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建學
一、工作定位
這些年來,來華留學工作得到各級領導、學校的高度重視,發展迅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作為教育部直屬單位、專門從事國際教育交流的行業性社會組織能夠為學校提供什么服務,如何更好地配合教育部做好來華留學工作,在這個方面我們主要有四點考慮:一是要充分考慮到學校在發展來華留學方面的實際問題,更好地滿足學校需求;二是要充分考慮目前政府的政策導向,更好地配合教育部落實好來華留學方面的新政策新思路新舉措;三是充分考慮到協會作為民間行業性組織的特點,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專長;四是要充分考慮各兄弟單位目前在來華留學工作中業已形成的工作格局,更好地相互配合協作,在教育部國際司的統籌下大家共同下好來華留學這盤棋。
二、兩個方面的工作
基于上述四點考慮,我們主要做了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為學校在對外宣傳和招生服務、擴大規模方面打造合作平臺,提供信息等方面的服務
比如,我們和相關機構合作,共同打造來華留學網(Chinas University and College Admission System, CUCAS)。這是一個留學生在線申請平臺,為留學生提供留學中國所需要的一切幫助,包括留學計劃和指南、在線申請和錄取、住宿預訂,以及接機等各項服務。這個網站很受學校和留學生歡迎,目前已經有300多所學校使用該網站的服務。再比如,與國外相關機構合作,打造學生流動合作和服務平臺。我們和英國文化協會簽署合作協議,協助安排英國學生來華進行短期實習,該項目已被列為中英人文交流機制框架內合作項目。目前,還有多家外國機構和組織有進一步合作的意向。
(二)配合教育部的工作,開展來華留學教育質量認證
在此,我想重點給大家匯報這方面的工作。
1.認證工作的背景
來華留學近年來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質量成為來華留學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因此,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來華留學質量保障機制十分重要。有機制,才能保質量;有質量,才能出品牌;有品牌,才能更有吸引力。今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特別強調了要加強來華留學教育質量建設,打造“留學中國”品牌,完善來華留學政策制度和體制機制。
在此背景下,按照由政府主導制定國家標準、學校依照標準開展來華工作、第三方社會組織獨立開展質量認證活動的大思路,郝平前副部長作出專門批示,對國際司積極鼓勵和重點支持交流協會在國家標準框架下,制定行業認證標準和認證辦法、開展認證工作予以認可。同時,國際司也將質量認證工作作為保障來華留學事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以及轉變政府職能和加強政府監管責任的切實舉措,對此項工作予以重點支持。
在以上頂層設計的大框架下,協會在前期跨境教育質量保障研究和實踐基礎上(2006年開始跨境教育質量保障研究和合作辦學試點認證,10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質量認證經驗,培養了專業化隊伍和人才),充分發揮第三方社會組織參與教育公共治理的職能,探索開展來華留學質量認證試點工作。
2.認證工作辦法和流程
認證工作是一項由政府宏觀指導、第三方社會組織實施,以高校為主體,以同行評價為主要形式,以診斷、改進、發展、提升為目的,重在規范和可持續發展的質量保障模式。
依據認證工作辦法,認證以學校自愿申請為基礎,在學校自愿提交申報表的基礎上,協會與其簽訂認證協議,進入認證程序。認證工作有一套完整的操作性文件,主要包括自評、自評指導、自評審議、現場考察、集中評審、認證決定等環節。在每個環節,協會都可以提供咨詢,并組織同行專家進行指導。
第一輪認證工作重在摸底、規范、找特色、推示范。對于學校而言,關鍵是在認證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營造良性循環的來華留學管理機制和工作環境。
3.認證工作進展情況
去年,交流協會研究、制定了來華留學質量認證辦法、標準及相關配套文件,組建了專家隊伍。目前,在院校自愿申請基礎上,我們已完成了以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28所高校為代表的首批來華留學質量認證試點工作。第二批以北京外國語大學、浙江大學為代表的35所院校的試點認證工作也已正式簽約啟動。
通過首批試點認證,我們總結了12個字:立標準、重質量、搭平臺、促發展。
第一,掌握總體情況,制定合理標準。通過試點認證,我們對全國不同區域和層次具有代表性的來華留學院校進行了摸底和了解,對院校面臨的共性問題和特定階段出現的特定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為下一步完善標準、開展分類指導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第二,注重質量建設,建立良性互動。在試點認證中,各院校領導高度重視,全校動員,統一部署,認真開展自評自查,對自身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和梳理。學校上下形成了對來華留學工作共同參與和良性互動的局面,有效推進了院校內部質量管理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三,搭建交流平臺,促進互學互助。通過開展通訊評審、現場考察、集中評審等活動,發揮了“以評促建、以評促管、以評促改”的作用,為參評院校找準定位、發現特色、查找不足、持續改進提供了同行交流的機會,促進了試點院校之間、專家之間、院校與專家之間的立體、多維式交流,充分體現了同行評價的互幫、互助、互學、互進效應。
第四,培育特色項目,助力整體提升。通過試點認證,學校進一步找準定位、凝練特色、發現不足、持續改進、錯位發展。例如,復旦大學積極推動趨同化教學與管理,實行留學生國民待遇全覆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加強校企合作,改革電子信息類留學生培養機制;天津醫科大學創建“課堂教學、情景教育、校園文化、社會實踐”四位一體的人文素質教育模式等。同時,我們也通過認證,尋找和培育一批特色鮮明、質量過硬,深受留學生歡迎的教育項目,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4.認證工作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在國際司的指導和支持下,協會將加強認證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建設,著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1)以國家標準為依據,完善認證辦法和標準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出臺《來華留學國家指導標準》。《國家標準》充分體現了政府在來華留學質量保障中的宏觀管理和指導作用,同時,將成為協會等行業性組織和專業機構開展認證工作的基本依據。《國家標準》出臺后,協會將以此為依據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已有的行業認證辦法和標準。
(2)總結試點經驗,探索和完善第三方認證體系
在《國家標準》框架下,協會作為第三方社會組織,將充分發揮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協助政府加強來華留學質量監管,幫助學校建立內部質量保障機制,打造留學中國品牌。協會將進一步通過試點認證總結經驗,探索建立和完善與國際接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獨立、公開、公平、公正的第三方質量認證體系,提升第三方認證的公信力。
(3)鼓勵學校積極參與,不斷完善認證機制
在學校自愿申請的基礎上,將通過鼓勵學校積極參與認證活動,形成倒逼機制,不斷規范管理、提升質量。同時,進一步發揮學校和專家在認證中的主體作用,不斷完善認證機制,包括逐步建立高校內部質量保障機制;完善認證工作流程;完善專家庫;開展認證專家培訓、院校培訓;完成認證委員會的組建和聘任;加強認證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認證結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等。
編輯 呂伊雯 校對 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