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越一頓吃兩碗才算及格
從吃不下飯,到“為革命吃飯”;從沒菜吃,到教當地村民種菜……我常常想起抗美援越的場景,常常想起犧牲在越南的戰友。
1965年9月22日,是我踏上越南的第一天。
那年我23歲。此前一天,運送我們的火車到了廣西,要從那里進入越南。當時越南的火車鐵軌是窄軌,中國的火車鐵軌寬度是1.435米,而越南的鐵軌只有1米寬。所以到了廣西,就需要把火車車皮換過去,然后再繼續進入越南。
當晚要求我們五六個鐵道兵去換火車皮,但是那個火車站非常大,天又黑,我們根本找不到地方。摸黑找了幾個小時,天都快亮了,我們才找到地方,結果火車皮已經換好了。
剛到越南的時候,天氣悶熱潮濕,我和戰友們很不適應當地的氣候,吃不下飯。但我們所在的機械單位又要搶修運輸鐵路,體力消耗很大。部隊為了保持戰斗力,鼓勵戰士們吃飯。政委還要求“一頓吃兩碗飯才算及格”,要是吃飯不過關,就不能評 “好戰士”,算是硬逼著我們吃飯。
吃不下飯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新鮮蔬菜,很多戰友都由于缺乏維生素而患上了皮膚病。不得已,我們就讓老家寄蔬菜種子,在部隊種植。于是,1966年開始,白菜、芥菜、蘿卜等各種蔬菜種子從祖國各地,被陸續寄到了部隊駐地。我們白天要出外施工,回來有時間就去種白菜。

抗美援越誓師大會
我們的菜種得很好,還引起了越南農業部門的注意,他們派人到部隊,學習種菜方法。當地老百姓以前沒有種菜的習慣,這時也跟著我們學習種菜。語言不通,雙方都是打手勢溝通。看我們澆水,他們就澆水,看我們拔草,他們也拔草。就這樣,我們將蔬菜種子、種菜方法都傳給了當地的百姓。百姓的蔬菜賣了好價錢,就唱著歌來感謝我們。
當時,水也非常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967年,我們準備打一口井。剛開始井是方形的,每挖一截都會塌方。我做過泥水工,砌磚的手藝這時派上了用場,把井改成了圓的,砌磚之后就防止了塌方。
我1968年復員。在復員前,我到陵園看望了長眠在越南的戰友,當時那里有200多個戰友的陵墓,他們犧牲在越南,永遠留在了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