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亮
南充職業技術學院農業科學技術系
糖尿病的發病機理和治療研究進展
黃 亮
南充職業技術學院農業科學技術系
糖尿病是當前社會影響人類健康的一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本文從糖尿病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式兩個方面分別展開論述,以期為將來糖尿病的防控與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糖尿病;發病機理;治療方式
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導致糖尿病患者人數不斷增加,該病與心腦血管、癌癥并稱為當今世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我國是糖尿病大國,早在2010年,就有關于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的調查報道,我國有大約9240萬Ⅱ型糖尿病患者和近1.5億糖尿病前期患者,占全球總數的30%[1]。
糖尿病是由于人體內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所導致的一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共分為4大類,即I型、Ⅱ型、妊娠型和特殊型的糖尿病[2]。I型糖尿病又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致病機理是由于機體產生異常自身免疫應答,出現胰島β細胞損傷,胰島素分泌減少的一類疾病,兒童或青少年是患病的高危人群[3];Ⅱ型糖尿病又稱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一種緩慢進展性疾病,成年人為易患病人群,該類型糖尿病患者數占到糖尿病總體人數的90%以上[4];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女性首次被檢測出糖代謝或糖耐量異常的孕期疾病,多發于妊娠中后期,對產婦和胎兒的安全均有影響[5]。因此,對糖尿病的防治刻不容緩。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分別從糖尿病發病機理和治療方式兩個方面展開論述,以期為將來糖尿病的防控與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近年來,隨著病因學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針對糖尿病的發病機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重點介紹目前備受關注的I、Ⅱ型糖尿病。
1.1 I型糖尿病
遲毓婧等[6]研究發現I型糖尿病有病毒感染、藥物接觸及自身免疫等多種發病原因,上述因素都會導致胰島細胞凋亡,血清中胰島素的絕對缺乏,最終引發機體高血糖;Pociot F[7]等從分子學角度研究I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發現HLA II類基因與I型糖尿病的關系密切,并堅信一些非HLA基因也與I型糖尿病發病有關,認為這些基因可能與獲得性及適應性免疫誘導的β細胞凋亡相關;Hasham A[8]等則認為遺傳因素不能完全解釋I型糖尿病的發生,考慮用外界環境因素來解釋I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此外,M.A.Atkinson[9]等研究表明心理壓力、氣候影響也可能會加速I型糖尿病的發生。
1.2 Ⅱ型糖尿病
相比于其他類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人體內胰島素分泌障礙較輕,血漿中胰島素水平表現為正常或稍低,但體內靶組織對胰島素反應不敏感,故認為胰島素相對不足,臨床表現:隨著血清中葡萄糖水平的升高,導致糖代謝紊亂,繼發脂肪、蛋白質代謝障礙,并由此導致心腦血管病變,腎功能衰竭,視網膜病變以及神經系統障礙性疾病。UKPDS[10]等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臨床診斷成立時,病理學特征表現為胰島β細胞數目下降一半,并且隨著病情發展,患者胰島功能逐年下降;此外,相關研究還表明傳統的治療方案不能延緩細胞功能衰退,不良反應較突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藥物使用。因此,將來迫切需要研制新型藥物,新治療方法,以改善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藥物不良反應,減緩胰島功能衰竭的速度,甚至修復患者已經受損的胰島功能。
為了有效控制和治療糖尿病,國內研究者曾做大量的研究,相關研究表明,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藥物治療是控制和治療糖尿病的最主要方式,它主要有中西藥兩種方式。
2.1 西藥治療
當前胰島素仍是Ⅱ型糖尿病西藥治療方式的“主力軍”,現在國內外已經開發出多種胰島素類的藥品(見表1)。然而,相關研究也表明[11],傳統的胰島素治療方法也有自身缺陷,譬如不能阻止糖尿病病程進展,出現血糖長期控制不佳以及慢性并發癥等癥狀。

表1 常見的胰島素類藥品
近年來隨著糖尿病臨床試驗的深入研究,除胰島素外,還出現其他類型的治療藥品(見表2)。研究者曾對幾種樣品作用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糖原異生過多是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許多糖異生抑制劑具有降血糖的效果,相關臨床試驗表明,其對I型、Ⅱ型糖尿病治療效果顯著[12-14];此外,相關研究表明,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劑(例如西他列汀和維格列汀),單獨或與二甲雙胍、毗格列酮、羅格列酮聯合用于Ⅱ型糖尿病治療是安全有效的,并且用藥不會增加患者體重。

表2 臨床上常見的糖尿病治療藥品類型
2.2 中藥治療
中藥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近年來科研人員將其應用到糖尿病的治療領域。相關研究表明,中藥復方制劑在糖尿病并發癥治療方面效果顯著。例如曾有研究者以正常小鼠為實驗動物,給其靜脈注射四氧嘧啶,然后待其血糖升高后再灌服小檗堿,最終發現小檗堿可以顯著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的糖尿病;以中藥黃連解毒湯為代表方,發現其對Ⅱ型糖尿病實驗大鼠的血糖,血脂代謝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以薏苡仁中分離提取的薏苡仁多糖為代表方,小鼠為試驗動物,發現其能降低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以及腎上腺素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此外,相關研究還表明,桑葉的甲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對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表現出明顯的降血糖作用。
[1]Wen Ying Yang,Ju Ming Lu,Jian Ping Weng.Prevalence of di?a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0,362(25):1090-101.
[2]項坤三.糖尿病類型及其臨床特點[J].中華糖尿病雜志, 1999,(1):38-40.
[3]梁夢璐,胡永華.1型糖尿病病因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3,17(4):349-353.
[4]胡曉麗.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新進展[C].2016.
[5]譚炳云,趙衛民.妊娠期糖尿病發病機制及診治進展[J].新疆醫學,2010,40(3):78-80.
[6]遲毓婧,李晶,管又飛,等.1型糖尿病治療方法的回顧與展望[J].生理科學進展,2010,41(1):55-58.
[7]Flemming Pociot,eena Akolkar,Patrick Concannon,等.Genet?ics of Type 1 Diaetes:What's Next?[J].Diaetes,2010,59(7):1561-71.
[8]Alia Hasham,Yaron Tomer.The recent rise in the frequency of type 1 diaetes:Who pulled the trigger?[J].Journal of Autoimmunity, 2011,37(37):1-2.
[9]M.A.Atkinson,G.S.Eisenarth.Type 1 diaetes:new perspectives on diseas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J].Lancet,2001,358(9277): 221-9.
[10]U.K.Prospective Diaetes Study Group.U.K.Prospective Di?aetes Study 16:Overview of 6 Years'Therapy of Type II Diaetes:A Progressive Disease[J].Diaetes,1995,44(11):1249-1258.
[11]高峰,李利萍,李歡,等.糖尿病的前沿治療藥物與治療方案[J].醫藥導報,2016,35(7):679-687.
[12]張明,虞芳華,丁學屏.黃連素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C].1999.
[13]范征吟,葉信莉,陸小菁.瀉心清肝法治療糖尿病120例臨床研究[J].上海醫藥,2001,22(11):497-498.
[14]林蘭,倪青,高齊健,等.糖微康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0,20(11):81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