼吸運用并不簡單,它是整個歌唱技巧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一位優(yōu)秀的歌唱家,會很好地使用呼吸來加強自身的演唱表現(xiàn)力。平時,孩子們要加強呼吸肌群的訓練,協(xié)調(diào)交替功能。比如:吸氣(時值四拍),呼氣(時值八拍),這條練好后,可練習以下方面:吸氣(時值三拍),呼氣(時值十二拍)……練習中,要注意吸氣要飽滿,從容穩(wěn)妥,用鼻子來吸進氣體,雙唇微閉合,用中速。呼吸暫停時,要保持吸氣時的感覺狀態(tài),待停頓完或等到它的時值,再接著吸或呼往下進行。
另外,還要找準聲音的支點。聲音的支點主要是氣息與位置的對立統(tǒng)一,歌唱狀態(tài)張與弛的對立統(tǒng)一。發(fā)聲訓練中,要求孩子身體放松,上胸微抬,小腹上提內(nèi)收,兩肋張開,橫隔膜膨脹下降,腰部前送繃緊,使氣息的呼與吸產(chǎn)生對抗,形成支點。練習時,要自然放松身體,不要過于讀字,盡量體會打開喉嚨形成支點的感覺。
支點找準了,需要加強共鳴方面的訓練。共鳴是歌唱藝術(shù)的漂亮外衣,是歌唱技法當中的重要部分。一是頭腔共鳴練習。一般要求每個字音延長,感覺頭腔體是漲開的,咽肌群向上提拉。有的曲子,還要求由低向高滑動。向高音滑動時,聲音不能擠壓,自然放松,再從高音向低音滑動。二是字音共鳴練習。要求用大聲高位置朗讀歌詞,來體會頭腔、口腔的共鳴。下面,以《其實我是……》為例:
其實我是一朵云
當我在天空
自由飄動時
我想這樣告訴你
其實我是一只蝴蝶
當我在心尖飛舞時
看見了很多昆蟲
我想這樣告訴你
其實我是一片黃葉
當我從樹上飄落
大地染成金色時
我想這樣告訴你……
在字音共鳴練習中,除了要發(fā)揮好字的頭部音素發(fā)音和字的尾部歸韻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吐發(fā)好音素當中最主要的單韻母(單韻母是指字腹當中的主要元音音素)發(fā)音共鳴。
最后,就是兒童音域的拓展。提高兒童的演唱水平,擴展兒童的音域是歌唱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聲樂訓練的兒童,音域較窄,基本在九度左右,使演唱的曲目受到限制。要想使兒童科學地唱出音域較寬又動聽的歌聲,就應在平時的教學中,逐步向上、向下進行較系統(tǒng)的擴展音域練習。有的歌曲,要注意氣流的流動感向下方運動,整體的歌唱狀態(tài)要自然放松。
總之,童年是美好的,美妙的童聲更令人難忘。那一個個音符在被美麗的童聲演繹之后,是那么令人喜悅和陶醉,那是夢起航的笛聲,是快樂的開始,是大自然最和諧的聲音,就讓這美妙的童聲在天地之間回蕩,讓童聲飛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