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三月如歌,萬物齊吟。三月,鶯飛草長,我們耕耘著希望。全省上下正邁著整齊、奮進的步伐,高唱振興發展的主旋律,為實現好全年各項既定目標,揮灑熱情和汗水。
唱響振興發展主旋律,必須磨“軟”功。這個“軟”功就是著力營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軟環境,就是傾心培育引鳳筑巢、投資興業的“梧桐樹”。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謀振興、抓振興,必須站在事關發展全局的高度,反躬自省我省軟環境建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貫徹落實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年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責任感、緊迫感,把優化營商環境建設作為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緊盯薄弱環節、解決突出問題,努力打造誠實守信、公正法治、服務高效的社會環境。全省上下要走“一盤棋”,敢用硬手段,把優化軟環境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來抓,從嚴懲處破壞軟環境的行為和干部,高高舉起執紀執法的利劍,為振興發展之路清阻破障,切實構建起“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營造出“人人關心營商環境,人人維護營商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以公平、法治、便捷、透明的軟環境,引得鳳凰來。
唱響振興發展主旋律,必須唱“高”調。科技創新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時代發展的永恒主題。當前我省正處于發展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的關鍵節點,遼寧要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活力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實現好全面振興各項目標,必須高舉科技創新的大旗、高唱科技創新的凱歌,必須向科技創新要質量、要效益、要動力。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全面振興,著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突出科技的支撐作用,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振興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確保創新型遼寧建設邁出新步伐。
唱響振興發展主旋律,必須當“才”迷。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加快推進振興發展,實現好我們每一項既定的目標任務,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尚賢者,政之本也”“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當前,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必須貫徹落實好省委印發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堅定不移地做好人才這篇大文章。要牢固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把人才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緊跟時代潮流,樹立全球視野,深刻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激活人才發展的“一池春水”。特別是全省各級領導干部要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做名副其實的“才”迷,為全省振興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歲月輾轉成歌,時光流逝如花。目標在前,責任在肩,我們要以時不我待的強烈責任感和緊迫感,緊緊抓住當下的每一寸光陰,推動遼寧振興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