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2月3日,河南日報稱,河南省宗教事務局調查組對釋永信被舉報經濟問題一事已有調查結果。關于釋永信向弟子索要財物700余萬元問題,調查組表示“此兩筆供養錢被釋永信用作了寺院發展和學僧的學習費用等。”關于釋永信的兩個戶口,調查組表示“公安機關已注銷了釋永信以‘劉應城 名字登記的戶口”。
網友熱議
①釋了,永信么?
②《西游記》里阿難、迦葉收了唐僧的紫金缽,才傳給唐僧真經。如今有釋永信,方信吳承恩說的果然是真事!
官方公布對釋永信的調查結果,雖然仍有不少質疑,但釋疑的做法還是贏得了不少贊賞。網絡傳播時代,永遠不要迷信“清者自清”。尤其是公共部門和公眾人物,再荒誕的質疑也要去回應。普通人也許可以說“清者自清”,因為普通人無須別人的相信,我的清白不需要證明給你看,甚至來一句“關你屁事”也不過分。但涉及公共部門和公眾人物就不一樣了——當公眾懷疑你的時候,你就得把清白證明給別人看。
釋永信不是普通人,少林寺作為一個宗教機構,在不少方面跟公共部門是同構的,掌握著某種宗教權力,這種權力涉及諸多利益的分配,必須像公權力那樣受到公眾監督。釋永信的形象也事關宗教形象,當世俗社會充斥著各種腐敗時,人們寄望作為精神引領者的宗教機構能保持著那份清白——所以少林寺的清白至關重要,當這個清白形象受到質疑時,必須給公眾一個交待。任其“清者自清”的話,只會使少林寺的清白形象不斷濁化。
這一次的官方回應,其實也拯救了陷于“越傳越濁”丑聞中的釋永信,無論少林寺和釋永信本人自己如何解釋,人們肯定不會信,第三方的調查才能還他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