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國



每年的冬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冰天雪地、滿目蕭瑟。而地處彩云之南的昆明,此時卻完全是另外一種景象——藍天白云、風和日麗、山青水碧、鳥語花香。今年11月末,本刊記者來到了云南省昆明市,走訪了盤龍區九龍灣片區“五采區”植被修復項目、昆明??诹謭?、斗南國際花卉交易市場、撈魚河濕地公園以及一條龍都市農莊等。記者一路走訪,深切感受到國家森林城市的創建給昆明市民帶來的綠色實惠、生態實惠。
九龍灣“五采區”將變成大型生態郊野公園
九龍灣片區“五采區”位于昆明東北部九龍灣、哨上、秧田壩村,涉及雙龍、龍泉街道,這里從1979年開始采石,經過多年開采,該區域內植被和地質環境已受到嚴重破壞,形成1333.3畝的平面采區,采區內水土流失嚴重,巖石裸露,地質災害隱患突出。
昆明市盤龍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常彩峰介紹,九龍灣“五采區”地質災害治理、植被修復項目現已累計完成修復845畝,種植香樟、紅葉石楠、滇樸、三角楓、柏樹、楊樹、山玉蘭等約25萬株。
記者在現場看到,通過實施分類指導、片區土地整理開發、純植被修復治理等一系列措施,部分地區的植被恢復工作有了明顯成效,已修復的地方叢林密布,而未修復的地區紅土裸露在外。
花費如此高昂的成本,換來的只是眼前的“綠”,這筆賬,到底值不值?昆明市盤龍區農林局副局長馬仲令表示:“算小賬肯定不值,算大帳肯定是值得。算大帳,對昆明市品質、城市形象都有提升,這就不能用幾個億來衡量?!?/p>
常彩峰說,九龍灣“五采區”在完成生態恢復的同時,將會按照大型生態郊野公園建設的模式,建設一個集生態體驗、體育休閑為一體的旅游公園,過幾年后,盤龍區會更加漂亮,會徹底改變昆明“北大門”的城市形象。
昆明市綠化委員會專職副主任馬陸章說,2013年創森成功后,全市林業生態建設的重點是城市面山、滇池面山、交通沿線、江河流域、重點水源保護區、生態脆弱地區等區域,在鞏固創森成果的同時,全面改善市域生態環境,推動全市林業生態發展。滇池流域九龍灣“五采區”地質災害治理、植被修復工作就是昆明市的重點工程之一。今后5年,昆明市將繼續提升城市綠化品質,增加城市綠化面積。建設以自然生態背景為基質,以滇池水域及昆明城市建設區為版塊,以環山郊野公園綠道、環水濕地公園綠道及城市綠道為廊道,串聯生態林、水系及城市公園綠地的綠色網絡,積極創建具有“中國春城”特色的高原湖濱生態園林城市。到“十三五”末,在中心城區建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城市各類綠地合理布局,完善綠地系統結構,提高綠地景觀品質,使綠地率達到40%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45%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5平方米以上。
海口林場的新一代護林員
與天寒地凍的北方相比,冬天的昆明照樣是綠水青山、草木蔥郁,到處充滿生機與活力。在昆明市??诹謭觯笳鳌爸邪⒂颜x”的油橄欖樹枝繁葉茂,嬌艷的海棠花迎風綻放。
昆明市海口林場在環滇池面山中發揮了美化環境、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等綜合作用,是昆明滇池西面的天然生態保護屏障,也是昆明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為昆明市國家森林城市的建設作出了一份貢獻。
海口林場場長陳金龍介紹,建場初期,??诹謭錾指采w率幾乎為零。經過幾代林業人歷盡艱辛,目前??诹謭鼍G化覆蓋率高達98%,小型野生動物達50種。
陳金龍說,現在林場條件可以說是今非昔比,過去無人問津的護林員崗位,如今成了研究生、大學生們實現夢想的“香饃饃”。現在研究生、本科生進來都得考試了。
大學生來這深山老林,所學專業能用得上嗎?畢業于云南民族大學文秘教育系的謝志勇說,現在的林場與以前不一樣了。
2010年,海口林場從生產型單位調整為技術管理密集型單位,人員知識結構日益優化,科研項目越來越多。
近年來,??诹謭霾粩嗵剿鳌翱萍甲o林”的路子,始終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在強化管理,搭建科技創新平臺的同時,推進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強化林業科技隊伍,實施項目拉動發展,實現科技興林。
該林場在云南省率先實現數字化林業,對林業管理實現了信息化系統管理。林場森林防火安裝了全球眼電腦監控系統,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實現遠距離測溫,從而實現對火情的預警;采用高倍率可見光成像技術對火情現場進行細節情況勘測;及時發現火情、準確探測起火地點,監視林火發生、發展的全過程。
近年來,“南方國家桉樹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云南昆明??诜N質資源保存基地項目”、“云南省滇中高原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建設”、“油橄欖滇中高原亞熱帶地區種植示范項目”、“??诹謭鎏赜袠浞N馴化科普精品基地建設”等國家級、省市項目紛紛落戶海口林場,以及防止外來生物入侵、保護國家生態安全,占地105畝的云南省森林植物檢疫隔離試種苗圃項目,更是吸引一批又一批高學歷年輕人,投身到科技護林中。
“這些巨變和政策,讓我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不僅生態環境好,人文環境更好的??诹謭?,學以致用,當好新時期的護林員。”林場工作人員、畢業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新聞系的羅蓮說。
作為昆明市國有林場改革試點,??诹謭龇e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充分利用林場林地資源優勢和昆明林下經濟技術研究中心平臺,探索林下中藥材種植工作。
2015年,??诹謭黾夹g人員多次到四川廣元、甘肅武都、云南永仁等省內外林場、企業學習交流林下經濟發展經驗,將17畝油橄欖林地劃分為責任區,與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37戶職工簽訂管理責任書,由職工負責種植當歸、黃芪、黃芩、重樓等中藥材,并加強對油橄欖的管理。
40多歲的何家寬和51歲的文吉倉都是當地寬地壩林區的農民,他們在??诹謭鲐撠煼N植藥材。5年前,他們做零工,收入少,以前只有2000元的收入,現在每月都能領到3000元左右的工資,他們每天負責澆水、除草、除蟲。不僅他們在林場工作,他們的家人也都在這里工作,他們告訴記者在林場工作心情舒暢。
面對記者,陳金龍坦言,??诹謭霭焉鷳B保護作為首要任務,不斷擴大造林面積,加大封山育林力度,生態建設效果顯著。作為“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全國十佳林場”、“云南省文明單位”、“云南省科學普及教育基地”,??诹謭龀袚嫦蛉鐣M行的生態文明教育任務,其提供的教育資源,如昆明林業展覽館、榨油坊、“總理樹”、總理銅像、浮雕等,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播功能和社會價值,每年接待市民參觀約7萬人次,很多年輕人拍婚紗照也都愿意來??诹謭雠臄z。
昆明斗南花卉交易中心生意火爆
占地56畝的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場是國際性的花卉交易市場和花卉集散地。在全國80多個大中城市中占據70%的市場份額,并出口50個國家和地區。斗南花市已成為中國花卉市場的“風向標”和花卉價格的“晴雨表”。
晚上8點,記者來到了斗南花卉拍賣交易中心,這里已經人聲鼎沸。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旅游文化公司總經理毛海鵬介紹,各地市場上買賣交易的鮮切花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來自于斗南花卉交易市場。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場,每天進場交易鮮切花1600余個品種,每年在市場新開發的品種平均為85個,連續近20年交易量、交易額、現金量、人流量和出口額居全國第一。
這里的辦公室主任小李是個云南姑娘,2012年她畢業于北京交通大學。據她介紹,斗南花卉電子交易中心去年12月24日建成開拍,擁有交易坐席306個,拍賣大鐘3口。采用世界先進的電子競價系統和“荷蘭式降價”拍賣的方式進行拍賣交易。開拍以來,運營情況良好,供應量穩定增長,供貨品類、品種日趨豐富。目前有600多個購買商,6000多個供貨商,現在供需市場還在不斷增長中。隨著交易平臺優勢顯現,會員不斷增加,第二座拍賣大廳即將開工建設。屆時將成為國內最大的拍賣大廳,將實現遠程拍賣、線上線下、零售終端標準化,最終實現花卉期貨交易模式。
據小李介紹,今年8月1日和2日,斗南花卉電子交易中心連續兩天日拍賣鮮切花枝數均超過百萬。從零開始到拍賣出100萬枝鮮切花,斗南花卉電子交易中心用了不到8個月的時間,實現了第一代拍賣市場需要四五年運營時間才能達到的高度,這也意味著云南花卉產業的轉型升級步入快車道。
毛海鵬說,斗南花卉電子交易中心由云南斗南花卉產業集團旗下的昆明斗南農產品拍賣有限公司建設運營,運營近一年來已經實現了幾個全國第一:第一條切花自動分揀流水線、第一個貨物不用到拍賣廳流轉的交易中心、第一個采用視頻圖片拍賣的交易中心等。2015年斗南花卉交易市場的花卉交易量沒有受到轉場的影響,交易量和交易額同比增長10%,交易量超過57億枝,交易額達42.9億元;平均日交易量1568萬枝,平均日交易額達1176萬元。
據毛海鵬介紹,園區現有大中小微企業3000多家,花卉經紀人6500余人,園區就業人口2.4萬人,全部建成后就業人口將達到6萬人。由于花卉附加值高,產業鏈長,可以為精準扶貧和全民小康作出應有的貢獻。
撈魚河濕地公園成了市民游玩的好去處
昆明滇池畔,有一個景色別致的撈魚河濕地公園,這里環境清幽、植被豐厚。
記者從濕地往滇池望去,藍天和碧水融合為一體,優美的景色吸引了眾多的人前來游玩。在游客中,記者發現了來自四川的馮先生,他是和夫人一起來的。馮先生說特別喜歡這里,他說這里的風景比他的家鄉還美,還看到了很多海鷗,并且給海鷗喂食,并拍下了很多照片留念。
來到撈魚河濕地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觀看美麗的花朵,呼吸青草綠地中清新的空氣,在藍天白云下近距離地接觸滇池,讓昆明人節假日又多了一個游玩的好去處。
環保局負責人李剛介紹,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十分重視滇池治理和保護,積極推廣生態建設,在滇池保護“四退三還一護”范圍撈漁河湖濱三角洲建成撈漁河濕地公園54公頃,恢復森林濕地560畝,草本沼澤濕地240畝,拆除了滇池岸線人工障礙物防浪堤1.5公里,自然岸線系統已經初具規模,湖岸保持相對自然。
撈漁河下游局部河段改造工程、入湖口濕地修復工程和生態防護林濕地建設工程,創造性地利用自然風向、湖灣地形和公園內自然坡度,修建了無動力自流濕地補水系統。該系統一方面可為濕地提供水源,一方面可將撈漁河上游來水通過濕地過濾凈化后匯入滇池,削減入湖污染負荷。經監測,撈漁河入滇池水質經過濕地系統過濾之后已穩定達到地表水V類及以上水平,水質清亮,感官改善顯著,對滇池水體污染能起到減緩作用。
昆明市林業局副局長耿成興說,公園坐擁撈漁河湖濱三角洲,水岸平緩,附近沿岸湖灣眾多,湖內沙洲密布,擁有較為自然的湖岸濕地植物群落,有良好的濕地生態系統,是滇池東岸重要的生態緩沖帶和滇池入湖口及湖濱帶受損區的典型代表,是水陸生態交錯帶的一種類型,在發揮濕地生態系統功能、保障區域生態安全、展示濕地生態文化、開展濕地科普宣傳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已逐步展現出極高的價值,成為環滇池各個濕地公園中濕地群落最自然,結構最豐富,生態自凈能力最突出的濕地。
昆明市林業局局長曾令衡向記者介紹,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正在向國家林業局申報昆明撈漁河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建設國家濕地公園,從而進一步保護撈漁河濕地生態系統結構,恢復水文和自然岸線的濕地群落結構以及魚類和野生動物棲息生境,發揮其水源涵養與水質凈化的生態功能,緩解城市與湖泊交錯帶的生態壓力,滿足市民和游客親近自然、體驗高原濕地風情和生態文化的的需求。
一條龍都市農莊將成為特色高端精品莊園
“一條龍”不僅僅是昆明一個耳熟能詳的餐廳,它還是昆明建設“生態農莊”的首批示范企業,在占地一萬多畝的土地上,苗木的種植和科研,復古的中式園林和建筑,以及大型的濕地和池塘有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生態文明和美麗家園結合的新樣本。
“一條龍”的領頭人董事長龐富實現了從企業家到賽車手再到行業領軍者的不斷飛躍,從認真做一個餐廳開始,到有規?;牟墒庸ぜ瘓F,再到園林綠化公司和規模宏大的都市農莊,一如他酷愛的賽車運動不斷超越。
龐富介紹,當年的這個地方也是黃土滿天飛,當時的濕地也是臭烘烘的。如果你當年來過這里,現在再來肯定認不出來這個美麗的都市農莊了。
在一條龍都市農莊,記者看到向密林深處延伸的柏油路兩邊,清香木、滇樸、滇合歡等云南鄉土樹種遮天蔽日、郁郁蔥蔥,葉色微黃的銀杏碩果累累,豐收在望;而星羅棋布的紅葉石楠、紅葉小檗等球形灌木則冠幅豐滿、周正,尤其是掛滿鮮紅色果實的火棘,在碧綠的常春藤地被的映襯更是讓人賞心悅目。
記者發現,與其說是苗圃,還不如說是一個移步換景的美麗公園,整個園區園林景觀讓人賞心悅目,是一個大手筆打造的苗圃轉型升級的樣板。
一條龍集團公司總經理龐雅文告訴記者:“這里流淌的清水非常干凈,是可飲用的山泉水。”而在庭院四周,各種翠竹、喬木枝繁葉茂、綠意盎然,小橋、巖石岸邊,各種水生植物鶯飛草長,肥厚寬大的芭蕉、羽毛狀的蘇鐵、箭狀的絲蘭等千姿百態的葉態相互交織,漫步在煙雨朦朧、移步為景的之中,如臨仙境,心情立馬被興奮所替代,由衷感嘆其匠心獨運。
龐雅文說:按照規劃,園區將圍繞農業功能發展主軸、濱水商業發展軸和集餐飲、接待、住宿、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商業服務中心的功能結構,結合農業、旅游業、科普教育產業,綜合配套濱水商業片區、山地特色居住區、運動休閑區、果園采摘體驗、苗木種植展銷和苗木科技研發區等,打造以云南本土花卉苗木品種為主的苗木種植示范基地,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景觀基地,云南一流的城郊鄉村休閑度假勝地,云南乃至全國的特色高端農莊精品,成為立足昆明、輻射云南、面向全國,以農業觀光、體驗、研發為主導,融合云南民族民俗文化、兼具鄉村運動體驗功能的“生態休閑度假勝地”。
龐富說:蝴蝶的目標是破繭,大鵬的目標是蒼穹。而公司的目標是牢牢把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代新昆明的歷史機遇,以統籌城鄉、濕地林業綜合開發為契機,堅持產業發展、生態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培育生態旅游產業,以綠化生態園為主體,由觀光型旅游向集會議接待、休閑度假與生態養生為一體的綜合型旅游轉變,打造具有特色的濕地、森林、農業生態旅游新亮點,讓觀賞苗木產業走出困境、逆勢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