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燕++王曉瓊
摘要:禽流感發病快、傳染性較高、危害大。隨著國內外疫情的不斷發生,病毒變異擴大,禽流感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簡要介紹了規模化養雞場如何做好禽流感防控,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規模養雞場;禽流感;防控
中圖分類號:S8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7)01-0017-01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也能感染人類,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也時有發生。根據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分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非致病性禽流感。近年來,國內外禽流感疫情因候鳥遷徙、活家禽頻繁調運、病毒變異等原因呈明顯擴大態勢,禽流感防控形勢更加嚴峻。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完善,家禽飼養量不斷擴大,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規模化飼養場由于飼養密集,通風狀況較差,雞只容易發生應激反應,抵抗力下降,容易誘發禽流感發生。為了規模化養雞場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現就其防控措施做簡要介紹,供參考。
1 禽流感病毒流行特點
1.1 流行病學
禽流感具有發病急、傳播快等特點,大、中、小禽只均可發生,且伴隨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多發,常發于天氣突變時。潛伏期從幾小時到數天,最長可達21 d。病禽和帶毒禽鳥是該病的傳染源,病毒可較長時間在污染的糞便、水等環境中存活。部分水禽和野鳥帶毒而不發病,是禽流感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病雞精神極度沉郁、不吃不喝、頭臉水腫、冠髯發紺、腳鱗出血、神經紊亂。
1.2 H9N2易與其他疾病混合感染
研究發現,H9N2與傳染性喉氣管炎、大腸桿菌混合感染時有發生。H9N2與不同致病性的大腸桿菌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致病協同作用,特別是H9N2先行感染對大腸桿菌具有協同致病作用。
2 防控措施
2.1 選址和布局要合理
規模養雞場場址應遠離居民區,地勢高燥、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空氣、土壤、水質均要達國家規定標準。養雞場遠離交通要道和其他動物生產場所,遠離野生鳥類柄息的河道、湖泊等,并避開候鳥遷徙主要路線。整個場區各功能區要分開,各個雞舍要保持一定距離,生產區、無害化處理區要位于生活區下風向,并做到凈道、污道分開,互不交叉,出入口分開。
2.2 日常管理要精細
2.2.1 購進雞苗要健康無疫 引進雞苗后應隔離觀察一段時間(30 d左右),無異常現象方可進場飼養。
2.2.2 雞苗合理分群,保證全進全出 根據雞的品種和日齡,按照大規模小群體的原則,分隔成多個飼喂區間,并控制好雞群的飼養密度,確保雞群個體均勻、營養均衡、生產性能良好。
2.2.3 加強雞群日常管理 一是減少應激,避免誘發疾病。二是注意通風換氣和舍內溫濕度的控制。三是做好防鼠、防野禽工作。四是避免多種禽類混養。
2.3 防疫工作要重視
2.3.1 嚴防外來病原入內 一是外來人員車輛不能隨便入內。雞場和雞舍的進出口處設立消毒池,經常保持有效的消毒藥物濃度,并放置消毒設備,以便人員、車輛出入消毒。二是有條件的應在場地上方安裝防護網,避免野生鳥類進入雞舍及活動場地,防止水源、飼料被鳥類糞便污染。
2.3.2 嚴格內部消毒 一是定期對雞舍和雞籠等用具進行消毒。二是搞好環境衛生,清除雞舍附近的垃圾和其他物品,并進行深埋、焚燒、發酵等無害化處理。三是雞舍中做到人員固定,工具固定,不能亂拿亂用,減少交叉污染。四是所有病死雞、被撲殺雞及其產品、養雞場的墊料、糞便、可能被污染的飼料應全部焚燒、深埋等處理。五是全進全出飼養,每次進雞之前和雞出欄后的要進行徹底消毒。
2.4 免疫程序要科學
一是疫苗種類選擇合適,根據本地禽流感流行情況選擇疫苗類型,不必使用所有類型的禽流感疫苗。二是根據母源抗體水平、飼養環境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注射日齡、注射劑量。三是免疫操作要規范,即消毒嚴格、計量準確、疫苗保存完好。四是要定期開展禽流感抗體水平檢測。一般來說,當HI抗體效價在1∶64以上、整齊度較好時雞群免疫才算合格,養雞場應加強免疫監測,了解禽流感HI抗體水平,以便適時補免。
2.5 要重視其他禽病的防控
一般性禽病的發生會降低家禽抵抗力,使禽類更易感染禽流感病毒;而且,禽流感病毒感染雞群后引起的損失與其他禽病的合并和繼發感染有很大的相關性。因此,在防控禽流感過程中,要加強普通、常見雞病的預防,提高雞只的抵抗力,避免誘發禽流感。
3 小結
禽流感傳播速度快、發病率、死亡率極高,一旦暴發強制性采取的封鎖、撲殺處理措施會給規模養雞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規模化養雞場要從場址選擇、雞舍布局抓起,重點做好雞苗選擇、科學防疫、加強飼養管理等工作,杜絕病源的侵入,構筑防治禽流感的堅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