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曉莉
新時期我們再提提高新聞編輯的素養是有其時代意義的。一方面,進入以網絡信息為主導的時代以來,新聞信息的傳播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同時也為新聞的多樣化提供了發展條件和可能。這種新的變化需要新聞編輯去主動適應;另一方面,我國高校對新聞編輯人才的培養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教育理念、教育方式都難以滿足現代新聞媒體的發展需求,因而,綜上兩方面考慮,提升新聞編輯素養是時代的需求,是發展的需要。
在新聞行業領域,新聞編輯的地位舉足輕重,是新聞欄目的大腦,他既要對記者采集的信息去粗取精,又要對整個欄目進行編排設計。既要保證新聞的準確性,同時也要保證新聞的時效性。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具體來說,作為新聞編輯應具備如下幾種素質:
盡管新聞的種類很多,有政治性的,有生活性的,也有娛樂性的,但總體來說,作為一名新聞編輯應該最起碼具備一定的政治素養和政治敏銳性。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任何的新聞報道都應該以積極向上,弘揚社會主義文化為主。特別是當前我國面臨著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一方面國際腐化勢力對我國不斷地滲透,另一方面互聯網的發展讓言論過于自由,對網絡輿論的監控、管理尚存在缺陷,因此,一名新聞編輯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政治修養,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保持鮮明的立場和態度,把更多正能量的東西傳遞給大眾,特別是網絡、手機里的新聞,也要遵守國家的大政方針,也要順應社會的主流文化,遵守新聞的工作原則,向社會、向世界傳達社會主義文化的正能量。
節目的策劃報道能力是新聞編輯必備的職業技能,在同樣的新聞信息素材下,只有提高新聞節目的策劃報道能力才能在這個行業中脫穎而出。通過多方面調研出的情況,不失客觀公正的同時,發表正面深度的看法和觀點,是新聞編輯應當具備的能力。同樣是報道霧霾天氣,大多數的新聞報道僅僅是在空氣指數當中增加PM2.5這一項,或者對霧霾進行簡單的科普,而前央視記者柴靜2015年拍攝的《穹頂之下》則從多方面、多角度的對霧霾的產生、傳播和危害進行解讀。這種深度報道的方式拓展了新聞的內容和可讀性。一名優秀的新聞編輯,其深度報道的能力從側面反映出其節目的策劃報道能力。但就目前而言,我國新聞編輯整體的能力還不夠,能夠獨立進行深度報道的新聞人還不多。一方面因為我國教育體制相對于社會發展較為落后,難以為新聞行業提供優秀的新聞編輯人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國目前新網行業的環境所致,缺少讓新聞編輯也好、記者也好自由發揮、發展的環境。
把深度報道作為新聞的編輯方式,并將其品牌化,打造獨具特色的品牌新聞節目是未來新聞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也可以借鑒一下美國的新聞脫口秀節目,他們的節目都是在談政治,但是每一檔脫口秀節目都有其自己的品牌,將嚴肅的政治話題娛樂化,個人化,受眾更易于接受,新聞傳播不再是冰冷的、高高在上的新聞播報,而是通過這種更為“接地氣”的方式,拉近了新聞與受眾的距離,受眾的玩笑間就接受了新聞里面的信息,同時也接受了欄目的觀點。我們也應當看到,當前我國也已經有不少優秀的新聞脫口秀欄目,例如鳳凰衛視的《鏘鏘三人行》,遼寧衛視的《說天下》,但是和國外優秀的新聞脫口秀欄目相比,這些欄目在打造個人特色上還有所欠缺,主持人的水平有待提高,個人風格不明顯,整個欄目的策劃和編排還所欠缺,缺少創新性,這些問題相信隨著我國新聞事業的不斷發展將會逐步解決。
所謂“新聞編排”是指新聞與新聞之間的銜接,以《新聞聯播》為例,它主要是在播報國內重大政治新聞和部分國際政治要聞,是一檔嚴肅的政治新聞欄目;而遼寧衛視的《說天下》則將政治新聞與民生新聞相互穿插,并采用詼諧的語言進行播報的一檔新聞脫口秀欄目,這兩檔節目在新聞編排上的區別非常明顯。前者是單純的政治新聞串聯,而后者則更加的通俗,政治、民生、娛樂新聞都包含其中,是一檔綜合型新聞欄目。當前我國新聞欄目在編排上逐步開始從單一的新聞編排轉向多元化的新聞編排,即使嚴肅如《新聞聯播》這樣的新聞欄目,近年來在講述非重大政治性事件的時候,也開始使用一些較為“接地氣”的詞語,避免觀眾感到乏累。例如現在央視新聞欄目《朝聞天下》,除了播報政治性的新聞外,還在其中穿插了民生新聞、社會趣聞、天文消息等等受眾更易于輕松接受的新聞,從而使這檔節目不至于枯燥、乏味。這種多方面新聞串聯播報的形式也被當前更多的新聞欄目所采用。
創新一是需要新聞編輯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豐富新聞的內涵;二是需要新聞編輯具備扎實、過硬的專業技能和政治修養;三是新聞編輯本身必須要熱愛新聞行業,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聞事業中來,如此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素養,打造出優秀的新聞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