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上海規范研究所 劉軍樸

表1
2008年10月,國際海事組織(IMO)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第58次會議通過了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MARPOL)附則VI修正案,其中14.1.3條規定了全球航行船舶使用0.5%低硫燃油標準:2020年1月1日及以后,船上使用的任何燃油硫含量不應超過0.5%m/m。14.8條規定:2020年1月1日實施全球0.5%低硫燃油標準的可行性應進行評估,以確定是否有必要推遲至2025年1月1日實施。IMO MEPC專門成立了專家組,考慮全球燃油市場供應和需求、燃油市場發展、替代燃料、后處理方法等因素,開展全球0.5%低硫燃油標準實施的可行性評估工作。2016年10月,IMO MEPC70會議同意全球0.5%m/m燃油硫含量標準2020年1月1日實施,該決定已通過RESOLUTION MEPC.280(70)的形式予以發布。關于船舶SOX排放,除MARPOL公約附則VI的規定以外,歐盟(EU)、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以及我國還有特殊規定。需要注意的是,IMO全球0.5%低硫燃油標準適用于排放控制區(ECA)以外航行的所有船舶,包括現有船。

表2 不同地區原油質量和硫含量

表3 非洲地區重質/輕質燃油調和比例

表4 俄羅斯及獨聯體(CIS)地區重質/輕質燃油調和比例
圖1匯總了IMO、相關國家/地區SOx排放及實施要求。
表1匯總了IMO、相關國家/地區SOx排放要求與差異。
船舶燃料營運成本方面,燃油的生產方式、供求關系影響未來0.5%低硫燃油的市場價格。一般來說,硫含量0.5%的低硫燃油有如下3種生產供應方式:
1、0.5%低硫重質燃油(HFO)
不同產地的原油硫含量存在很大差異,如表2所示,有些地區的原油硫含量甚至遠遠低于0.5%,比如我國克拉瑪依、大慶、遼河等油田出產的原油,其中,克拉瑪依油田出產的原油硫含量只有0.04%。這種原油經蒸餾工藝后產生的渣油(Residual oil)硫含量也會很低,調制出的HFO硫含量就能滿足IMO0.5%低硫燃料標準。
這種0.5%低硫HFO的市場價格,與遠洋船舶常用的180/380cSt HFO價格相差不大,因此,船舶使用這種0.5%低硫HFO,燃料營運成本基本沒有影響。
但這種0.5%低硫HFO的產量很少,遠遠滿足不了全球遠洋船舶的燃料需求,因此,采用這種低硫HFO的價格分析船舶燃料營運成本的影響沒有太大參考價值。
2、0.5%低硫調和油(blending)
低硫輕質燃油和高硫重質燃油按規定的比例進行混合、調質,生產出滿足IMO排放要求的0.5%低硫調和油。不同比例的重質、輕質成份的混合,一方面保證硫含量低于0.5%,另一方面還要保證燃油的閃點、穩定性、兼容性、點火特性等滿足國際標準組織(ISO)8217標準的要求,確保船上使用的安全。
不同地區生產的調和油成份、比例都不一樣,表3、表4分別是非洲、俄羅斯地區重質/輕質成份及調和比例。從兩表可以看出,這種調和油中,輕質成本所占的比例分別接近66%、62%。也就是說,0.5%低硫調和油中,輕質成份占的比例超過一半,這決定了0.5%低硫調和油的市場價格。
根據原油、重質燃油、輕質燃油、以及重質/輕質成份的混合比例,可以預測2020年0.5%低硫調和燃油的市場價格。IMO0.5%低硫燃油可獲得性評估報告中預測的燃油市場價格見表5。2020年,0.5%低硫燃油價格為595$/t,相對高硫HFO(3%)增加近130$/t。
按照表5預測的燃料價格差,對船舶燃油營運成本進行了估算:相對于遠洋船舶主要燃料HFO(380/180cSt)價格,船舶營運成本增加28%以上 。

表5 2020年0.5%低硫燃油價格預測

表6 現有船用燃料的類型和比例
3、高硫HFO脫硫
這種生產方式需要安裝新的脫硫設備,投入很大的生產設備改造費用,且改造周期也比較長。由于目前IMO全球0.5%低硫燃油標準尚未實施,市場上尚沒有這種產品的需求,因此,煉油行業基本還沒有生產0.5%低硫HFO的經驗,這種高硫HFO脫硫后的燃料價格很難預測。

表7 全球生產燃料的行業分配結構
總體來說,未來2020年實施全球0.5%燃油標準,燃油市場主要的生產和供應方式應該以前述調和油為主,這種燃料的價格會對船舶的營運成本產生較大影響。
0.5%低硫燃油供應方面,對現有航運業的燃料消耗進行調查表明,遠洋船舶的燃料消耗以HFO為主,約占80%以上,輕柴油為輔,僅占20%左右,統計數據見表6。
2020年全球0.5%低硫燃油實施后,燃油市場主要的生產和供應方式預計以重質/輕質燃油混合的調和油為主,而這種調和油中,輕質成份占的比例超過50%,導致船舶燃料消耗中,輕質燃油的比例會顯著上升,遠洋船舶的燃料消耗比例,原來以重質燃油(80%)為主,轉為以輕質燃料為主。
這種船用燃料比例結構的變化,將可能影響整個燃油市場的燃料供應及價格。表7是2015~2016年度統計的全球燃料總生產量,船用HFO和MGO燃料的總和約占全球總燃料生成量的7.3%。表8是船用HFO、MGO在全球同類型燃料生產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全球煉油業生產的重質燃料中,46%用于船舶運輸,而船用MGO燃料僅占中等餾分油(Middle distillate oil)總量的5%。
隨著2020年全球0.5%低硫燃油標準的實施,船用燃料消耗比例從重質HFO為主轉向輕質MGO為主,可能導致船用MGO燃料消耗的比例,從原來的5%上升到10%以上,甚至接近20%,導致全球生產的中等餾分油供應緊張。另一方面,船用HFO燃料的消耗減少,可能導致船用HFO燃料的消耗比例從原來的46%,降至25%以下,出現過剩的局面。

表8 2012年船用燃油占全球供應燃料的百分比
燃油質量及安全方面,ISO8217標準規定了船用燃料(船用渣油和船用餾分油)的技術指標與質量。
對于重質/輕質燃料調和生產的0.5%低硫燃油來說,調制出的燃料粘度一般在10~180cSt范圍內,按ISO8217標準規定的燃料分類方法,調和的0.5%低硫燃油屬于RMA/RMB/RMD/RME 4類,但由于調和時的重質/輕質成份、比例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在保證硫含量滿足法規要求的前提下,ISO8217標準規定的燃料特性,比如粘度、密度、閃點、點火特性等也會變化,而現行版本的ISO8217標準并沒有考慮這種變化,需要對這種調和燃料油的各項指標進行評估,并進行相應的補充和完善。
對于船舶來說,2020年實施0.5%燃油標準后,船上常用的燃油種類并沒有,船上依然保存2種燃料,參見表9。因此,對船舶燃料艙、燃料系統的布置并不會產生影響。
從0.5%低硫燃油的使用安全來說,調和燃料的特性變化可能會對船舶燃油/滑油系統及設備的安全運行產生影響。
調和生產的0.5%低硫燃油,其特性變化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表 9

表 10
1、硫含量。硫含量從原來的3.5%降低到0.5%,氣缸油堿性(BN數)需要進行調整,與0.5%LSFO相匹配,對滑油系統及布置沒有影響。
2、粘度和密度。重質/輕質調和油,粘度在10~180cSt范圍內,現有的燃油艙布置、設備和系統都能適應,原高硫HFO相關的油柜、處理/供應系統、凈化/使用設備等無需改造,主要需要考慮的是低硫HFO加熱溫度控制、分油機重力環匹配,保證供給柴油機、鍋爐的燃油質量滿足設備廠的規定。
3、燃油穩定性與兼容性。重質、輕質燃料的調和比例,以及粘度、密度、閃點、產地等差異,影響低硫HFO的兼容性和穩定性,甚至存在重質燃料中瀝青析出,導致燃油系統濾器、凈化設備臟堵故障,燃油生產及供應廠家在輕質/重質混合調制時,需要進行充分的試驗,保證供船燃料的穩定性、兼容性滿足ISO標準規定。
4、閃點:調和油中輕質餾分油的比例增加,其中,輕質餾分油的閃點直接影響調和燃油產品的閃點。燃油生產及供應廠家在輕質/重質混合調制時,需要進行充分的試驗,保證供船燃料的穩定性、兼容性滿足ISO標準規定依然滿足ISO標準規定。
排放替代方案方面,對于IMO0.5%低硫燃油要求,有三種解決方案,即低硫燃油(LSFO)、廢氣后處理、清潔燃料(如LNG),從三種方案的優點及可能存在的問題來看,第一種方案的控制方法為前處理方式,可選擇技術為低硫燃油(LSFO),具有設備與系統無需改造以及安全與可靠性高的優點,面臨燃料運營成本高,各港口0.5%LSFO可獲得性不確定以及調和油使用安全存在不確定性等主要問題;第二種方案的控制方法為后處理方式,可選擇技術為廢氣清洗系統(EGC),具有可使用高硫HFO、運營成本低的主要優點,面臨洗滌塔、堿液柜等占用空間、改造困難、新增設備及系統成本高,以及港口尚缺乏足夠的EGC殘渣接收設施等主要問題;第三種方案的控制方法為替代燃料,可選擇技術為LNG燃料,具有清潔和燃料運營成本低的優點,面臨安全要求高、LNG燃料艙占載貨空間較大、改造困難和燃料加注設施不完善等主要問題。
IMO全球0.5%低硫燃油標準實施所帶來的船舶營運成本增加,可能會促進廢氣后處理、LNG燃料替代方案的應用。對幾種典型遠洋運輸船舶的廢氣后處理和LNG燃料方案進行經濟性分析表明,相對于船舶直接使用0.5%低硫燃油(LSFO),采用EGC排放解決方案,船舶每年的燃料營運成本可節約25%以上,而采用LNG燃料方案,船舶每年的燃料營運成本可節約60%以上。上述EGC方案的經濟性分析,基于0.5%低硫燃油(LSFO)和HFO之間的價格差為150美元/噸。而LNG燃料方案,是基于北美和歐洲天然氣價格,相對于0.5%低硫燃油,價格差分別是324美元/噸、270美元每噸。分析結果見表10。
考慮到EGC產品廠的設備供應配套能力,以及安裝/改造設計、圖紙審批、船上安裝/改造周期等影響因素,對于船東來說,如選擇EGC排放方案,應統籌安排船隊的改造、建造計劃,以避免出現船廠塢期緊張、排隊困難的局面。
對于LNG燃料方案來說,其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遠洋船舶LNG加注困難,另外,LNG燃料艙所占用的空間較大,對船舶的載貨空間也會產生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