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馬莉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環境監測逐步向市場化方向發展。傳統環境監測的主體是政府,經常出現監測不力的情況,因此,市場化環境監測應用而生。指出了市場化監測面臨的難題,并提出了解決的策略,希望能為發展市場化環境監測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環境監測;市場化;監測機構;檢查規范
中圖分類號:X83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3.039
近年來,環境監測的市場化在保護自然環境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有了較高的關注度。目前,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存在著眾多問題,市場化機制的引入促進了環境監測效率的提高,為環境保護工作奠定了基礎。但是,我國環境監測市場化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在很多方面尚不成熟,比如政府職能的明確、市場機制的建設等,甚至遠遠落后于一些發達國家。環境監測的市場化有利于解決政府包攬一切造成的眾多問題,還可以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有利于市場的建設。
1 環境監測市場化的內涵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發展的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在我國,市場在資源配置上起決定性的作用,同時,政府也有宏觀調控的權利,但不能讓市場決定所有資源的配置。明確政府和市場的作用,而且需要政府和市場的相互配合,這是推進環境監測走向市場的基礎和前提。
2 環境監測市場化存在的問題
2.1 環境變化快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的環保意識也逐漸增強。我國環境污染的種類較多,構成也比較復雜,而且環境變化的速度比較快,因此,要針對區域具體的環境問題進行分析,在完成分析之后,要及時制訂對策。而且,由于制訂環境監測的措施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需要及時預見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促進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否則環境監測就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2.2 監測工期長
在環境監測的過程中,一些監測需要較長時間的累計,監測的周期比較長,比如霧霾監測,因此,監測機構需要連續工作,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并分析數據的變化發展情況,總結出數據發展的總體態勢,從而可以更好地分析數據。尤其是在市場化環境監測中,要想更好地完成監測的目標和任務,就要保證監測機構的長期運行,從而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2.3 施工技術條件不足
在環境監測工作中,需要先進的監測設備和監測技術,才能保證監測的效果。目前,我國環境監測的質量還存在不足之處,很多技術還有待提高,監測設備還比較落后,因此,在一些環節中,不能滿足環境監測的需要。特別是在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地區,人們難以深刻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此,后期的治理工作也難以推進。目前,我國環境監測的重要限制條件就是技術水平與國際標準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為此,需要加大政府的資金投入。但是我國政府的投入有限,尚不能滿足市場化環境監測的要求。
2.4 信息質量不明確
我國環境監測工作是公益性事業,其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但是要實現環境監測市場化,就要注重投入和收益,所以,這就會影響到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政府開展環境監測的目標是對環境的污染狀況進行準確的分析,并找到污染源等,加強后期的治理,從而使環境狀況得到改善,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在這個過程中,都是由政府的財政支出資助。但是,如果環境監測向市場化方向發展,則在獲取數據和資料的過程中,由于需要一定的企業的投入,信息和資料的準確性需要嚴格的考證。
3 環境監測市場化的保障措施
3.1 落實法律保障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不僅涉及到環境領域,還涉及到社會領域、經濟領域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環境監測工作。該項工作已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這就需要落實好有關的規范。當前,在環境監測上,我國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在很多方面比較欠缺,比如在市場化環境監測中,沒有明確規定哪些環節可以開放,哪些不能夠開放等。比如在某些地區,排污申報的內容已經開放,但是另外一些地區則尚未開放,如此形成了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在法律上進行明確的規定,并為環境監測市場化工作奠定基礎。
3.2 完善社會化環境檢查規范
要不斷完善環境監測單位的規范,保證一些機構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促進環境監督體系的完善。在這里需要考慮到商業實驗室的發展,要嚴格制訂一些規范化的標準,明確并細化實驗室的監督內容。在監測一段周期之后,如果實驗室符合一定的規范,則授予其資質,使其承擔一些環境監測任務。
3.3 推進政府機構角色的轉換
要想推進環境監測的市場化發展,政府就要進行角色的轉換。目前,環境監測技術迅速發展,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政府在一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之處,比如政府忽略了全面發展的意義。目前,政府缺乏環境監測工作的專業人員。這就需要市場機制的接入,以推進環境監測的市場化發展。市場化的發展會縮小政府的管轄范圍,政府在一些非公共服務領域的職能被削弱。因此,政府要增強自身的公益性職能,加強對技術的監督,從而在市場的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在環境監測體制上進行創新,不斷克服制約環境監測科學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從而促進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
4 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的環保意識也逐漸增強。目前,我國環境監測市場化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環境監測市場化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在很多方面尚不成熟,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比較落后。環境監測的市場化有利于解決政府包攬一切造成的眾多問題,還可以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有利于市場的建設。我國環境監測市場化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施工技術條件不足、信息質量不明確等。因此,要落實法律保障、完善社會化環境檢查規范、推進政府機構角色的轉換,從而促進環境監測市場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斯斯.環境監測市場化若干問題的思考分析[J].化工設計通訊,2016(05):216-217.
[2]蔣華軍.環境監測市場化若干問題的思考研究解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0):137.
[3]陳志龍.關于環境監測市場化若干問題的思考[J].企業技術開發,2015(24):73,81.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