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孫澤斌 張振琳
2017年10月28日至29日上午,在民政部扶貧辦公室的悉心指導下,在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牽頭主辦、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協同主辦,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人民政府、《福利中國》雜志編輯部、中福協中醫健康服務分會承辦的“九九重陽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老區、服務革命老人公益行”活動在民政部重點扶貧地區——江西吉安市遂川縣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的具體內容包括:遂川縣戴家鋪鄉七嶺光榮院啟動項目;由主辦方領導帶隊,組織6個慰問組分別深入遂川縣16個鄉、25個自然村、30個老人家庭,開展入戶中醫問診、中醫保健藥品捐贈、專業康復護理設備捐贈;組織媒體為革命老人現場采訪,撰寫新聞及革命老人故事、捐贈文化書籍及培訓教材;組織養老機構專家對24家敬老院、光榮院及老人家屬進行專業護理培訓。

2017年10月28日九九重陽節上午,啟動儀式在遂川縣戴家鋪鄉七嶺光榮院啟動,原民政部紀檢組組長、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首屆會長劉光和,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會長馮曉麗,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副會長、中醫藥適宜技術職業化培訓工程開發推廣辦公室負責人于更生,江西省民政廳副廳長樊勝,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振國,遂川縣委常委、副縣長楊亮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并致辭。啟動儀式上,劉光和老會長代表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向遂川縣戴家埔鄉七嶺光榮院捐贈人民幣10萬元;多家社會組織、愛心企業和個人現場為光榮院老人捐贈適老化桌椅、輪椅、四腳拐杖等設備用品,參加活動的各級領導和老人們親切交流,場面祥和感人。“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全社會對革命老區的關愛,我們要努力工作,為老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接受捐贈的七嶺光榮院院長薛開文激動地說道。




啟動儀式結束后,項目組分成6個小組分別深入老人家庭慰問了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抗美援朝時期革命老人和失能半失能退伍軍人,現場對老人們進行了義診,贈送了四腳拐杖、多功能輪椅、中醫藥品和慰問金,并向老人家屬贈送了老年人實用護理技能手冊。
第一組在劉光和老會長、馮曉麗會長的帶領下深入戴家埔淋洋村、枚江鄉錢塘村、泉江鎮銀云社區、江津景苑,慰問了革命老人薛朝東、王仁相、肖啟烈、劉純禧。
在慰問活動中,92歲高齡的抗戰老兵肖啟烈,當年右手被子彈打穿,導致整條胳膊殘廢,身上有多處槍彈傷痕,他拉著劉光和老會長的手激動地說:“感謝黨、感謝政府還惦念著我們!”
參與過淮海戰役、山東反日搶糧、抗美援朝等戰爭的90歲抗戰老軍人劉純禧,因患中風癱瘓在床、昏睡不醒,當馮曉麗會長走近老人家,握著他的手在耳邊親切問候時,老人握著她的手久久不松開,緊閉的眼睛流出了淚水;老人的妻子激動地說:“他基本上處于昏睡狀態,今天你們來他感動了!太感謝你們了!”
第二組在于更生副會長的帶領下深入珠田鄉黃塘村、南村村、珠田村、仙溪村,慰問了革命老人李仁亮、黃悠清、李隆燦、郭綸清。在慰問組給老人送上輪椅、藥品、護理書籍和慰問金時,老人們感動得熱淚盈眶,連聲道謝。
第三組在劉羽桐副會長的帶領下深入左安鎮曲溪村、安溪村、豐城村,黃坑鄉黃溪村、金田村,慰問了古彰元、羅傳桂、黃承蜜、鐘煥基、葉昌泰。左安鎮曲溪村的古彰元老人親歷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因老年中風雙手無法動作,語言功能也已經退化不能表達,他一看到慰問組聲淚俱下,劉羽桐副會長流著眼淚一遍一遍給老人家擦著眼淚。
第四組在侯友文副會長的帶領下深入草林鎮拱前村、溪下村,禾源鎮谷團村,慰問了革命老人劉遠德、曾蘭清、曾慶香、劉昌伯、劉元坦。
第五組在劉有學副會長的帶領下深入泉江鎮良頭村、五里村、洲上村,大坑鄉禾溪村,慰問了革命老人湯甫、謝效述、黃明光、馮昭塘。
第六組在中醫健康服務分會李春雷會長的帶領下深入西溪鄉廖坊村,泉江鎮東皋村,于田鎮龍腦村、盤溪村,慰問了革命老人廖學環、廖惠桓、李子灝、段文蘭、焦啟柏。
六個慰問組的領導、專家和新聞記者深入老人家庭的慰問活動,服務細致周到、場面生動感人,老人們和家屬紛紛表達了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隨行的領導和專家們深刻感受到農村老人對專業照護服務的迫切需求,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通過本次公益活動增強了將扶貧工作與養老服務對接的迫切性、重要性的認識;新聞記者們在現場拍下了一幅幅感人的照片,并及時采寫了新聞報道。





2017年10月28日上午,項目活動組在遂川縣民政局舉辦了老年生活照料技能培訓班,來自長沙市第二社會福利院的專家對遂川縣24家敬老院、光榮院的管理服務人員和革命老人的親屬進行生活照料、基礎護理服務技能培訓。
全程參與培訓的遂川縣民政局副局長楊唐達說,“今天專家給我們帶來了老年人照護知識、技巧,對我們縣的護理員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有了技術,才能更好地為老人服務。”
“我從事養老已經有五年多的時間了,但是這么精細、認真、實用的培訓還是第一次,我很幸運,能參加這個培訓。”培訓結束后,泉江鎮福利院護理部主任彭笑梅興奮地說:“今天的培訓,無論是輪椅使用技巧、偏癱老人穿脫衣技巧,還是拐杖使用、噎食急救等,都是平時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情況。回去以后,這些技巧都能馬上運用在工作當中,能更好地照顧、服務老人。”肖啟烈老人的孫子參加了培訓后說:“過去只知道孝敬老人不知道科學的方法,今天的培訓太實用了!”學員們紛紛表示學到了知識,開闊了眼界,今后將在工作崗位上為服務革命老區老人做出積極貢獻。
亮點一:及時貫徹十九大精神,各方攜手抓落實。本次活動是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推動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得到了民政部扶貧辦、江西省民政廳、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遂川縣委縣政府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鼎力支持,為本次精準扶貧活動科學有序的推進提供了有力的服務組織保障;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整合了多方優質資源,深入農村一線老人家庭開展扶貧,創新探索精準扶貧與養老服務對接的新模式,共同將近年來養老服務、中醫服務領域研發出的最新科技成果,專業的護理知識,送給革命老區的老年人,使精細、實用的專業、服務知識與農村老年群體的養老服務需求得到了有效落實。
亮點二:專業化服務技術走進貧困地區老人家庭,針對性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指出:“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扶貧開發,引導社會扶貧重心下移,實現社會幫扶資源和精準扶貧有效對接。”本次公益活動將貫徹國家扶貧政策落到實處,將近年來協會組織研發的養老服務先進技術及產品送到老人身邊,及時解決了老人生活所需,改善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質量,為今后如何向貧困地區農村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精準服務、為改善農村養老服務供給問題做出了有益探索。
亮點三:探索了跨界融合、精準扶貧新模式。本次活動充分發揮了社會組織人才多、資源廣、專業性強的特點,匯聚社會組織、愛心企業、福利機構跨界融合,向革命老區的老人遞送專業化服務,通過“一對一”“點對點”的精準服務,體現了跨界融合將扶貧與養老服務精準對接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為貧困地區農村以扶貧工作引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實證。
本次公益活動,將精準扶貧與對老年群體的精準服務相對接,將近年來養老服務領域的科技成果與農村老年群體的服務需求相對接,將專業化的服務技能與農村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的培育相對接,將優質的文化產品與改善農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對接,為探索出一個體現政府關愛和人文關懷、與貧困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相適應的農村養老服務模式做出了有益嘗試,達到了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