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眼于國際國內的新形勢和東北地區的重要地位,作出了推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的戰略部署,并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支持政策。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于東北振興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效落實遼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沈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工作任務,沈陽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將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作為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要求,推動沈陽創新改革和率先實現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
力爭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沈陽市的營商環境能夠達到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排名前50名經濟體水平,形成沈陽振興發展新優勢,為沈陽爭當新一輪振興發展的“排頭兵”、2020年建成引領實現東北振興發展的中心城市,以及2030年建成東北亞地區重要的國際中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提供重要保障。
目標導向、對標一流。堅持借鑒國際先進經驗與沈陽本地實踐相結合,以營商環境排名前列的國家和地區為標桿,堅持貼近企業實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從解決社會反映突出的問題入手,創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環境,提高各類市場主體對沈陽營商環境的滿意度,構建國際化的企業生態環境。
規則對接、法治為本。積極對接國際國內先進理念和通行規則,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營商規則體系,使營商環境更規范、更透明、更便利,切實保障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加強法治建設,實現規則公平、機會公平、權利公平。
問題切入、重點突破。堅持統籌規劃與分步推進相結合,注重整體制度安排和政策設計,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側重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抓緊試點,形成示范效應,帶動全局發展。
政府主責、共同締造。處理好政府、市場、社會的關系,發揮政府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建設服務型政府。更加注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