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松

他是本·拉登最寵愛的小兒子,如今26歲,已是“基地”組織頭目
拉登已死6年,但他的影響還在。近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的兒子哈姆扎·本·拉登列入恐怖分子黑名單。這個多年來行蹤神秘的年輕人再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最受寵的小兒子
拉登一生風流,盡管后來過著東躲西藏的生活,但艷遇不斷,被海豹突擊隊擊斃時,還有兩個老婆在身邊。他子女眾多,“正牌妻子”們所生就有20多個,其中哈姆扎年齡最小,也因此最受寵。
哈姆扎小時候跟其他男孩一樣,無憂無慮,童真有趣。拉登曾在一封信中提到:“哈姆扎在跟他舅舅玩呢。他喜歡折紙飛機,還會在擲前對著飛機哈氣,讓它飛得更遠一些。”殺人如麻的拉登提到小兒子時,語氣和緩不少。
但哈姆扎的童年結束得太早。他懂事后深受父親影響,成了“基地”組織一個小兵。2001年1月,哈姆扎跟著父親參加了哥哥穆罕默德在阿富汗坎大哈的婚禮。在婚禮現場,小哈姆扎身穿迷彩服為大家念詩:“真主,請賜予打擊異教徒和叛逃者的戰士以獎賞吧。真主,請為獻身圣戰的人們感到高興吧……”難以想象,這種讓人不寒而栗的語句是從一個年僅10歲孩子的嘴里說出來的。稚氣未脫的哈姆扎還高呼:“美國佬都聽好了,如果你們敢繼續追殺我爸,就走著瞧吧!”
同年11月,拉登帶著他的隊伍跟美軍在阿富汗加茲尼省打得如火如荼,還擊落了一架美軍直升機。據照片顯示,哈姆扎就在墜毀的直升機殘骸一側。人們說,這是本·拉登在有意培養繼承人。
2005年,“基地”組織發布了長為19分鐘的短片,哈姆扎濃眉大眼頗顯精神。他身穿迷彩服,手持卡拉科夫步槍坐在一輛越野車里。照片拍攝前,他剛剛參加了“基地”組織在巴基斯坦的血腥攻擊。就在當年,數千里之外的倫敦有4名受“基地”組織指使的英國人在3輛地鐵和一輛巴士上引爆自殺式炸彈,造成52名乘客遇難、700多人受傷。
3年后,“基地”組織在網站上宣告“為大家分享一首新詩”,并稱該詩出自哈姆扎。英國《太陽報》在當年7月8日刊登了這首詩其中的一節,還諷刺地稱哈姆扎為“詩人”:“加速摧毀美國、英國、法國及丹麥……請真主洗滌穆斯林青年的心靈,讓他們加入我們,請真主聽到我的祈禱,追殺我們的人會眼睛變瞎……”
這首詩讓哈姆扎名氣更旺,人們議論紛紛,這個十幾歲的少年何以如此暴戾。英國下議院辯論時,議員默塞爾稱哈姆扎簡直就是“恐怖王儲”。從那時起,這個綽號與他如影隨形。
刀口舔血,要接父親的班
“跟父親分離太久,我十分難過,渴望與您重逢。您與我們告別后,我很失落,就像心都丟了……”在長達4頁的信中,18歲的哈姆扎表述了“思親”之苦。他形容“連筆尖都是愉悅的,很高興能向父親表達敬意,期盼父親能回信”。
接著哈姆扎話鋒一轉,對拉登表決心:“圣戰者軍團所向披靡,而我卻沒有跟他們一起,我年紀還輕,卻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戰士,實在太白白浪費時間了。”拉登在回信中叮囑兒子,住處什么也不要留,平時用的東西最好直接燒掉:“任何東西都可能被放了竊聽芯片或者定位儀,一定要多加警惕。”拉登提醒哈姆扎,就連信件本身,最好也看完后就馬上焚毀。
出于安全考慮,拉登沒有安排與哈姆扎見面,但一直很擔心小兒子的安危。他曾經多次跟下級討論如何讓哈姆扎免于落入敵手,還提議讓哈姆扎躲到卡塔爾,隱藏一段時間。2011年4月,“基地”組織二號人物拉赫曼給拉登寫信出主意讓父子團聚,提供了3種與哈姆扎會面的方式,“危險最小的選擇”是通過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把哈姆扎送至港口城市卡拉奇。其間,拉赫曼正培訓哈姆扎使用各種武器,并且對哈姆扎的印象不錯:“很討人喜歡,表現很好。”哈姆扎的母親也在信中鼓動他“接父親的班”。
這也是拉登的意思,他希望兒子們子承父業。為此,他早在“9·11”事件之前,就把幾個有“前途”的兒子帶進阿富汗深山里的“基地”訓練營,讓他們適應刀口舔血的生活。
訓練營位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交界處,這里除了武器,幾乎沒有任何現代設施。拉登經常教育訓練營里的新兵蛋子:“你們應當學會犧牲現代生活中的一切,電、空調、冰箱之類不是必需的。如果你們天天生活奢侈,還怎么到山里去戰斗?”他對兒子們的要求也是這樣。訓練營里許多青少年受不了苦,千方百計地逃跑或者反抗,但哈姆扎卻咬牙挺過了這些苦難,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圣戰者”。
“基地”組織風光不再
2008年至2011年,“基地”組織在全球范圍內遭到最慘重的損失,阿拉伯半島和巴基斯坦的“基地”組織頭目很多在這期間死亡,上百名骨干被美國關押。加上來自國際反恐的壓力,“基地”組織的招人工作受重創,其內部組織被挖空,剩下的成員也和拉登一樣焦慮。拉登的下屬曾多次寫信反映“基地”組織的核心團隊快枯竭了,懇求幫助。拉登的回復顯得無奈:“以后會有新兄弟的,可惜現在沒有。”
2011年5月1日,美軍海豹突擊隊突襲拉登位于巴基斯坦的住宅,恐怖大亨終于死在美國大兵的槍下。從那以后,為父報仇、重振“基地”成了哈姆扎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拉登死后,曾經協助成立埃及“伊斯蘭圣戰民兵組織”的眼科醫生扎瓦赫里接任“基地”組織的領導權,此后,哈姆扎也逐漸進入 “基地”組織的權力核心。2015年,扎瓦赫里在一段音頻里正式宣布,任命哈姆扎為“基地”組織的高級頭目之一。
在“基地”打拼,只有“實績”才能服眾。哈姆扎畢竟只是個毛頭小子,雖然他幾次在視頻中的言論均充滿火藥味,但終究是雷聲大雨點小,跟拉登的言出必行有很大差別。拉登在生命的最后幾年藏匿于各處,甚至索性躲在巴基斯坦的鬧市區,領導和指揮的恐怖襲擊比之前少得多。而哈姆扎作為“基地”組織的一員,即便一心想要做出點成績,實戰經驗也遠遠不夠。
然而,哈姆扎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第二個本·拉登。在2015年8月發布的視頻里,哈姆扎敦促“基地”組織成員延長戰線,聲稱要從喀布爾、加沙和巴格達一路打到華盛頓、倫敦和巴黎等國際都市跟西方作戰,并強調“這是你們的責任”。他鼓動“戰士們”行動時要像一頭孤狼,穩、準、狠,更要有赴死的決心。“一名忠誠的戰士選擇了自己的目標,并且很好地完成了他的使命。這種行動將會以爆炸性的姿態動搖一個大國,甚至影響它的對外政策,這種行動當然越多越好。”
哈姆扎主動對塔利班示好,他贊揚了塔利班前領導人奧馬爾,稱其為“虔誠的領導”:“愿真主保佑他。在這里,踏著父親的足跡,我重新立愿效忠奧馬爾。”然而2015年7月,奧馬爾被證實死亡。1個月后,曼蘇爾成為塔利班新的領導人,哈姆扎又對曼蘇爾表忠心,稱“基地”組織會跟塔利班進行更多合作。
哈姆扎還對美國喊話,要求釋放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監獄的“9·11”襲擊策劃者之一哈立德·穆罕默德。視頻中有不少年輕人表達了對哈姆扎的狂熱支持。而這也正是“基地”組織所希望的:通過哈姆扎這位拉登二代,重振“基地”品牌。
不過,“基地”組織沒有發布哈姆扎的近照,人們只能看見哈姆扎10多年前的形象。
美國試圖將他扼殺在搖籃中
在過去10年里,幾乎人人都認為哈姆扎是拉登的接班人。英國廣播公司援引中東事務專家法瓦茲·喬治教授的話說,哈姆扎是“基地”組織的新面孔——他有魅力,也很受各階層歡迎。據相關反恐情報顯示,哈姆扎目前主要負責“基地”組織的宣傳事務。
雖然哈姆扎在“基地”組織中沒有顯示出太大的作為,但他憑借與拉登的血緣關系,很有可能成為“更狠的角色”。哈姆扎被美國列入全球恐怖主義分子黑名單后,美國司法管轄區內與他有關的所有財產也被凍結,美國所有公民更是被嚴令禁止與他有任何往來。
美國國務院表示,這是為了“告知美國公眾及國際社會,哈姆扎正在積極從事恐怖主義活動”。不過,美方并沒有公開哈姆扎目前到底藏身何處。根據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公布的一份名單顯示,哈姆扎是拉登20多個孩子中第二個被美國制裁的對象。
在當前全世界反恐面臨嚴峻形勢之時,美國將一個年輕人列入“全球恐怖主義分子”名單顯示了美國在打擊恐怖主義的過程中,更加注意潛在的威脅與風險。哈姆扎雖然年輕,但在其父的影響下,一直“愿意為了圣戰犧牲一切”,而且在“基地”組織內部,他逐漸成長起來,越來越具有話語權和實際權力,未來不排除成為該組織最高領導人的可能性,因此潛在的危害性極大。美國想通過對哈姆扎進行制裁,能夠防止其做大做強,在未來的反恐斗爭中掌握主動。
面對恐怖主義,民眾更加恐慌。從法國的恐怖襲擊到2016年的奧蘭多槍擊案,越來越多的民眾相信,要寄希望于新的領導人,不能再容忍只說不做的政客。于是今年,美國民眾把目標投向剛就任的總統特朗普。而特朗普還在參加大選時就建議在美國設立極端伊斯蘭委員會,鏟除“圣戰”網絡、制止年輕美國人的思想被激進化。
1月20日,特朗普發表就職演說時一再強調美國優先,并稱:“我們會加固與舊盟友的關系,建立新的聯盟。文明世界的國家會團結起來,以抵御激進的伊斯蘭恐怖主義。我們要把恐怖分子從地球表面全部清除。”
而哈姆扎和他所代表的“基地”組織,或許會成為特朗普的另一個對手。
人物簡介 哈姆扎·本·拉登
生于1991年,“基地”組織創始人本·拉登之子,現為“基地”組織高級頭目之一,被稱為“恐怖王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