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英
對于新媒體的定義,世界上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新媒體對社會的信息傳播已產生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時事新聞報道的影響,使新聞編輯不再是簡單的選稿和改稿,而是在新媒體環境下構建編輯的新思路,以滿足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
編輯的思路是指處理稿件時思考的條理脈絡,其是否清晰和開闊,關系到稿件質量水平的高低。黨報是我黨對外宣傳的工具之一,是外界了解我黨方針政策的重要渠道。而黨報編輯是黨報內容的提供者,編輯的業務素養關系到外界對黨報的認可度,其中的編輯思路是業務素養的主要體現。文思敏捷的編輯對黨報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真實、時效和針對性是新聞的特點,在新媒體環境下黨報編輯的思路要遵循這原則。隨著新媒體發展,假新聞層出不窮,消費著人們對新聞媒體的信任。例如,2017年12月2日美國媒體發表關于美國總統聯系俄國人的假新聞,對美國社會造成嚴重不良影響,違背新聞的真實性原則,黨報編輯要引以為鑒。假新聞雖可以吸引讀者,但會降低新聞媒體的權威性,黨報編輯在新媒體環境下應自覺遵循新聞報道的原則。
1.選材要符合國家規定。無規矩不成方圓,在編輯選材時,要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新媒體無處不在,其巨大的經濟利益讓一些編輯鋌而走險,選擇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內容,歪曲事實真相,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例如,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網絡中出現大量的假新聞,而假新聞的制造者獲得可觀的經濟利益。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黨報編輯要抵制利益誘惑,選材要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避免誤導讀者。
2.選材要反映社會熱點事件。新聞有時效性,在新聞編輯過程中要選擇反應社會熱點事件的材料,挖掘其新聞價值,通過對新聞資料的有效整合和排版,做好深度報道和連續報道,形成對熱點事件的追蹤報道,發揮媒體輿論引導作用,以期在社會產生良好的效應,提高黨報在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3.選材要滿足讀者需求。在新媒體環境下,讀者的信息來源渠道多,而且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速度快,使得新聞的時效性大大縮短,快捷的提供讀者所需要的信息內容,是新媒體環境下黨報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在傳統的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是從媒體的角度出發,不考慮讀者的需求,這種做法在新媒體環境下將不被讀者認可,為此選材要滿足讀者需求。
在新媒體環境下,如何有效地編輯稿件,快速地發表讀者需要的新聞內容,需要編輯者具有清晰的編輯思路,熟練的編輯技巧,科學的編輯步驟。
1.預覽全文。預覽全文的目的是通過了解文章內容的大意,判斷稿件的新聞價值,若此稿件有發表的價值,則通過預覽全文還可以判斷稿件那些地方需要修改。
2.形成初稿。編輯在瀏覽全文后要形成初稿,就像雕刻師傅先把材料雕出毛坯。初稿要把稿件內容中不必要的背景、事例和與主題無關的內容去掉,在新媒體環境下,大量的信息容易造成讀者審美疲勞,因此黨報編輯要滿足讀者需求,提供高質量的新聞內容。
3.精雕細琢。形成初稿后,要對保存下來的內容進行修改,可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第一,糾正錯別字。錯別字容易被讀者發現,從而質疑編輯的寫作水平,降低讀者對黨報的喜好程度。第二,把生僻詞語改成通俗詞語。第三,檢查固定詞組有沒有用錯。第四,檢查詞語簡寫是否正確。第五,檢查句子是否通順,有沒有病句,句子與句子,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邏輯是否合理。第六,檢查計量單位是否符合要求。
4.優化標題。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稿件的閱讀量取決于稿件的標題。因此,制作吸引讀者的標題是編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報編輯要懂得如何制作高質量的標題,把稿件中最吸引讀者的內容做成標題。
5.認真閱讀。認真閱讀是編輯對稿件做最后的檢查,以減少差錯,避免因為疏忽而造成的差錯見于報端。黨報編輯要認真對待這一環節,絕不能像預覽全文那樣粗略地看,要帶著懷疑的態度去檢查全文。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更新快,導致一些編輯為了追求速度,沒有作最后的閱讀檢查就將新聞稿件發表,使存在差錯的稿件出現在讀者的視野,黨報編輯要引此為鑒。
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不再是簡單的選擇新聞,還要將新聞背后的事件背景反映出來,將新聞未來的走向進行分析,即把內容從事件發生前到發生再到發生后的完整性進行整合,使讀者對新聞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不受假新聞的誤導。通過對新聞資料的整合,把零散新聞的信息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新聞價值的一個整體。因此,黨報編輯形成整合編輯思路。
黨報編輯不是修改一件稿件那么簡單,而是在新媒體環境下擁有清晰的編輯思路,迅速在新聞資料中編輯出來具有新聞價值和吸引讀者的新聞稿件。黨報編輯要培養自己的編輯思路,建立自己的編輯思維體系,滿足新媒體環境下編輯崗位的業務素養要求。
[1]馮永香.新媒體環境下如何提高黨報的傳播力[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5(2):34-36.
[2]尤凌波.新媒體環境下地方黨報轉型思路探析[J].新聞知識,2015(10):51-52.
[3]張志春.芻議新媒體環境下黨報編輯思路[J].新聞傳播,2014(12):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