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玲


[摘要] 目的 觀察全程助產模式對糖尿病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3年6月—2016年6月該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法分成均數41例的兩組,分別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應用常規護理與全程助產護理,對比兩組產婦分娩質量。 結果 統計兩組分娩結果,其中觀察組妊娠末期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控制水平優于對照組,兩組各項指標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觀察組疼痛VAS評分優于對照組,觀察組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產婦分娩期給予全程助產護理,能更好的控制產婦血糖指標,以此減少產后不良事件,改善糖尿病產婦的分娩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全程助產模式;糖尿病;分娩質量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1(a)-0108-02
妊娠期糖尿病對產婦與嬰兒會產生并發癥,使產婦分娩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從而危及到產婦和嬰兒的安全[1]。糖尿病產婦分為兩類,一類為糖尿病合并妊娠是妊娠前糖尿病,另一類為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發現糖尿病,均為高危產婦范疇,容易發生并發癥。糖尿病產婦實施全程助產護理,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標,提高分娩質量與新生兒質量[2]。該次研究中,選擇2013年6月—2016年6月該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應用全程助產模式護理效果更為理想,以此幫助糖尿病產婦護理提供重要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2016年6月該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法分成均數41例的兩組,分別為對照組與觀察組。82例產婦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空腹血糖值≥5.9 mmol/L,口服葡萄糖2 h后血糖值≥11.1 mmol/L,排除了母乳喂養禁忌患者。對照組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7.1±2.0)歲;孕周37~42周,平均(39.1±1.1)周;28例為初產婦,13例為經產婦;觀察組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6.8±2.2)歲;孕周37~42周,平均(38.9±1.3)周;29例為初產婦,12例為經產婦;兩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在分娩時給予常規護理,對臨產產婦送到待產室,觀察產婦產程,配合專業化護理,記錄產婦分娩各項指標。觀察組實施全程助產模式,助產護理人員護理措施如:①產前護理。護理期間,助產護理人員為糖尿病產婦實施心理護理,由于產婦過于憂慮病情對自身健康和胎兒的影響,分娩前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助產護理人員要為糖尿病產婦實施心理疏導,使產婦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屬于常見病癥,配合護理干預能實現臨床治愈。同時,指導產婦了解到糖尿病不會影響分娩質量,使產婦可以保持最佳心態配合護理操作。由于糖尿病產婦缺乏相關疾病知識的了解,為糾正一些錯誤認知,要加強對產婦的健康教育,使產婦掌握孕檢的內容,飲食注意事項等,出現不良情緒時,助產護理人員可以給予必要措施緩解產婦情緒。分析自然分娩和剖宮產的優勢與劣勢,根據影響因素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減少產后出血。根據產婦實際情況,配合飲食護理指導,為產婦制定有針對性的飲食計劃,控制血糖,按照產婦病情給予胰島素等藥物干預,促進產婦分娩時可以保持正常血糖。②產時分娩護理。產婦分娩時,助產護理人員注意觀察產婦脈搏、心率、體溫等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做好產前準備,掌握產婦需求,以此使產婦更好的配合,對產婦血糖做好記錄,發現異常時要及時處理。產婦分娩過程中,助產護理人員要適當支持和鼓勵產婦,使產婦可以增強自信心,保持最佳心理狀態,利于分娩的順利完成。③產后護理。產婦分娩后,助產護理人員要為產婦和家屬進行產后相關并發癥的講解,同時,對產婦和家屬實施健康指導,產婦產后恢復期,為產婦講解恢復程度,配合活動指導,促進產婦的血液流動,以此促進產婦子宮的恢復,減少產后并發癥發生。助產護理人員還要指導產婦進行乳房的按摩護理,利于產婦順利分娩乳汁,指導母嬰要及早接觸,通過早吸吮促進母嬰的身體健康。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糖尿病產婦妊娠末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產后出血量、疼痛VAS評分、總產程時間等指標[3]。疼痛VAS評分以10 cm直尺對刻度進行記錄,從0~10,產婦自行在直尺上標記刻度,表示疼痛的情況,對疼痛進行評分[4]。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以χ2檢驗計數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產婦血糖指標
統計兩組分娩結果,其中觀察組妊娠末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等控制水平優于對照組,兩組各項指標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分娩質量
觀察組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觀察組疼痛VAS評分優于對照組,觀察組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產婦經胎盤會釋放抑制對胰島素敏感激素,從而降低葡萄糖攝取與利用,導致機體代償糖量增高,引起妊娠高血壓。常規護理對糖尿病產婦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也不能改變糖尿病導致的分娩質量,使產婦產程過長,增加產后出血量,加劇產婦的痛苦[5]。糖尿病產婦中妊娠前確診糖尿病的占20%,而妊娠前糖代謝正常至妊娠期才發現糖尿病而妊娠后糖代謝恢復正常的在糖尿病產婦中占80%[6],兩類糖尿病均為高危妊娠,影響妊娠產婦的分娩質量,會增加剖宮產率,降低產婦的自然分娩率,而且會影響新生兒,例如:早產兒、巨大兒及新生兒低血糖等情況。全程助產模式屬于全新助產模式,傳統全程助產模式只應用于正常產婦中,有研究發現,應用全程助產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產婦VAS評分,減少產程時間和產后出血量,還能有效降低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從而改善糖尿病產婦的分娩質量。該次研究結果顯示,統計兩組分娩結果,其中觀察組妊娠末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等控制水平優于對照組,兩組各項指標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觀察組疼痛VAS評分優于對照組,觀察組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他人研究相符[7]。可見,糖尿病產婦應用全程助產模式護理具有重要作用,護理工作不限制在開宮口2 cm以上和產后2 h產婦,對產婦入院直到出院全程,都要保證產婦分娩質量。
綜上所述,糖尿病產婦分娩期給予全程助產護理,能更好的控制產婦血糖指標,以此減少產后不良事件,改善糖尿病產婦的分娩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彭小男,馬鳳蘭,吳賢珊,等.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對分娩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0):112-117.
[2] 任秀瓊,楊康春.全程護理干預對獨生女產婦心理狀態及分娩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2(1):111-113.
[3] 王海利,王海莎,段玉娟.助產士全程陪護對分娩質量的影響觀察[J].生殖醫學雜志,2015,24(5):415-418.
[4] 楊芝英.助產士助產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7):43-45.
[5] 高麗霞.助產士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2013,6(4):111-112.
[6] 項燕,鄭高坪,卓有珍.全程助產護理模式對糖尿病產婦分娩質量的效果分析[J].臨床護理雜志,2013,28(5):39-41.
[7] 吳立毅,謝惠紅.全程助產護理模式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分娩質量的臨床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4(11):67.
(收稿日期: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