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韓國特約記者 藍雅歌 王偉 ●本報記者 邢曉婧 ●盧戈 陳一

“如果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上有日本人生活的話,或許就不會與中國發生紛爭了。”談到日本當局推動的“有人國境離島”人口增加計劃,日本一名官員這樣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4月1日,日本將正式實施《有人離島保護相關特別措施法》。按照日媒說法,實施該法的目的是通過加強離島活動、增加人口,應對“海洋活動日益活躍的鄰國”。為了搞“離島保護”,日本真是不遺余力,向西南島嶼派駐監視部隊、組建日本版的“海軍陸戰隊”、大幅增加海保人員和巡邏船數量……許多措施顯然主要針對中國。最近一段時間,中日之間的緊張有所緩解,按說喜歡把“中國威脅”掛在嘴邊的日本應該消停了,可事實卻并非如此。“日本將派最大戰艦到南海巡航”“日本新型護衛艦向中國展示實力”……類似的刺激性消息不時從日本冒出,日本右翼究竟要“向前拱”到何處呢?
新法對釣魚島有何影響?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將于4月1日正式實施《有人離島保護相關特別措施法》,加強對有人離島的支援和控制。基于該法,日本政府本月中旬已經制定了旨在保護國境附近離島的基本方針草案,主要內容是推進土地收購,以防止外國船只非法入境等,加強離島作為活動據點的作用。
時事通訊社稱,日本的國境離島面臨著中國頻繁的海洋活動,而且近年來,外國資本購買國境離島土地的現象也在增加,安全保障方面出現了令人擔憂的局面。日本政府據此判斷,有必要把離島作為保全領海以及排他性經濟水域的據點,防止當地人口“過疏化”。《日本經濟新聞》稱,中國的海洋進出勢頭在不斷增加,日本國境防衛的緊張感也在增加。“曾經有過居民,但是現在卻變成無人島的尖閣諸島周邊領海內,中國船只入侵不斷增加。”據防衛省公布的數據,2016年4月到12月,日本自衛隊飛機共883次緊急升空攔截外國飛機,其中針對中國軍機的占72.9%,急劇增加。這是日本政府加緊對離島管理的原因之一。
《有人離島保護相關特別措施法》以此前的《離島振興法》等法律為基礎,將148個島嶼列為“有人國境離島”,其中71個處于國境邊陲、地理和戰略位置重要的島嶼被列為“特別有人國境離島”,希望積極維持這些島嶼的“海洋活動基地功能”。根據該法,日本政府將對這些離島的“地域社會維持”進行特別財政撥款,避免這些島嶼“無人化”,使其繼續發揮日本海洋邊界前沿的作用。具體措施包括由國家出資購買土地,修建、修繕港灣以及漁港、道路、機場等基礎設施,設置防止非法入境的海上保安廳及防衛省相關設施等。
日本的相關措施也引來一些外媒的關注。英國《金融時報》以“日本計劃增加人口保護離島”為題稱,日本緊急尋求增加148個偏遠島嶼上的人口,以防止與中國和韓國發生新的領土糾紛。從1955年到2010年,這些島嶼上的人口從130萬人降至63.6萬人。參與制定這項政策的一名日本官員說,新措施的另一個目的是補償島上居民,因為他們在那里建房居住增加了日本的專屬經濟區,“多虧了你們,我們的專屬經濟區變大了,使我們的疆域擴大了6倍。”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3月28日的文章稱,安倍政府有意將釣魚島列入“有人國境區域”,這勢必將重新點燃與中國的島嶼斗爭。文章引述美國巴克內爾大學中國研究院一名教授的話說:“安倍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民族主義者,所以這種舉動也不令人感到特別吃驚,但是就對華關系而言這將會起到反作用。”
2012年競選自民黨總裁時,安倍曾放言要讓公務人員常駐釣魚島,他會利用“有人離島法”在釣魚島挑釁嗎?據《產經新聞》報道,3月27日,安倍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就釣魚島駐人問題表示,“目前沒有那個選擇,正在進行綜合戰略性判斷”。他同時聲稱,“將堅決保住尖閣諸島”。
“日本一些所謂的離島就是靠近釣魚島的島嶼,它希望在釣魚島附近的有人島嶼上加強軍事部署,將其要塞化。”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劉江永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日本暫時不會采取登島行動,把釣魚島搞成“有人化”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今后日方認為在時機成熟、準備充分情況下,這會是一個選項。其實在自民黨上臺之前,就曾經叫囂過要在釣魚島上駐軍,甚至提出日本的自衛隊可以輪流在釣魚島進行訓練。
劉江永介紹說,在釣魚島列島中,只有釣魚島主島有自然水源,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和北小島等其他島嶼上,不具備人類可以飲用的淡水。美國于上世紀50年代中期,在黃尾嶼和赤尾嶼上建立了美軍海軍海上射擊的靶場,盡管自1978年后美國沒有再使用,但也沒有取消。另一名分析人士表示,此前日本政府上演“購島”鬧劇,遭到中國的堅決反制,中國對釣魚島的巡航常態化。想必安倍當局會吸取教訓,不敢輕舉妄動。如果日本打破現狀,中國勢必采取相應措施。
“安倍的野心越來越露骨”
為加強對離島的控制,防范中韓等國,日本可謂不遺余力。去年年末,日本政府把沒有所有者的277個島嶼全部登記為國有財產,并對包括釣魚島諸島在內的207個無人島進行了命名登記。《金融時報》稱,東京近年發起一場轟轟烈烈的起名活動,給數百座無人居住的小島重新起名,以便更好地服務“日本的領土要求”。日本還試圖在沖之鳥礁重新種植珊瑚,以此來支持聲稱這是一個“島嶼”的主張。
而為了在釣魚島一線加強應對中國,日本去年在與那國島設置4臺雷達,并駐防160人,現在該島有大約1700人居住。3月27日,日本水陸機動團教育隊在九州長崎的自衛隊基地成立。有日媒稱,水陸機動團是日本依照美海軍陸戰隊建立,此舉意味著該部隊“正式成軍進入最后階段”。組建水陸機動團正是為了展開“離島防衛”,對抗中國,確保釣魚島實際控制權。3月30日,日本航空自衛隊開始在鳥取縣的美保基地部署C-2運輸機,C-2運輸機續航里程達到7600公里。日本防衛省認為新型運輸機有望迅速用于離島防衛。
日本持續強化對爭議島嶼的爭奪,也引發韓國的高度警覺。據韓聯社報道,針對日本文部省通過關于小學和初中《學習指導要領》修正案,將獨島(日本稱竹島)主權等內容納入中小學社會課內容,韓國外交部發言人3月31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要求日方予以糾正。日本文部科學省上月發布的新版《學習指導要領》規定,明年起社會課必須教授所謂“竹島和尖閣諸島是日本固有領土”。
“安倍的野心越來越露骨”,韓國《世界日報》稱,隨著安倍政府對獨島等爭議島嶼的野心越來越表露無遺,未來韓日關系等必將越來越困難。特別是日本對學生主張自己實際控制的釣魚島“不存在領土爭議”,但對俄羅斯實際控制的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則主張存在領土爭議,這種矛盾的立場不知日本學生能否全盤接受。韓國外交部次官補李汀圭3月31日召見日本駐韓國大使館總括公使鈴木秀生,表達強烈抗議。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盧昊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依據國際法規定,開發合法領土范圍內的離島是日本自己的權利,但是如果日本利用“人員駐扎”乃至強行遷入人口的方法,試圖控制有主權爭議的島嶼,造成所謂控制權的“既成事實”,則勢必加劇與周邊國家的摩擦,使得地區海洋權益爭端復雜化,矛盾激化,不僅不利于區域海洋經濟與安全方面的合作,而且會制造新的沖突因素。
軍事上不斷“向前拱”
不僅在島嶼爭奪上,安倍當局在軍事上的野心同樣露骨。上周,日本第二艘“出云”級直升機護衛艦“加賀”號在橫濱造船廠交接并正式服役,該艦標準排水量為1.95萬噸,是擁有5處直升機起落點的“直升機航母”。美國《新聞周刊》稱,這艘新戰艦是日本正在進行軍事擴張的最新跡象,日方對其動機直言不諱。日本防衛政務官小林鷹之稱,東京非常擔心中國在南海的“人工造島”和軍事基地建設活動。“加賀”號服役之前,媒體還爆出,日本計劃從5月開始派遣另一艘直升機護衛艦“出云”號到南海巡航。
“日本考慮采取更具進攻性的軍事態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31日以此為題稱,日本正在考慮采取背離其長期秉持的和平立場的進一步措施,執政的自民黨日前舉行安全保障調查會,會議提出日本應該放棄專守防衛原則,具有打擊敵人導彈基地的攻擊能力。提議允許日本襲擊海外目標,這是二戰后的第一次。安倍表示,日本政府正在認真地考慮這項建議,“我們評估朝鮮的威脅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階段,我們是認真的”。日本反對黨民主黨黨首蓮舫說,她擔心這項新建議意味著日本作為和平國家的基礎正在“坍塌”。
“夢想恢復軍國主義亡靈”,韓國《國民日報》3月31日稱,最近夢想成為能發動戰爭的日本動作不同尋常,極右勢力以超越以往的力度,開始正式要求發展包括巡航導彈在內的攻擊能力。CNN稱,這不是安倍政府第一次企圖改變日本自衛隊的作用。2014年,安倍政府在國民和鄰國的反對聲浪中修改憲法解釋,允許日本自衛隊在海外沖突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天普大學日本分校亞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杰夫·金斯頓警告稱,日本采取的任何進一步的軍事化行動都有進一步激怒亞洲鄰國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