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波
[摘要]毛澤東同志早期的建黨思想,為建立中國共產黨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成功地解決了在農民占大多數、無產階級占少數的國家,建設一個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個歷史任務,他所提出的馬克思主義的建黨思想對于黨的建設和中國革命的勝利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關鍵詞]黨的建設 革命 延安整風
[中圖分類號]A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2-0001-02
毛澤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袖。他的一生都在為黨的事業戰斗,他對中國共產黨的建設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對新時期全面從嚴治黨具有重要意義。
一、毛澤東同志為中國建立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而斗爭
“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成立一個馬克思主義的中國政黨成為當時先進階層的一個共同愿望。1920年毛澤東同志領導建立了新民學會,對建立一個什么樣的黨,走哪條道路等問題展開了討論。1921年4月,在長沙的一些會員都一再討論建黨問題,蔡和森和毛澤東等在通信中詳細地介紹了這些討論的情況,交換了他們的意見。毛澤東同志把新民學會的這些通信和討論先后編印為文集《新民學會會員通信集》發給會員和一些進步青年討論研究,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毛澤東同志和蔡和森同志的通信中,在同新民學會會員的討論中,闡述了他的建黨思想。毛澤東同志認為,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指出一個革命政黨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主義作指導。“唯物史觀是吾黨哲學的根據”,也就是說應以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毛澤東同志還認為,黨的奮斗目標必須是通過武裝斗爭革命,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他在1921年元旦新民學會會員討論會總結發言中批判了社會民主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指出只有激烈的共產主義,用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最宜采用。這樣毛澤東同志就堅持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毛澤東同志還深切地贊同蔡和森的意見,認為黨必須是無產階級的神經中樞,是與人民群眾建立密切聯系的戰斗組織。黨組織必須是有鐵的紀律、以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革命組織。毛澤東同志的這些建黨思想捍衛了列寧的建黨原則,為一開始就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建立的中國共產黨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二、毛澤東同志建黨思想伴隨中國革命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產生、豐富和成熟
毛澤東建黨思想是伴隨中國革命實踐而發展成熟的,它的形成、發展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從大的方面講,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同中國共產黨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相一致,但由于與黨的建設所面臨和解決的主要問題不同,又有其獨特的發展標志,具有獨特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標志。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
(一)萌芽階段
從1920中共醞釀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這一時期,以陳獨秀、毛澤東、李大釗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主要探討在中國建黨的目的、建黨原則和如何建黨的問題。李大釗說,無產階級聯合起來,以反抗富權階級、資本階級。1920年夏,蔡和森在給毛澤東的信中指出,中國必須建立一個主義明確、方法得當、和俄一致的黨,這事關系不小。唯物史觀為我黨哲學的基礎。要嚴格物色確信主義的確實黨員。黨組織是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毛澤東回信道:我沒有一個字不贊成。之后,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著作中提出了黨的階級基礎、黨的性質,黨的領導等一些黨的建設的基本問題。這是毛澤東建黨思想的萌芽期。
(二)逐步形成時期
從1927年大革命失敗到1935年遵義會議召開。大革命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為探索中國革命發展新途徑進行了不懈的斗爭,經過多次措施和失敗后,創立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解決了如何在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小資產階級為主的中國,建立一個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政黨,并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問題。
1928年之后,毛澤東相繼在一些著作中,提出批判和糾正黨內一些錯誤思想,即提出了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的問題。這是毛澤東建黨思想初步形成的標志。
(三)成熟和完備時期
從1935遵義會議到1945年黨的七大召開。遵義會議后我們黨逐漸走向成熟,毛澤東建黨思想經過實踐的考驗在延安時期得到驗證,七大將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標志著毛澤東思想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理論體系。毛澤東的一些著作相繼提出了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的論斷、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黨的三大作風建設等科學概念。毛澤東建黨思想比較完整系統的理論體系已經形成。
(四)繼續發展時期
從1945年黨的七大勝利召開到1949年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這一時期,毛澤東同志著重解決黨的制度建設的有關問題,如加強黨委會的建設、正確的政策和策略的建設等,進一步完善了毛澤東建黨思想。
(五)毛澤東同志建黨思想在曲折中發展時期
從1949年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在建黨初期,毛澤東、劉少奇就提出黨員干部要警惕驕傲自滿和腐化變質問題。建國后,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也積極從理論和實踐上探索執政黨建設的新規律,比如如何實現黨的工作重心向現代化建設轉移,如何提高黨員的政黨覺悟和堅定理念信念的問題,如何防止黨員干部脫離群眾問題,如何進一步加強民主集中制等。毛澤東在一些著作中對這些思想也進行了詳細闡述,這標志著毛澤東執政黨建設思想有了新的發展。但是,毛澤東同志出現了“左”的錯誤,偏離了原來正確的方向,在黨的建設上出現了失誤和重大挫折。
三、毛澤東同志的建黨學說,成功地解決了在無產階級占人口少數,卻具有先進性和純潔性,且戰斗力很強,建設一個無產階級的、具有廣大群眾性的政黨的重大問題
中國共產黨建立后井岡山時期黨的主體和工作重心由城市轉移到農村,在農村根據地怎樣建設一個布爾什維克化的無產階級政黨,毛澤東同志特別強調要從思想上建黨,以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為首先著重在思想上、政治上進行建設,同時也在組織上進行這條毛澤東建黨路線的確立,積累和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要素。延安整風時期,黨已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群眾性的大黨,如何保持黨的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毛澤東同志領導中國共產黨開展了延安整風運動,并指出,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是展示中國共產黨特點的顯著標志。新中國建立后,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怎樣加強執政黨的自身建設,永葆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毛澤東同志多次強調要繼續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警惕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密切聯系群眾,反對官僚主義。毛澤東同志的這些建黨思想,體現在他的《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反對自由主義》《關于健全黨委制》《改造我們的學習》《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學習和時局》《反對黨八股》等著作中,形成了毛澤東同志的建黨學說。在毛澤東同志這一建黨學說指導下,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
四、毛澤東同志在延安開展了延安整風運動,使全黨在思想上達到空前的團結統一
延安整風運動開始于1942年2月,自始至終實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經過了普遍發動、學風學習、黨風學習、文風學習、總結等步驟,于1945年4月勝利結束。
延安整風運動,在毛澤東同志的倡導下,主要是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反對主觀主義主要是批判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兩者都是主觀主義。毛澤東同志指出:“這種反科學的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主觀主義的方法,是工人階級的大敵,是共產黨的大敵,是人民的大敵,是民族的大敵,是黨性不純的表現。大敵當前,我們有打倒它的必要。”反對主觀主義,提倡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反對宗派主義主要是批判破壞黨內和黨同人民團結的傾向。反對黨八股主要是批判窒息人們革命精神的形式主義,有利于理論同實踐的結合。毛澤東同志指出:“黨八股里面藏的是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毒物,這個毒物傳播出去,是要害黨害國的?!毖影舱L運動是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為主要內容,任務明確,從思想上、組織上和形式上徹底清算了“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錯誤,因而成效卓著。經過偉大的延安整風運動,使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進一步相結合,并逐步確立了黨的建設的一些基本原則,樹立起了聯系群眾、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等優良作風,幫助了大量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出身的新黨員脫離小資產階級立場轉到了無產階級的立場,并使全黨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大大提高了一步,全黨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毛澤東同志為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奮斗一生。他早期的建黨思想,為一開始就按照馬列主義理論和革命風格建立中國共產黨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他在黨建立后的每個重要歷史時期,從實際情況出發,強調從思想上建設黨,成功地解決了在農民占大多數、無產階級占少數的國家,建設一個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的政黨這個歷史任務;他親自倡導的延安整風運動,創造了批評與自批評這一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教育的整風形式。這些都是毛澤東同志對黨的建設的重大貢獻。
今天我們緬懷毛澤東同志對黨的建設的偉大貢獻,認真學習毛澤東的建黨學說,指導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努力把我們黨建設成為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這是我們的光榮任務。毛澤東同志的建黨思想將永遠指引中國共產黨勝利前進。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國黨建文集[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