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清


[摘要]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的治療方法與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該院門診接收的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病例,共計58例。采用奇偶數字分組原理,將58例病例分成甲、乙兩組,每組均29例。兩組除了接受基礎治療外,還加用不同的治療藥物:甲組用奧扎格雷鈉,乙組用川芎嗪。觀察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情況,比較療效總有效率。結果 甲組纖維蛋白原水平為(7.8±0.5)g/L、血液粘度為(1.5±0.2)mpa.s,乙組分別為(8.9±0.6)g/L、(1.8±0.1)mpa.s。甲組明顯低于乙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療效總有效率為96.55%,乙組為79.31%。甲組明顯高于乙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紅細胞壓積,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基礎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時加用標準劑量的奧扎格雷鈉注射液,有助于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快速改善,臨床應用價值頗高。
[關鍵詞] 腦梗死;臨床療效;奧扎格雷鈉;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1(a)-0094-02
臨床上,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具有發病率高、病情嚴重等特點,可嚴重損傷患者的身體與心理健康,影響生存質量[1]。該研究以58例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為對象,著重探討其臨床治療的方法與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8月間該院門診納入的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病例共計58例,所有病例都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WHO 1999年版)[2]”,腦梗死經頭顱CT亦或者是MRI確診。按照奇偶數字分組原理,將58例病例分成甲、乙兩組,每組29例。甲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在48~72歲之間,平均(58.3±6.2)歲;病史在0.3~14年之間,平均(5.1±0.8)年;腦梗死類型為多灶性梗死者,4例;腔隙性腦梗死者,17例;混合型腦梗死者,2例;大片梗死者,6例;合并高脂血癥者,1例;高血壓者,3例。乙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在47~73歲之間,平均(58.4±6.1)歲;病史在0.3~15年之間,平均(5.2±0.6)年;腦梗死類型為多灶性梗死者,5例;腔隙性腦梗死者,18例;混合型腦梗死者,1例;大片梗死者,5例;合并高脂血癥者,3例;高血壓者,2例。兩組家庭狀況、性別構成等基線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兩組都排除如下病例,即:合并嚴重心、腎疾病者;出血性腦梗死者;對該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有出血傾向者;病歷資料不全者;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3]。
1.3 方法
兩組患者都接受基礎治療,包括: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常規吸氧;應用胰島素;監測血糖水平,預防低血糖;積極治療合并癥;控制血壓。甲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奧扎格雷鈉,具體為:奧扎格雷鈉注射液,80 mg,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以靜脈滴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用藥,2次/d,連續治療14 d[3]。乙組加用川芎嗪,具體為:川芎嗪注射液(160 mg)+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滴注給藥,1次/d,維持治療14 d。
1.4 臨床觀察指標
檢測兩組用藥后的相關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并作相應的對比分析。
1.5 療效判定標準
該次研究,參照“神經功能缺損分值評價標準[4]”,評估兩組的用藥效果,詳細如下:(1)痊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神經功能缺損減少率≧90%。(2)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神經功能缺損減少率為50%~90%。(3)有效,患者病情好轉;神經功能缺損減少率為20~50%。(5)無效,患者病情無變化亦或者是加重;神經功能缺損減少率低于20%。療效總有效: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6 統計方法
該研究數據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綜合分析,比較以t作為檢驗標準;計數資料的比較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液流變學指標分析
甲組纖維蛋白原水平(7.8±0.5)g/L明顯低于對照組(8.9±0.6)g/L。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針對紅細胞壓積,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從血液粘度上看,甲組為(1.5±0.2)mpa.s,乙組為(1.8±0.1)mpa.s。甲組明顯比乙組低。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請見表1。
2.2 療效分析
如表2,甲組痊愈、顯效與有效者共28例,所占百分比為96.55%;乙組痊愈、顯效與有效者共23例,所占百分比為79.31%。甲組療效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者之比為:96.55% vs.79.31%。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5]為慢性疾病,患者病理特點為:血小板敏感性增高,血液成分改變導致血細胞聚集、血液粘度增加。因患者在發病后腦部血流量會逐漸降低,流速減慢,使得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進而導致腦動脈血管堵塞,并于最終引發腦梗死。有報道稱[6],腦梗死在臨床上主要以4種形式存在,即:多灶性腦梗死;腔隙性腦梗死;混合型腦梗死;大片梗死。由于腦梗死具有病情發展快、預后差與病死率高等特點,所以臨床還應側重該病患者的診斷與治療工作。此外,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脂代謝功能的減弱與胰島素分泌不足容易使其發生高脂血癥[7]。另外,人體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下,易導致血管壁增厚、血管收縮等,進而誘發高血壓。有資料顯示,2型糖尿病者在出現腦梗死癥狀后,其病情將加重,死亡風險增高。目前,對于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病患,臨床多用基礎療法對其進行治療,雖能取得一定的治療成果,但不利于患者血液流變學的改善。
奧扎格雷鈉乃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劑,能阻滯血栓烷合成酶的生成機制,提高前列環素合成量,并由此達到抑制紅細胞與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增強脂代謝功能、緩解血管痙攣與改善腦缺血癥狀的目的[8]。現代研究發現,相比較于傳統的川芎嗪注射液,奧扎格雷鈉在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中更具有臨床應用的價值,比如:(1)更利于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快速改善。(2)能降低脂質過氧化。(3)可幫助患者改善微循環。(4)患者血壓與血脂的控制效果更明顯。(5)用藥安全性更高。其中,川芎嗪注射液屬于是一種復方制劑,由丹參素和鹽酸川芎嗪組成,在臨床諸多疾病中皆有應用,例如:腦血栓;缺血性中風;腦供血不足;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該研究結果表明,甲組纖維蛋白原與血液粘度明顯低于乙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療效總有效明顯高于乙組,兩者之比為:96.55% VS 79.31%。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用奧扎格雷鈉注射液,安全有效,且利于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改善,值得在臨床上做更進一步的推廣與使用。
[參考文獻]
[1] 趙亮,趙建山.α-硫辛酸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效果和效益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26):3064-3068.
[2] 何奕濤,蔡智立,楊焱,等.氟西汀對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血糖的影響[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4,(11):690-693.
[3] 胡郁剛,吳曉丹,劉小翠,等.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學,2014(4):614-617.
[4] 李林.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3):409-410.
[5] 魏薇,馮媛媛.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的臨床治療分析[J].河北醫學,2012,18(8):1117-1119.
[6] 郭明.對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進行急診治療的方法和效果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1):179-180.
[7] 蘇進,萬順.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的診療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11):1600-1601.
[8] 朱愛琴.氯吡格雷聯合血栓通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療效觀察[J].今日健康,2015,14(11):125.
(收稿日期: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