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敬東
“黨校姓黨”是黨校與生俱來的基因,是最鮮明的政治特征、最突出的政治優勢、最閃亮的精神氣質。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堅守黨校姓黨的責任擔當,就是要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殫精竭慮地做好校訓。
要突出講“黨”學“黨”。體現在辦學宗旨上,就是要把黨校作為培訓黨員干部的陣地,培養黨的理論隊伍的陣地,學習宣傳科學理論的陣地,領導干部加強黨性鍛煉的熔爐;體現在理想信念上,就是各級黨校的干部職工都要牢固樹立黨的意識、黨性意識和黨校意識,堅定政治立場,自覺地宣傳、貫徹和實踐黨的理論和政策;體現在教學上,就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戰略定力、站穩政治立場,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向黨的核心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黨校教師要意識到,自己不是一般的知識傳授者,而是黨的理論、黨的信仰的傳授者,既要靠黨的真理力量去引導人,又要靠師德力量去感染人,做到在自身黨性鍛煉上更加嚴格、在師德師風上更加純潔、在教學科研上更加過硬,自覺當好“布道者”和“熔爐工”。
要突出言“黨”護“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校科研要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展開,在黨的思想理論研究方面有所作為,為堅持和鞏固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作出積極貢獻。同時,只有把一些重大問題從思想理論上搞清楚、弄明白了,黨校教育培訓才能真正做好。”把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黨校教育的主業和主課,是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的重要治校方略。黨校的科研不僅要重視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而且要更加貼近黨的中心工作,更加貼近改革開放、振興發展的實踐,更加貼近黨員干部的需求,開展應用對策研究。尤其要正確處理學術研究與理論宣傳的關系,堅持科學探索無禁區、黨校講壇有紀律,做到政治立場堅定性與科學探索創新性的有機統一。既不能把一般學術問題簡單政治化,更不能把嚴肅的政治問題等同于學術問題。當前,我國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多樣化,多元多樣多變的社會思潮相互激蕩。黨校更要加強對社會思潮的辨析和引導,在關鍵問題和關鍵時刻,要敢于發聲亮劍、善于解疑釋惑,決不愛惜“羽毛”,要做盡忠履責的戰士。黨校要發揮宣傳性、實踐性、對策性研究的優勢,積極打造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陣地、弘揚黨的優良傳統的主渠道,形成唱響主旋律、永葆先進性、致力高層次、注重對策性的黨校科研特色。
要突出信“黨”跟“黨”。堅持從嚴治校、從嚴管理,突出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的管理特色,培養學員信黨跟黨的堅定信念。黨校教育的對象是具有一定理論修養和實踐經驗的領導干部,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黨校管理的特殊性。一方面,學員眼界開闊、思維活躍、知識面寬,實踐經驗豐富,對管理的要求高,管理難度大;另一方面,學員有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和組織紀律觀念,黨校的教學管理,要遵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規律,堅持嚴以治校、嚴以治教、嚴以治學,以嚴的標準、嚴的要求保障黨校事業健康發展。黨校的學員,不論職務高低,在校期間都應當實現從干部到普通學員的轉變,從崗位工作到學習培訓的轉變,從家庭生活到集體生活的轉變,自覺遵守校規校紀。黨校的校規校紀,就是黨對領導干部在黨校學習期間黨性方面的具體要求,在校期間要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同時,也必須明確學員是黨校學習的主體,在教育培訓中,要關注學員的學習需求,激發自學動力。要引導學員強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要完善考核體系,堅持寧嚴勿松、寧緊勿散,嚴肅校規校紀,使學員在黨校學習的過程成為加強黨性鍛煉,提高黨性修養的過程。(作者單位:沈陽市皇姑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