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素榮
(遼寧省建平縣羅福溝鄉農業服務站 遼寧 建平 122429)
設施蔬菜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效果
譚素榮
(遼寧省建平縣羅福溝鄉農業服務站 遼寧 建平 122429)

在設施蔬菜生產中,由于輪作條件制約和栽培品種限制,造成多年連作,使得土壤中病蟲害日益積累,土壤理化性狀惡化,病蟲害防治成本提高,給設施蔬菜生產帶來嚴重影響。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是秸稈在微生物菌種、凈化劑等的作用下,產生巨大的生物能和生物能效應,轉化成植物生長所需的二氧化碳、熱量、有機和無機養料,進而實現作物高產、優質。該技術使生態改良、環境保護與農作物高產、優質、無公害生產有機結合,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食品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技術支撐。
秸稈;生物反應;效果分析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是利用微生物分解作物秸稈(以玉米秸稈為主)產生熱量、二氧化碳,釋放有機物速效養分的生態農業新技術。日光溫室是建平縣冬季蔬菜生產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連年種植,過量施用化學肥料而導致土壤鹽漬化、板結、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傳病害日趨嚴重,使農產品產量和質量不斷下降,效益降低。此外,設施內環境密閉,冬季地溫低,二氧化碳缺乏,植株生長不良,直接影響了蔬菜產量和質量,嚴重制約了設施農業高效與可持續發展。應用這項技術可以使冬季寒冷季節蔬菜設施內二氧化碳濃度提高2~4倍,20 cm地溫提高2℃~3℃,氣溫提高1℃~2℃,農產品上市提早7~10d,收獲期延遲15~20 d,平均增產15%,減少農藥和化肥施用量30%以上,而且農產品的外觀和質量都得到改善,長期應用還能夠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通氣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土壤理化性狀顯著提高和改善,創造適宜作物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改良土壤板結和次鹽漬化,達到從根本上解決連作障礙問題。同時該技術成本低,易操作,環保效應顯著,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推廣和普及該項技術對迅速提升設施蔬菜生產水平,推進無公害生產,保持設施蔬菜高產高效,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 提高溫度。秸稈在分解時產生熱量,這樣就在栽培層20 cm以下把土壤加熱了。經測量,使用秸稈反應堆使地溫平均升高2℃~3℃,氣溫平均提高1℃~2℃。
1.2 提高二氧化碳濃度。使用秸稈反應堆的棚室可達500微升/升左右,平均增加3.9倍。
1.3 提高了作物抗病性。秸稈反應堆所應用的八大菌系中,都有專門控制土傳病害的菌種。秸稈反應堆使用的高活性菌種在發酵的過程中產生大量有益菌株,對多種致病菌均有抑制、殺滅作用,從而減少了病害,尤其是土傳病害的發生,降低化學殺菌劑的使用量。
2.1 節水。由于秸稈吸水能力強,滲水量減少,節水量14%~21%。
2.2 節約肥。肥料流失減少,秸稈釋放肥料,土壤緩釋性能提高,節肥19%。
2.3 節約藥。溫度條件適宜,植株生長健壯,病害發生較輕,特別是有效緩解土傳病害、生理障礙等,節約用藥18%左右。
3.1 改善農產品品質。蔬菜產品味道濃郁,口味品質改善,果菜含糖量提高2%~3%,果型正,光澤度高,商品品質得到提升,商品價值提高。
3.2 改善土壤。緩解土壤鹽漬化,改良土壤結構,土壤通氣性增強,有機質、微量元素含量提高,給作物根系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3.3 改善生態環境。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1畝棚室可利用4畝地的秸稈,提高了農作物秸稈利用率。有效解決焚燒秸稈造成的環境污染,實現了生物能源循環生態利用。
4.1 增加蔬菜產量。由于棚室內生態環境改善,蔬菜生長健壯,產品提前上市6 d左右,延長采收期15 ~20 d,每畝平均增產900 kg,增幅15%。
4.2 提高種植效益。產品不僅提早上市,而且品質得到改善,每千克售價可提高0.2~0.4元,每畝增加收入2 800元左右。生態環境優化,用藥次數減少,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每畝可節支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