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


[摘要] 目的 旨在通過研究藥物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實際臨床效果,來探討并總結這種方法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100例糖尿病患者為總體樣本,并將其隨機平均分配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實驗組的50名糖尿病患者采取藥物聯合飲食控制及運動療法治療,對照組采取常規藥物治療。在采取上述實驗操作方法得到的研究。結果 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糖尿病患者采取不同治療方法后,可以看出接受藥物聯合飲食運動療法的實驗組患者在研究中的各項觀察指標都要優于對照組,最終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控制總有效率為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血糖控制總有效率80%。結論 糖尿病患者在采取藥物治療并聯合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明顯的改善。這種治療方法可進一步大范圍地在臨床研究上進行推廣,其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1]。
[關鍵詞] 藥物;飲食;運動;糖尿病;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1(a)-0067-03
目前糖尿病在我國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見的臨床病癥,其難治愈、病程長、血糖控制率低、易引發多器官的并發癥等特點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幅降低。主要由于人們的身體免疫能力隨著不健康、不平衡的日常飲食結構和缺乏日常鍛煉運動而日益下降,大大增加了糖尿病的發病率,且糖尿病的患病人群逐漸趨向于年輕化。所以及早對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才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和預后。 現代醫學認為,傳統方法采用降糖藥物和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沒有顯著的血糖控制效果[1]。該研究采用藥物聯合飲食運動療法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該社區隨訪治療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將這100例患者按照隨機平均分配的原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的糖尿病患者男女比例分布情況為男32例和女18例。年齡分布在53~72歲之間,患病時間1~10年不等。對照組男患者36例,女患者14例。年齡分布在,肝腎健康且55~77歲,患病時間1~10年不等。兩組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均經過體檢證明無肝腎功能異常,都無心力衰竭疾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采用藥物治療,常用的降糖藥物為格列齊特(國藥準字H20065582)、阿卡波糖(國藥準字H20103077)、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12020797)等[3]。在對對照組的糖尿病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時,要嚴格監督患者是否按時用藥,同時醫生將對照組患者所服用的各種藥物禁忌情況和注意事項及時告知患者,叮囑其在服用過程中不可過量也不可擅自減量。而且在藥物治療時從小劑量開始給患者服藥,并根據其血糖的變化情況適時調整藥物用量。
實驗組患者采取藥物聯合飲食控制及運動療法,其中藥物的治療方法同對照組。飲食運動療法具體如下:科學計算實驗組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攝入的糖、脂肪、蛋白質量,并為每個患者制定特定的健康飲食方案以便嚴格限制其膽固醇和脂肪的攝入量。在治療期間,要求患者禁食動物內臟和升糖指數高的水果,讓患者養成清淡進食的良好習慣,建議多食升糖指數低的果蔬和苦瓜、菠菜等降糖食物。并根據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檢驗情況、體檢結果、個人運動愛好為其制定出符合每個患者自身情況的運動方案。例如建議患者采用快走、慢跑、晨練太極等較為緩和的運動方式。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控制每日運動鍛煉的時間,30 min左右為最佳。日后逐漸增加患者每日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對于加速患者機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具有重要作用。
1.3 觀察指標
在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糖尿病患者進行90 d治療后,通過采取隨機訪問調查的方法對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糖代謝指標控制情況進行統計。
1.4 療效評定標準
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后會出現3種情況,分別為:顯效:糖尿病患者血糖恢復正常水平,沒有出現臨床病癥;有效:糖尿病患者血糖出現明顯下降現象且空腹血糖<8.0 mmol/L,患者的病癥得到有效控制;無效:不符合上述兩條標準,血糖降低不明顯,病癥仍存在。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4]。
1.5 統計方法
借助SPSS 22.0軟件對調查收集到的資料數據采取統計學的方法,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糖代謝指標情況
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指標情況在治療后較治療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實驗組的最終指標值與對照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指標值相比均優于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比較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糖尿病患者治療后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從表2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血糖控制總有效率為96%明顯大于對照組的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生活方式也在逐漸的發生變化。人們的身體免疫能力隨著不健康、不平衡的日常飲食結構和缺乏日常鍛煉運動,而日益大幅下降。從而大大增加了糖尿病的發病率,且糖尿病的患病人群開始逐漸向年輕化趨勢發展。作為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糖尿病還具有發病隱匿性的特點,對人們的身體健康起到了嚴重的威脅。目前糖尿病在我國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見的臨床病癥,其難治愈、病程長、血糖控制率低、易引發多器官的并發癥等特點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幅降低。給患者家庭也帶來了明顯甚至難以承受的經濟負擔,所以盡早對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才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和預后。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飲食情況與患者的發病原因和治療過程中的病情控制效果以及預后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所以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必要的日常飲食控制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能否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至關重。而在飲食控制的基礎上再科學合理的為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運動和鍛煉方案,能夠幫助患者有效地促進機體營養代謝和消化能力。使患者的血糖水平維持在合理正常的程度,進而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社區二甲雙胍使用較為廣泛,二甲雙胍可促進脂肪組織攝取葡萄糖,使肌肉組織無氧酵解增加,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減輕胰島素抵抗,減少葡萄糖經消化道吸收,促進了患者對外周葡萄糖的利用能力,并且還能夠對糖尿病患者體內肝腎過度的糖原異生產生抑制作用。最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外周葡萄糖代謝并有效減輕或避免患者動脈粥樣硬化,二甲雙胍在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有效避免高血糖的危害作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對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飲食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體內胰島β細胞的負荷并減少患者體內的血糖含量。
根據有關糖尿病專家調查的數據顯示[5],科學合理且能夠保證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正常的日常攝入熱量應為:碳水化合物占主要部分在50%~60%范圍內、脂肪占一小部分應控制在30%左右、而蛋白質應處于最少的部分,一般最佳應在10%~20%范圍內。對實驗組的糖尿病患者日常飲食都采取了禁食各種高膽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的措施。如禁止實驗組患者食用動物內臟、各類肉質腌制品、動物油等,并保證患者每日的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 g。同時鼓勵并督促實驗組患者養成多吃降糖食物、多攝入高纖維食物的良好飲食習慣,以便使患者紊亂的脂肪代謝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在對日常飲食進行了有效控制后還讓患者積極配合醫生為其制定的運動療法方案。現代醫藥研究認為[6],讓糖尿病患者進行科學適當的運動能夠有效的提高機體組織細胞對降糖藥物的敏感性,并起到合理的調節患者血糖代謝和促進機體血脂水平降低的作用。在該文所進行的研究中,實驗組的50例糖尿病患者均嚴格采取了藥物聯合飲食運動療法,對照組的50例糖尿病患者也均采用了傳統的藥物治療方法。從研究結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實驗組糖尿病患者的最終臨床治療效果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更好,實驗組患者血糖控制總有效率為96%明顯大于對照組的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有力的說明了藥物聯合飲食運動的治療方法對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顯著效果,且能夠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通過該文研究結果表明,采用藥物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的治療方法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進行輔助、干預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能夠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使血糖水平均有明顯的改善。這種治療方法可進一步在臨床上進行大范圍的推廣,其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 黃澤斌.藥物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治療社區糖尿病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2):95-96.
[2] 周細萍.藥物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及護理對社區糖尿病的臨床價值研究.[J]海峽藥學,2015,27(3):190-191.
[3] 王加良,張艷麗,趙維納,等.藥物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治療糖尿病的臨床價值研究[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4,20(8):78-80.
[4] 周小進.藥物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治療社區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1(1):60.
[5] 賴彬.藥物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治療社區糖尿病的療效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3,9(4):57-58.
[6] 杜保海.藥物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治療社區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15(14):3490-3491.
(收稿日期:2016-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