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要:本文通過對藕塘鄉政府駐地改造構思的研究,站在如何凸顯鄉鎮特色,提升居民生活環境的角度,分別在城鎮特色塑造、治臟治亂、基礎設施、綠化小品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關鍵字:鄉鎮整治;特色塑造;改善環境
1、前言:安徽省從今年開始在全國率先全面實施美麗鄉鎮建設,并首次把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建設擺上重要位置,著力補齊鄉鎮建設管理這塊“短板”,同時引領中心村建設和自然村環境整治,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由“以點為主”向“由點帶面”轉變。
2、改造原則
2016年1月1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2016年美麗鄉村建設的安排意見》,通過聚焦水電路,整治臟亂差,加快開展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建設,開展“兩治理一加強”,即治臟、治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
3、集鎮概況
藕塘鎮位于皇甫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西麓,東與滁州市南譙區接壤,南與本縣界牌集鎮相連,北與池河鎮毗鄰,東與倉鎮相接。
3.1該鎮紅色革命旅游資源豐富:①藕塘烈士陵園:建成于1944年,1964年重建,2011年經請示省民政廳同意,對藕塘烈士陵園進行遷址重建,新址占地390畝,總面積約15700平方米,定遠縣第一個AA級景區。 ②新四軍報社遺址:《新民主》報當時是津浦路西省委機關報,社長是黃巖,位于大楊村小周居民組,目前尚存部分青磚石瓦地坪和后堂屋3間,均年久失修。
3.2該鎮綠色生態資源豐富:①令狐山:令狐山位于該鎮東南側,東依將軍峰、北濱大沙河,與藕塘老街隔水相望。海拔94米,景色宜人,是融寶塔、寺廟、詩詞瀚墨和現代建筑等人文景觀于一身的多功能生態型的人民樂園。②新集水庫:新集水庫始建于1958年攔河筑壩,次年建成,庫容1637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5萬畝。水庫四周為青山環繞,山上綠樹掩映。
4、改造規劃
下面就滁州市定遠縣藕塘鎮政府駐地改造為例,從城鎮特色、治臟治亂、基礎設施和鄉鎮綠化等方面進行一些探討。
4.1城鎮特色:
4.1.1特色總結 :通過對該鎮紅色資源、生態資源、人文資源的深入研究,將該鎮定位為以生態為基礎,以紅色為主題的生態旅游城鎮,形成以“緬革命先烈、尋偉人足跡、登令狐子塔、賞民俗文化、游新集山水、玩藕塘老街六大特色主題文化。
4.1.2特色塑造:在該鎮東南入口處,提煉藕塘鎮的紅色元素,采用新四軍符號元素,形成東入口碑刻,打造紅色城鎮入口。在該鎮的西入口處,結合現狀三角綠地,統籌考慮周邊山體地形,形成以荷花荷葉為主題生態標示,凸顯出生態藕塘的由來。在通向烈士陵園的府前路上,通過路燈、鋪裝、綠化沿街立面的改造,凸顯紅色文化。在藕塘街頭綠地和文化廣場形成布置藝術文化長廊,反應藕塘悠久的歷史,勵志的故事,培養藕塘人民歸屬感和自豪感。
4.2治臟治亂
4.2.1集中治理:對于治臟治亂,主要從道路沿線、背街小巷、鎮村結合部、集貿市場、河溝渠塘、老舊居住小區、公園廣場、公共廁所、建筑工地、學校周邊等十大方面著手治理,主要措施包括①合理配置垃圾箱,定期清掃路面,保持樹池、雨水井溝、垃圾箱等干凈。②清理亂搭亂建的違法建(構)筑物;規范店外經營現象。③梳理現狀桿線,鎮區道路做到弱電下地,強電不橫穿馬路;④店招廣告、過街橫幅格統一、體量協調、懸掛整齊。⑤清理河道淤泥及垃圾,采用生態駁岸,土堆、糞堆,堆放物料整齊。⑥規范散戶家禽養殖,建議采取木柵欄圈養方式。
4.2.2長效維護:治臟治亂重在形成長效機制,注重保護生活環境的宣傳,可以根據片區大小和工作量與環衛保潔公司簽訂合同,政府需要保障相關經費。
4.3、基礎設施
4.3.1城鎮道路:該鎮現有部分道路路面破損不平,缺乏人行道,道路綠化不完整,缺乏路燈等設施。具體整治措施如下。
①改善主干道路斷面,加強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建設;主干道路有完善的綠化、排水、行車安全等設施,車行道宜采用瀝青路面,人行道鋪裝宜采用透水磚。②修繕破損路、整治低洼路;硬化背街小巷,整治爛尾路,打通斷頭路,實現建成區路網暢通。③主干道路交叉口信號燈管控;做到交通標志、標線完整醒目,指路牌、路名牌等標識規范。④配置綠色照明設施,全面檢修現有道路路燈,確保照明設施運行完好。
4.3.2排水設施:該鎮現有的排水體制為雨污合流,沒有污水管,管線覆蓋率不高,污水雨水直排水周邊水系,對城鎮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根據該鎮地形地勢,該鎮劃分為兩個雨污水分區,雨水需要加強河道和現有管道疏浚就近排入周邊水體。污水該鎮南側區域沿沙河水系北岸,規劃截污干管,北側區域沿北大街規劃污水干管,最終兩個片區污水匯總到鎮區西側規劃的污水處理廠。
4.4、城鎮綠化
(1)重點強化道路沿線、城鎮出入口、空置地塊等主要節點綠化。以鄉土樹種為主,見縫插綠、拆墻透綠等舉措,大幅增加鄉鎮綠量。
(2)加強道路綠化維護,對損毀嚴重的綠化帶進行補植,保證道路沿線綠化完整成片。
(3)城鎮綠化形地貌、環境背景充分結合,展示地域自然人文特征,突出鄉鎮景觀特色。
(4)因地制宜,結合依據地塊大小,加強空置地塊綠化,打造街頭游園。
結束語:如今,安徽省鄉鎮政府駐地整治是我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一環,鄉政府駐地整治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既需要凸顯城鎮特色,避免千鎮一面,又要充分尊重百姓意見和結合實際。如何建設宜居鄉鎮已成為廣大居民的共同話題。
參考文獻
[1]安徽省《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建設導則》.安徽省建設廳.2016
[2]《“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徑探析》.浙江社會科學院.2008
[3]《淺析小城鎮排水體制的選擇》.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總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