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淼 劉 偉 杜華楊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土建一院,四川 成都 610031)
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道岔區轉轍機坑排水優化設計
翟 淼 劉 偉 杜華楊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土建一院,四川 成都 610031)
介紹了目前國內地鐵常用的三種轉轍機坑排水方案,分析了各種方案的優缺點,并以成都9號線工程為例,探討了轉轍機坑排水的優化設計方法,為后續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提供參考。
城市軌道交通,道岔,轉轍機坑,排水設計
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線水溝主要排放隧道滲漏水、消防廢水和車站沖洗水。軌道系統排水設計,需保證地下線道床排水順暢,但由于岔區結構復雜,施工精度不夠,轉轍機坑處經常出現積水現象。轉轍機是道岔重要的轉換設備,安裝于轉轍機坑處,轉轍機坑長時間處于積水狀態,大大降低了轉轍機的使用壽命,并影響運營安全。因此,有效的解決轉轍機坑處的積水問題,是軌道系統排水設計的重點和難點,需引起設計人員的足夠重視。
本文假設道岔岔尖位于上坡方向,目前,國內地鐵主要的轉轍機坑排水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方案一:拉桿槽與側邊水溝連通,向側邊水溝方向做坡度,轉轍機坑坑底距離軌面標高450 mm,側邊水溝溝底距離軌面標高500 mm,轉轍機坑前后做橫向截水溝。該方案的設計理念是將轉轍機坑內積水通過拉桿槽排入道床縱向水溝。但由于施工精度、縱向水溝積水等原因,現場往往出現道床縱向水溝廢水通過拉桿槽涌入轉轍機坑的現象。不僅沒有使轉轍機坑內積水外排,反而使得縱向水溝廢水倒灌入轉轍機坑。該設計方案地鐵運營部門反映不理想,近年來已很少采用(見圖1)。

方案二:拉桿槽與側邊水溝不連通,拉桿槽向轉轍機坑方向做坡度,轉轍機坑坑底距離軌面標高450 mm,側邊水溝溝底距離軌面標高500 mm,轉轍機坑間通過縱向水溝相連通,轉轍機坑內積水排入區間道床縱向水溝。轉轍機坑前后做橫向截水溝。該方案拉桿槽未與側邊水溝連通,可避免側向水溝積水倒涌入轉轍機坑內,但轉轍機坑本身通過排水溝與道床縱向水溝相連通,同樣會出現道床水溝廢水倒灌入轉轍機坑的現象,因此,不推薦采用該方案(見圖2)。
方案三:該方案在方案一、方案二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進,在兩個轉轍機坑中間設置廢水坑,拉桿槽、轉轍機坑均不與側向排水溝連通,在道床橫溝處設置擋水墻,防止道床沖洗水進入轉轍機坑內,轉轍機坑處自身成為一個獨立的排水系統,廢水集聚在廢水坑內,通過人工或者小型抽水泵將廢水排入附近道床縱向水溝內。該方案較方案一、方案二有較大的改進,可以避免由于施工誤差、道床水溝積水而導致的廢水倒灌現象,但仍存在缺點,如在橫溝處設置擋水墻雖然能防止道床沖洗水進入轉轍機坑,但無法阻止隧道側壁漏水進入轉轍機坑,在兩個轉轍機坑中間設置積水坑,距離道床縱向水溝較遠,積水坑內廢水排入道床縱向水溝距離較長,特別是在人工舀水的情況下,需要跨越轉轍機坑,給運營維護帶來不便,且集水坑位于兩轉轍機坑中間,限制了集水坑設置的尺寸(見圖3)。



通過對以往轉轍機坑排水方案的總結和反思,現對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轉轍機坑排水方案進行優化設計,本方案在下坡方向的轉轍機坑外側設置廢水池,拉桿槽與轉轍機坑均未與道床縱向水溝連通,轉轍機坑之間通過排水溝相連,拉桿槽內積水通過轉轍機坑最終匯入廢水池。在轉轍機坑四周設置擋水墻,有效防止道床沖洗水及隧道側壁漏水進入轉轍機坑內。廢水池設置在轉轍機坑外側,其尺寸不受轉轍機坑的影響,且距離道床側溝較近,便于將廢水就近排入道床側溝(見圖4)。
本文通過總結以往轉轍機坑排水方案的經驗教訓,對轉轍機坑處的排水設計進行了優化,給出了更加合理、可行、有效的轉轍機坑排水措施。遵循了“水溝排水不得進入轉轍機坑,一旦轉轍機坑進水能保證自動排出”的設計原則,為后續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1] 曲 銘.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線道岔轉轍機坑排水設計[J].軌道交通,2015(9):44-45.
[2] 沈 韞,董養斌,肖飛成.淺談地鐵道岔區域的防排水施工技術研究[J].鐵道建設,2012(3):67-68.
[3] 朱炎新.淺析地鐵道岔區域防排水的軌道設計和施工[J].安徽建筑,2014(1):26-27.
[4] 段桂平.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工程軌道設計局部優化[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3(8):11-12.
On optimal design for drainage of switch machine pit at No.9 turnout in rail traffic of Chengdu
Zhai Miao Liu Wei Du Huayang
(No.1InstituteofCivilEngineering,ChinaRailwayEryuanEngineeringGroupCo.,Ltd,Chengdu610031,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hree drainage schemes for the switch machine pit of subways in China,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schemes, and explores the optimal design methods for the drainage of the pit, taking No.9 project of Chengdu for example,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ail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future.
ruban rail traffic, turnout, switch machine pit, drainage design
1009-6825(2017)05-0181-02
2016-12-01
翟 淼(1985- ),女,工程師
U213.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