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浦
摘 要:水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水資源保護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水資源保護基礎是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水資源管理體制。以北海水資源利用開發和管理過程為例,分析了北海水資源管理體制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提出了建立水資源管理的主管部門與分管部門的協調機制,強調了水資源管理部門與政府相關部門的通力配合,特別是要建立水資源生態保護的監管機制。只有根據北海區域水資源的實際利用情況規劃,才能科學、合理地構建北海市水資源管理體制。
關鍵詞:水資源;管理體制;水污染;地表水
中圖分類號:D922.6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4.061
北海位于廣西南部,北部灣東北岸,是廣西重要的臨海港口城市,境內河流共有93條,均注入北部灣。主要河流有南流江及其支流洪潮江、張黃江、武利江、丹竹江、白沙河、南康江、福成河、三合口江等。南流江是北海市境內最大的河流。北海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總量(不包含境外入庫水量)為3.227×109 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3.122×109 m3,地下水資源量1.05×108 m3。北海市水資源分布不均勻,部分地方水資源較為緊張。
水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自然資源,是人類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珍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能夠帶來積極的社會效益和巨大的經濟效益。但近年來,北海市各項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造成了水資源污染現象日益嚴重,污染源日益增加,社會公眾對水資源環境保護意識仍較為薄弱,水資源保護、管理任務艱巨。如何有效保護水資源,完善原有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并不斷創新改革水資源管理體制是保障北海市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的當務之急。
1 北海市水資源管理體制現狀
水資源管理未形成統一的系統,缺乏有效的協調管理,水資源管理涉及水利、環保、建設、規劃、國土資源、交通、林業等多個部門,多方面管理各自為政,出現了管理內容重疊的情況。涉水事務的社會管理水平較低,受經濟實力、自然條件和對水利認識的影響,“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仍十分突出,政府對水利的社會管理亟待加強;在規范全社會的水事行為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制度等管理措施;應對重大水問題突發事件的能力還需加強;在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保護各個環節缺乏水務管理經驗,存在體制創新不活,水規劃計劃、水政策法規、水資源信息不統一,水務投融資力度不大,渠道不暢,水務投資不足、水務市場不活等問題。
2002-03,北海市成為廣西第一個實現水務一體化管理的試點城市,為高效統一管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提供了體制保障。但北海市的水務一體化改革工作缺乏從上至下的政策支持,試點多年來,存在管理機構對接不通暢等問題。2014年,隨著城市排水、供水等職能陸續從水利部門劃歸至城管、住建部門,北海市水務一體化試點工作宣告倒退。
2 北海市水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水資源配置不合理,地下水局部超采
目前,北海市主城區用水仍以地下水為主,局部地區曾出現過度開采地下水的情況,引發了海水入侵等地質問題。此外,北海市擁有合浦水庫、洪潮江水庫和旺盛江水庫等大型水庫,水質良好,水量豐富,但因缺乏城市供水配套工程,地表水資源未能得到很好的充分利用。隨著北海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合理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加強水資源的綜合利用,保護地下水尤為迫切。
2.2 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北海市人均水資源的占有量為2 182 m3,與廣西全區的人均占有量3 870 m3相比少43.6%,在廣西全區中屬于人均占有量相對較少的地市。同時,降雨在時空的分布方面出現了不均勻的情況,局部地區存在缺水的情況,比如合浦縣東部農業缺水較為嚴重。隨著城市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人們對水需求需求量在不斷增加,而現有的供水設施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出現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問題。
2.3 水污染潛在威脅較大
南流江和合浦水庫是跨玉林、欽州、北海三市的河流和水庫,洪潮江水庫是跨欽州、北海的水庫。隨著玉林、博白、欽州、浦北等上游地區的經濟發展,其產生的污水如果未達標排放,將威脅到下游北海市的用水安全。此外,目前北海市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配套不完善,一些污水直接污染了附近的地表水體,導致主要河流、部分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隨著北海市工業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用水量、廢污水排放量將不斷增加,城市水環境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3 北海市的水資源體制建設建議
3.1 科學立法與規劃
根據北海市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加強水資源立法保護的方式,規范本市的水資源管理工作,提升本市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的效率。
3.2 加強水資源統籌管理
建立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和協調機制,統籌行使水資源管理、防洪、城鎮供水、排水、污水處理、中水回用、水環境管理等涉水管理職能。具體而言,應嚴格分離政府公共管理與經營管理職能,逐步將水務市場監督管理與水務經營相分離,整合政府各涉水管理部門,統一資源、環境管理和水務市場監管;推進供水、配水、節水、排水、污水處理和回用等公共服務部門的市場化改革,完善特許經營機制,建立水務市場化經營管理體制;強化水資源管理與水環境管理的協調或機構整合,加強取水許可的退水監督和管理,建立取水許可、排污管理和入河排污口管理之間的協調管理機制,實現取水與排水管理的有機結合。
3.3 加強流域綜合管理
探索行政區域管理與流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加強與欽州、玉林等上游地區的協調合作,從流域上、下游水資源一體化管理的新模式著眼,從法律和法規的完善,政策配套,部門與上、下游地區之間的協調和合作;從融資模式、補償機制等方面著手,統一管理,分工合作,不斷完善水資源保護和治理機制。
3.4 加強對水資源管理保護的宣傳教育
水資源管理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僅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動,更需要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平臺,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全社會保護水生態環境的意識,為水資源節約、利用和保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要完善水務信息定期發布制度,將全市水資源狀況、水質狀況、水政執法等情況向社會發布,保障公眾的知情權,接受社會監督。
3.5 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為了維持良好的水生態環境,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十三五”時期,要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劃定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即圍繞水資源的配置、節約和保護,明確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明確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明確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
4 結束語
北海市在水資源的綜合管理中要遵循“可持續化利用”的原則,積極分析當前所面臨的問題,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通過合理開發、節約用水、綜合治理等方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在科學的保護方案中促進本市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海虎.北海市水利現代化體系與規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3.
[2]金先奎.濱海城市水環境容量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8.
[3]黃子學,秦明松.北海市城市污水回用初步探討[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0(18).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