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激活長壽基因活過100歲
我們都知道運動的好處多多,上述研究更是發現了運動可以激活長壽基因,但是,怎么運動才是正確的呢?最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又是什么呢?

美國布法羅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將攜帶長壽基因的兩組小白鼠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被置于完全不能移動的環境中,另一組則需要進行一定的身體活動。
結果發現:
和不活動的小白鼠相比,進行身體活動的小白鼠壽命延長了16%到22%。
專家表示,長壽基因是大腦中多巴胺系統的一部分,多巴胺D2受體基因有利于長壽、減重及活躍度,但只有當長壽基因攜帶者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和體育活動時該基因才能被激活。
也就是說,光有長壽基因還不行,還得運動,而運動就可以激活長壽基因!
一招激活長壽基因!
醫學界已經證實擁有長壽基因的人的確容易活得更長。不過,萬事皆有例外,也有相當比例的百歲老人說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并不是特別長壽。
雖然我們無法確切地知道自己身上是否具有長壽基因,但對長壽來說,堅持運動比基因更重要,因為堅持運動帶來的好處真是太多了!
1保護心臟、延年益壽
美國衛生和人類服務部門發表《美國人運動指南》建議,每周應進行中等強度運動至少2.5小時,并長期堅持。經常運動具有延年益壽、保護心臟、改善睡眠、防止肥胖等多種好處。
2降血壓
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等都能幫助降壓。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都可以。
3降血脂、降膽固醇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馬長生說,“運動的確是降血脂最好的方式,運動鍛煉能有效使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而使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
4防止糖尿病
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次出汗的有氧運動就可使肌肉中脂肪代謝產生變化,增加肌肉中脂肪儲存,進而改善胰島素,抵抗導致糖尿病的根本因素。
5保護膝蓋和關節
美國運動醫學專家建議,快走、慢走、朝前走、倒退走交替進行,和室內腳踏車、游泳、高抬腿等運動的多元組合,是保護膝蓋最好的運動方式,它們對膝蓋的損傷最小。
6提高認知功能、預防老年癡呆
日本筑波大學和中央大學的一項新研究也顯示,每天僅需慢跑10分鐘,就能提高認知功能。這項研究首次證實了,輕微的身體活動同樣能給大腦帶來良好的保健效果,這對老年人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每天一次,最適合中老年朋友!
“步行是人類最好的運動!”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懷特博士總結畢生研究后如是說。早在22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就將走路定為“世界最佳運動之一”,并呼吁男女老少什么時候開始健走都不晚。
來自英國的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只要步行1英里(約1.6公里),患癌死亡風險就能降50%。
“走路可看作治療癌癥的特效藥!”研究的發布者,英國慈善組織漫步者協會和麥克米倫癌癥援助組織共同指出,如能每天堅持行走1英里,在20分鐘內走完,對乳腺癌、前列腺癌、腸癌的治療都有明顯益處,最高可降50%死亡風險。
多項權威研究發現,堅持每天快走,能有效對抗糖尿病、減少中風、預防老年癡呆等。英國拉夫堡大學研究還發現,每天快步走可以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幾率降低30%。

簡單的走路為何有這么多好處呢?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陸一帆表示,長時間、有節奏、速度相對較快的走路,之所以能改善健康在于六方面原因:
消耗熱量,利于控制體重;
促進下肢靜脈回流,保護心臟;
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和平衡感,延緩衰老;活動筋骨,疏通淤滯脈絡;
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使疲憊的大腦放松,恢復精力。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主任曹建民補充說,按正確姿勢行走,能帶動人體13塊大肌肉群同時運動,從而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最關鍵的是,走路是最安全的
運動,老少皆宜。
西安體育學院健康科學系教授茍波指出,為保證鍛煉效果,快走應至少每次40~60分鐘。一般人快走時,感覺有點氣喘,身體出汗,就說明運動量達標了。
剛開始鍛煉的人可以逐漸增加運動頻率和時長,先每隔一天走一次,從半小時開始,逐步適應后就要堅持每天鍛煉一次。
運動是萬能的健康處方,不僅能激活長壽基因,還能帶來保護心臟、降低“三高”、保護膝蓋、預防老年癡呆的作用,好處太多了!
而最適合中老年朋友的運動,就是走路。每天堅持走路40~60分鐘,強心肺、促循環、護血管、抗衰老,活過100歲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