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鑫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療市場化競爭越來越激烈。醫院財務管理是醫院經濟工作的核心,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財務管理,可以促進醫院合理地使用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速資金周轉,降低醫療服務成本,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在醫改新形勢下如何加強財務管理,促進醫院經濟發展,對處于日趨激烈競爭中的醫院來說尤為重要。
1 更新財務管理觀念
目前我國大部分醫院是公立醫院,以體現社會福利為主,醫院管理者財務管理觀念陳舊,經營意識較差,對醫院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事業單位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是計劃經濟的產物,無法適應新的經濟形勢的需求,長此下去,醫院宏觀控制能力就會失調,不利于醫院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必須轉變財務工作重心,更新理財觀念。醫院目前面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首先,醫院管理者應該意識到,加強財務管理是醫院優質高效低耗管理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也是直接關系到提高醫院管理質量,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鍵問題。加強和更新理財觀念是市場經濟形勢下醫院財務管理成功與否的基石,所以要將理財融合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使全體職工自覺主動參與到醫院成本控制等理財活動中來。其次,醫院財務工作重心由會計核算向財務管理轉移,使財務工作從原來獨立、封閉狀態發展到完全融人醫院管理整體。醫院要利用有限的衛生資源提供優質的衛生服務,努力增收節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2 完善管理機制
醫院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醫院應高效率地運用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資金的使用成本,高效、合理分配資金的使用。目前醫院資金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政府的財政補助,二是藥品的差價收人,三是醫療服務收入。隨著國家財政狀況和醫院分配關系的變化,醫院資金的三個來源也正發生深刻的變化。.國家財政對醫院的補助占醫院總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藥品銷售的差價收人也隨著藥品價格的改革大幅度降價而萎縮;政府出于對醫院的定性,醫療服務收人被控制在成本以內,以上三個方面情況使醫院資金來源嚴重不足,合理籌措醫院建設發展資金已成為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市場經濟下,醫院要不斷提高資金使用的效益。財務人員要履行監督、檢查醫院經濟活動的職責,合理安排使用資金,參與醫院大型項目、設備購置的可行性論證,切實保障醫院各項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經濟性。財務人員通過綜合的運算方法,對項目投資科學地加以分析評判,為醫院的經濟運行情況、存在問題、發展趨勢和解決方案提供經濟分析結果,參與經濟決策做好參謀,向決策管理要質量、要效益。
3 實行全面預算
醫院全面預算,既是決策的具體化,又是控制醫院運營活動的依據。但現在國有醫院的預算管理大多流于形式,預算制定和執行主觀隨意性很大,資金運營效率較低,財務預算管理缺乏力度。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作用就要全方位地加強預算管理工作,加強預算對醫院經濟運行的約束力。首先管理層要樹立運用全面預算管理對醫院進行目標管理的觀念,確定醫院經營發展目標,這是實行成功預算管理的前提。二是要靈活運用各種預算編制方法,經過規劃、分析并通過量化數字編制預算,使預算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可控性。三是要經過全員參與預算編制,使部門之間、各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相互協調,以達成共識,減少預算執行的障礙。四是要保持預算的嚴肅性。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不能任意的、人為地背離預算安排,必須追加的預算要經過領導小組研究后按規定的程序追加。最后保持嚴肅性的同時又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當預算制定的依據發生重大變化時,預算也要作相應的調整。
4 強化成本核算,提高資源利用率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推進,醫院要想取得競爭優勢,占有醫療市場份額,就必須做好成本核算。首先醫院應制定有效的成本核算制度,建立成本核算組織和管理網絡,對經營中的各項費用及支出進行規范,建立成本貴任考核體系,將成本目標落實到各科室及責任人員;其次醫院要建立成本分析評價體系和成本信息反饋體系,對醫院的成本核算情況進行及時分析、糾正和改進;另外醫院應提高各科室及職工的成本節約意識,對各項經營管理過程進行控制,以降低費用支出和運營成本等。醫院可以通過制定定額成本或標準成本以及成本權重,對材料、水電及公務費消耗等實現事前控制,對服務質量、單位成本費用等進行量化考核,以實現全過程控制。
總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是醫院管理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完善的財務管理能促進醫院整體實力的提升,使醫院在適應市場經濟,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處于不敗之地。在醫院進一步深化改革的今天,醫院財方官理的內容應當不斷創新、不斷拓展、不斷完善,醫院才能保持持續發展。因此,醫院必須與時俱進,構建科學的醫院財務管理休系,進一步提高醫院經營管理水平,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