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放在做好今年政府工作首要位置
政府工作報告在闡述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的幾點中,放在首位的是: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穩中求進把短期宏觀調控政策和中長期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用“穩”來夯實發展基本盤,以“進”來實現改革創新的飛躍。
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注重用改革的辦法推進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報告提出,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今年“三農”發展指明了新方向。報告提出,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發展生產,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支持主產區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展產業鏈價值鏈。
瞄準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破解難題
報告提出,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并對財稅、金融、國企國資等重點領域改革作了具體安排。報告明確,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今年由四檔稅率簡并至三檔。報告還提出,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市場高度關注。報告提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以創新+減負“內外兼修”,力促經濟轉型升級
實體經濟從來都是中國發展的根基,當務之急是加快轉型升級。報告要求,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報告還提出,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
多舉措釋放國內需求潛力,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持久拉動作用
報告明確提出,進一步釋放國內需求潛力。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相適應、消費升級和有效投資相促進、區域城鄉發展相協調,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持久拉動作用。要加快發展服務消費,增加高品質產品消費,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
新型城鎮化一頭連著基礎設施投資,一頭連著居民消費,更是未來發展的強勁引擎。報告提出,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今年實現進城落戶1300多萬人。
脫貧和就業成為重要發力點,民生安排更加注重百姓獲得感
報告對今年民生工作作了周密細致的安排,在脫貧、就業等民生重點領域,進一步加大了力度。
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是全面小康最大的短板。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就業是民生之本,尤其是在國內外形勢復雜的情況下,更要做好就業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
打好藍天保衛戰,生態環保約束將越來越“硬”
報告把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報告提出,必須科學施策、標本兼治、鐵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眾交出合格答卷。在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中,報告首先強調的是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
綠色發展,不僅是一種要求,也是新的發展機遇。通過關停污染企業、實現綠色發展,能夠倒逼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
完善戰略布局,對外開放將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躍升
報告明確提出,面對國際環境新變化和國內發展新要求,要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報告從多方面作出部署,包括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外貿繼續回穩向好等。今年外貿形勢依然嚴峻,報告提出要促進外貿繼續回穩向好。
此外,在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方面,報告從進一步放寬服務業等部分行業外資準入、高標準高水平建設11個自貿試驗區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責任編輯:王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