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安徽新華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合肥230088)
試論魯迅兒童文學翻譯中的“意譯”法
李 靜
(安徽新華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合肥230088)
魯迅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創作者,同時也為我國兒童文學翻譯工作開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本文擬從魯迅兒童文學翻譯的相關狀況分析入手,結合常見的翻譯方法,探究魯迅兒童文學翻譯中“意譯”法的成因及具體應用狀況。魯迅在兒童文學翻譯實踐中的采用的“意譯”策略,對當今翻譯實踐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魯迅;兒童文學翻譯;“意譯”法
魯迅是我國現代歷史上重要的文學家、思想家以及翻譯家。一直以來,人們更多關注其文學作品,而對其翻譯作品缺乏足夠重視。事實上,魯迅先生在翻譯領域亦具有重要影響。除了部分日文作品翻譯外,兒童文學翻譯也是其翻譯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魯迅的兒童文學翻譯代表作《小約翰》為例,其中融入了豐富的情感內涵,成為兒童閱讀學習的重要文學作品。
通過檢視魯迅的兒童文學翻譯作品可以發現,魯迅并沒有跟隨當時整個兒童文學翻譯實踐的主流,翻譯歐美各國知名作家的文學作品;相反,他選擇了一些有悠久文化傳統但當時處于落后狀態的國家的作品進行翻譯,旨在通過闡述這些國家的衰落,激發人們形成奮發圖強的意識。魯迅的兒童文學翻譯作品存在極強的特殊性,其也被后人稱為“成人的童話”。
在魯迅的翻譯作品體系中,兒童文學翻譯占有較大比重。對其兒童文學翻譯作品進行研究,能從中看到魯迅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他不僅期待我國成年人能夠改變自身的劣根性,對兒童的轉變也有著極高期待。魯迅投入翻譯實踐活動時,社會上的兒童啟蒙讀物嚴重匱乏,而國外有較多成熟的兒童文學作品。魯迅對其進行選擇翻譯,彌補了我國兒童文學讀物相對不足的缺憾,為我國兒童文學作品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常見的翻譯方法主要有三種:其一是按照原文的意思來翻譯,即“意譯”;其二是直接翻譯,即“直譯”;其三是通過使用相關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將“直譯”和“意譯”相結合,從而形成良好的翻譯效果。使用哪一種翻譯方法,取決于翻譯者自身的翻譯目的。
魯迅生活的時代,我國的翻譯活動尚處在發展初期,很多譯者在翻譯實踐中采用“直譯”的方法。而魯迅翻譯兒童文學作品時,主要采取“意譯”的翻譯策略,以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中的內容。在此基礎上,他靈活地將“直譯”和“意譯”方法加以融合利用,以追求最佳的翻譯效果。
魯迅進行兒童文學翻譯實踐時,白話文已經興起,而魯迅本人也是白話文的倡導者。但受時代背景影響,魯迅翻譯的作品中仍有部分文言文內容。想要實現理想的翻譯效果,必須進行合理的翻譯定位,尤其要結合人們的閱讀習慣,通過融入相應理念,從而實現理想的翻譯效果。
魯迅在兒童文學翻譯過程中之所以使用“意譯”法,與魯迅本人的文學理念有著重要關聯。魯迅是一位極其“接地氣”的文學創作者,在其翻譯作品中,其以便于人們理解和感受為宗旨,融入更獨立、更富有情感內涵的作品。因此,要對魯迅兒童文學翻譯活動進行全面了解,就需要對其文學創作理念進行全面的認知和理解。
魯迅在翻譯兒童文學作品時,非常注重受眾自身閱讀習慣的有效融入。在翻譯活動開展過程中,翻譯目的、翻譯活動的連貫性以及忠實于原文等原則是整個翻譯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魯迅在翻譯兒童文學作品時使用的“意譯”法,就是對一系列翻譯理念的系統化應用??梢哉f,其翻譯目的論內涵始終與整個翻譯活動相融合。通過對魯迅所翻譯的兒童文學作品進行系統化剖析,我們能夠感受到其對翻譯活動和文學創作的具體認知。
在兒童文學翻譯活動開展過程中,魯迅更多地結合原文的內涵和大意來翻譯,而較少采用“直譯”法。對于兒童文學翻譯來說,翻譯前后的文化意識存在較大差距。也就是說,“意譯”屬于跨文化交流活動。只有充分考慮各民族的文化和語言特征,才能將本民族的文化理念合理地詮釋和表達出來。魯迅作為充滿民族理解和文化內涵的作家,其在開展兒童文學翻譯活動時,通常會將文化理念和相關意識形態融入其中,因此,其使用“意譯”法進行文學作品翻譯,更看重文化內涵的詮釋和表達。
文學作品是整個文化體系中的重要元素,完善的文學作品是我們了解相應文化的基礎和關鍵。翻譯是文學作品傳播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從魯迅的兒童文學翻譯實踐,我們能夠感受到一代文學家的文學創作理念,這些理念值得我們加以傳承與學習。
當前,翻譯活動要創新發展思路,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由魯迅兒童文學翻譯實踐可以看到,要想實現最佳翻譯效果,就要將文學作品的具體特點與整個翻譯活動相結合。無論是“直譯”還是“意譯”,都要結合具體的翻譯需要。譯者在翻譯實踐中要結合翻譯內容,靈活選擇翻譯方法,以實現最佳的翻譯效果。此外,翻譯還必須注重與具體語言環境相結合,才能實現最佳應用效果。對于讀者來說,理解文學作品中所包含的語言內涵,才能實現對作家創作理念的全面認知。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翻譯活動的作用日益突出,實現最佳翻譯效果的關鍵是將文化理念與翻譯活動進行系統化結合,而結合具體需要是整個翻譯活動開展的基礎和前提。
作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和翻譯家,魯迅一生翻譯了大量兒童文學作品。在翻譯實踐中,魯迅選擇了合適的翻譯方法與技巧,尤其是通過與文學翻譯理論相融入,實現了最佳翻譯效果。從魯迅兒童文學翻譯活動開展狀況看,使用“意譯”能夠讓閱讀者消除不同語言間的障礙。魯迅在兒童文學翻譯實踐中采用的“意譯”策略,為我們的翻譯活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翻譯經驗。
[1]程銀春.堅守與突變:試論魯迅兒童文學翻譯中的“意譯”法[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
[2]侯計先.魯迅翻譯中的未來意識——充滿社會責任感的兒童文學翻譯[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3]楊榮廣,楊賢玉.忠實與雅化——從翻譯倫理角度看英漢翻譯中的“雅化”現象[J].宜賓學院學報,2010(8).
[4]宋潔.魯迅的生命體驗和“人學”觀念的現代轉型[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4.
2016-11-07
李靜(1981- ),女,講師,碩士,從事翻譯學研究。
H059
A
2095-7602(2017)01-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