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春
【摘要】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大班額教學已經成為鄉鎮教育中最為普遍的現象,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因學生人數過多而難以實現。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知識。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合理地應用合作學習,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大班額背景 數學合作 有效性 科學分組 有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1A-0021-01
在鄉鎮小學,由于教學資源的不足,一個班級里學生人數遠比城市里的班級人數要多得多。大班額的缺點是,學生數量多,學生差異性較大,教師很難把握全體與個體的關系,其教學內容針對的是大部分的學生,難以實現個性發展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逐漸受到重視,已經成為大班額班級最主要的教學方式之一。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效果不理想,并沒有使合作學習發揮出作用,甚至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認為,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合理地應用合作學習,以便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一、合作學習在大班額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意義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主要就是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合作學習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動,改變學生的被動地位,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其優點就在于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大班額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科學分組、合理安排座位
學生會受外界因素與內在因素的影響,而且在大班額的背景下,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差距太大,如果在合作的過程中,只單純地追求“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極容易導致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分歧、同學關系惡化等情況,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所以,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將全班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然后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學習自覺能力等方面進行分組,同時遵循共同進步的原則: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搭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自覺性不夠的學生搭配學習自覺性強的學生,從而使班上出現“你幫我,我幫你”的情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由于鄉鎮學校的教學設施與城市學校的教學設施存在一定的差距,大班額環境下的教室更為擁擠,所以,在分配座位時,教師應該遵循前低后高的原則,以便為學生打造出更為舒適的學習環境。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組員數量應該控制在3-6人一組,數量過多容易造成班級混亂,很難讓每位學生都承擔起責任,容易降低合作學習的應用效果,數量過少不利于學生分享、獲得更多的想法。
(二)選擇合適有效的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是實施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評價反饋學生的學習成績,可以讓教師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從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評價方式可以分為:學生相互評價、學生自我評價以及教師評價。一般情況下,教師多采用考試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但由于大班額人數較多,如果教師單單只是采用考試的評價方法,是無法真實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的。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在評價活動時準備一個小冊子,考量學生平時在課堂的表現情況、作業完成度、學習自覺性等,從而打出一個具有綜合性的分數,也可以繪制評分表發放給各個學生,讓組員之間相互評價與監督。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學生都喜歡得到教師的表揚與夸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激勵少批評的評價機制,多給學生一些鼓勵與支持。當學生在互動答疑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要直接否定學生的答案,可以肯定學生敢于回答問題的精神并鼓勵學生繼續思考,避免因教師的否定而澆滅學生學習的進取心。
合作學習既是一種合適、有效的教學方式,又是一種科學合理的學習方式,它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給鄉鎮數學教學帶來了諸多便利。因此,在合作學習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地進行分組,并且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出不同的合作目標和合作任務,采用科學的、有針對性的評價方式,以便合作學習發揮其有效性,從而使學生在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過程中,提升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
(責編 劉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