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

摘 要:航道疏浚作為我國重要的水上工程,對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進入新世紀后,綠色環保也作為一項基本理念灌輸到各行各業,而由于航道疏浚作業的特殊性,容易導致作業附近水域生態環境的惡化。本文從環境保護角度對航道疏浚進行探究,為航道疏浚的環境保護提供參考。
關鍵詞:航道疏浚;環保;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U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7)03-0055-02
目前,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對外貿易年年增長,各大港口的吞吐量也越來越大,這其中,對各港口的入港航道通航能力及附近水域情況要求也急需擴大。航道疏浚是針對航道內或附近水域底面的泥土,砂石進行開挖,并對疏浚上來的泥土、砂石進行科學處理的工程。通過對航道底面的開挖,達到擴大航道通航能力、改善航道附近水域情況的目的。然而,航道疏浚作為一項周期長,工程量大的作業,施工過程中也容易打破原有航道的生態平衡,造成水體的生態破壞。在新時期下,綠色環保作為一項時代要求,航道疏浚工程也需以環境保護為原則及基礎。
1 航道疏浚對環境的影響
航道疏浚工程通過船機設備對航道底層進行開挖,免不了對底層已經沉積的泥土、砂石進行松動,這些沉積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鹽、水生植物及動物殘骸等,挖掘松動會導致其不斷浮出,擴散于水體中。原本已經處于相對平衡的生態系統會因為這些有機物的浮出發生變化,當有機物的釋放超過原有生態系統自己可吸收的范圍,則會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這些多余的有機物在水里會加速一些藻類植物繁殖,造成水體透明度降低,水質發生惡化從而影響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導致其大量死亡,這樣一來,靠食用水中植物為生的動物則會逃離水域或直接死亡,產生惡性循環。
航道疏浚施工過程中,除了會造成底層有機物的浮出外,挖掘產生的無機物的翻動再下沉也會導致水體生態平衡的失控。船機進行挖掘的過程中,松動的無機物如砂石等,會懸浮于水體而后再沉淀,這樣航道底面的水生物就有可能被懸浮又落下的砂石等無機物掩埋,對水生物的生長及繁殖造成嚴重影響。通常,離船機施工區域越近的區域,造成的無機懸浮物越多,對水體生物的影響也就越大。
上述兩點影響從航道疏浚施工過程中沉積物松動的角度分析對水體環境造成的傷害,但在實際施工中,航道疏浚所依賴的船機設備本身對水體環境也會造成一定影響。施工船舶在生產中發出的噪音,向大氣排放的廢氣及向水中泄露的燃料機油、生活廢水等都會對水生物造成影響。特別是在一些珍稀動植物保護區,如珠江口的白海豚保護區內,施工船舶進行航道疏浚作業時,則必須避開白海豚的繁殖期(每年的4-8月份及夜間),亦是為了避開船舶設備對白海豚造成的繁殖傷害。
此外,對于航道疏浚土的處理方式,也會對環境產生一定影響。航道底層沉積物若是以污染物居多,則使用拋泥方式運到其他水域,必然導致其他水域受到污染;而若是以吹填的方式吹至陸地,則這些疏浚土的污染又會轉移至陸地,對吹填區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這樣會導致水體和陸地的雙重污染,從環保的角度考慮,必須全面考慮航道內的施工船舶的類型及疏浚土的處理方式。
2 航道疏浚工程中可采取的環保措施
基于綠色、環保的時代要求,航道疏浚工程中需要全面的應用綠色環保新技術,在不破壞原有水域生態的前提下,保證疏浚工程的正常進行。在施工過程中,也需要針對不同的工況、時間選擇相應的環保技術措施,盡可能的達到在不影響施工效率的基礎上,實現環保的要求。
2.1 開工前針對環保要求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
開工前,對施工水域可能存在的污染源進行排查,了解航道底層沉積物的構成,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施工技術方案。應在所有調查資料的基數上對水滴沉積物進行測算,再對航道疏浚的各環節工作進行研究制定,將航道疏浚的規模、范圍以及方法進行一一制定、劃分。另外,針對水生物的繁殖周期對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時間做出相應調整,盡量避開水生物的繁殖季節,根據經驗得知,由于冬季大多數水生物已遷徙離開,一般航道疏浚的最佳施工時間選擇冬季最優。
2.2 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
施工船舶在進行航道疏浚時,應減少航道底層的攪動次數,防止沉積物中的有機鹽及無機物加劇擴散。這對船舶施工即要求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控制好挖掘深度與精度,盡量減少掃淺次數,避免返工;若使用耙吸船進行疏浚作業,則采用水下溢流、安裝環保耙頭等方式減少對水體環境的影響;挖掘的泥土砂石通過運泥船、管線等方式運輸時,則應前期對其進行密封性檢查,防止漏泥;在環保要求嚴格的區域,還可通過在疏浚區、蓄泥坑等位置設置防污屏、防污簾等措施,減少施工污染的范圍。
2.3 對疏浚土進行科學的處理
水域中沉淀在底層污染物的厚度通常為10-15cm,保持在1m以內。通常處理疏浚土的方式有拋泥及吹填,這兩種方式在處理底層沉積物的同時也帶來了問題。拋泥的處理方式成本低廉,但會造成水體渾濁,沉降后的泥土會嚴重影響水底生物生長。尤其是部分施工船舶為節省成本進行偷拋等作業時,很可能對漁場等生長區域造成不利影響,帶來經濟損失,為此,世界上有些國家已經開始明令禁止施工船舶進行拋泥作業;吹填的處理方式雖然減少了水體污染程度,吹至陸地還可進行二次利用,相比于拋泥是一種綜合性的處理方式,但仍然會帶來環境問題。由于水下的泥土含水率較高,吹填至陸地時地基普遍軟弱,如需進行后期開發應用,則還需進行軟基處理等措施固化地基;再者,水下泥土若含有污染物,則吹填至陸地時易對吹填地周邊造成二次污染。
其實,水底的沉積物大都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是一種良好的再生資源。若將其進行封閉式的堆放后集中處理,進行資源的開發再利用,則既能避免了環境污染,又能產生新資源。目前疏浚土的再利用的主要領域有建筑材料,農林利用等。
2.4 使用環保型疏浚設備
在航道疏浚中,不同的疏浚船舶設備對航道底層的攪動程度不盡相同,對水底泥土的擴散控制能力也不同,繼而導致施工附近水域的污染程度不同。耙吸船、絞吸船和抓斗船作為一般疏浚工程的主力軍,均有相應的改造措施或技術改變,例如耙吸船使用設有渦流防護罩的環保耙頭,降低挖泥引起的渾濁度、進行水下溢流;絞吸船采用圓盤式、鏟吸式和螺旋式環保絞刀;抓斗船使用全封閉防漏抓斗,使泥斗在提升的過程中沒有泄露等。目前,國際環保疏浚設備的研發歸納為2大類:①利用原有的挖泥船進行改造,以滿足環保施工的要求;②專用的環保型疏浚設備。目前較為先進的是采用絞吸式挖泥船配合環保絞刀使用,這類疏浚船舶大都采用DGPS精確定位,大大提高了疏浚精度,可減少沉積物的懸浮及釋放至水體的污染物。
2.5 加強項目管理人員的環保意識
環保理念作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包括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認知水平及程度,需要依靠人的主觀能動性去完成,上述環保措施也均是以管理人員的環保意識強與否決定實行環保措施的優與劣。平時,項目管理人員需經常性通過環保培訓、環保講座等方式去加強自身環保意識;同時,公司管理層的培訓機構也需將環保作為和質量、進度和安全同等重要的地位,通過宣傳手冊、幻燈片展示及視頻資料等方式,放入培訓內容里,對員工進行環保意識的增強。
目前,建設單位在進行航道疏浚工程招標時,也越來越多的重視起環境保護的概念,例如,要求施工單位進行專門針對環境保護的施工技術措施,其編寫施工組織設計時,將環境保護作為單獨列出的一個環節突出顯示,進行專門的環境監理招標等等。這些都是強化項目管理人員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有效措施。
3 結語
在越來越追求綠色環保的新時代,在以增加通航尺度為目的的工程疏浚項目中,也應注意分析疏浚對周圍環境可能帶來的環保影響,并采取必要措施,減少影響尺度。航道疏浚工程以往只追求質量和進度的觀念需要與時俱進,在航道疏浚施工中結合環保理念,能夠在實現生產良好效益的同時,達到環境保護要求,推動我國航道疏浚事業穩健、綠色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冶.環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淺析[J].珠江水運,2015.8
[2]楊陸陽.環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4.5
[3]雷曉玲.疏浚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環境工程,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