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金
2011年,就任鞍山經濟開發區達道灣街道睿達花園社區黨支部書記時,面對這個同年成立的新社區,王鑫從“零”開始,精心建設社區、服務社區、奉獻社區,付出的是辛苦和汗水,收獲的是快樂和幸福。
睿達花園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人員結構復雜,自社區成立以來,王鑫便將社區工作人員兩人劃分為一組,挨家挨戶調查了解情況。白天家里沒人就利用晚上、周末時間入戶走訪,每個人一天下來至少得爬2000級樓梯。久而久之,社區群眾從起初對她們不認識、不信任,到如今熱情主動邀請進屋坐。看到這種變化,6年來所受的委屈和難以言表的甘苦百味,都在王鑫的心中化為欣慰和快樂。
2013年,小區二三期居民因供暖問題準備集體上訪,人群堵塞了交通,兩位樓長將情況反饋到社區,王鑫及時進行勸阻,把近200名居民請到社區,做思想疏導工作。一個居民指著鼻子質問王鑫:“你一個小丫頭會管啥?能處理啥?管不了就別耽誤我們。”面對冷嘲熱諷,王鑫不為所動,只說了三個字:“相信我。”隨后,王鑫聯系供暖公司進行排查維修,并不間斷地到居民家中監測溫度,發現問題反彈就及時協調解決。經過一個多月的跟蹤排查,問題得以徹底解決,居民的情緒也平復了。供暖公司的維修人員說:“你這姑娘不容易啊,工作這么負責,社區有你這樣的書記準沒錯,以后有事盡管說。”居民也都說:“從此以后,我們就信你這丫頭了。”也正是從那時起,睿達花園社區先后建立了5支社區志愿者服務隊,參與的黨員、群眾達300多人。
一次,走訪社區居民的時候,王鑫發現,小區一戶居民的兒子2012年因車禍去世,兒媳離家出走至今未歸,扔下一兒一女。女孩讀小學一年,男孩上幼兒園,老兩口不識字,又有高血壓,僅靠老爺子趙文學賣磚、沙子掙錢養活全家。而趙文學家因房子問題不能落戶,致使無法按政策獲得救助。王鑫便帶領社區人員竭盡所能對其進行幫扶,主動承擔起兩個孩子的課后輔導,并為其聯系幫扶單位,進行結對幫扶。趙文學的老伴張國清感動得流著淚說:“小鑫啊,你們可真是好人,比我孩子還親。”
小區五期居民入住后,因為房屋使用年限與土地使用年限不符,導致1500多戶居民擔心自己房屋價值受損,多次集體上訪。王鑫白天跑上級部門反映問題、做好溝通,晚上拉來當律師的同學,免費為群眾宣傳相關法律知識,平復群眾的過激情緒。同學不解地問王鑫:“這事不是你職責范圍內的事,這么拼為什么呀?”王鑫說:“我是社區黨支部書記,群眾著急上火就是我這個書記沒盡到職責。”近3年來,在王鑫這個“領頭羊”的帶領下,社區黨支部相繼解決了小區道路修繕、房屋維修資金申請使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13件,為113人推薦了就業崗位,為困難群眾組織募捐7次,募集款物折合現金近10萬元。
扎根社區為民眾,一片丹心映黨旗。王鑫帶領社區黨支部一班人腳踏實地、艱苦創業,讓睿達花園社區遠近聞名。2016年,王鑫當選省黨代會代表,光榮地出席了中國共產黨遼寧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