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寶
1 玉米倒伏的原因
1.1多雨、大風天氣是玉米倒伏的直接因素
每年的7~8月份,是我縣高溫、多雨、多風、寡照的季節。高溫、多雨使玉米莖稈的生長速度加快,寡照容易使玉米的莖稈發育不良,大風則為玉米倒伏直接提供誘因;玉米進入拔節期,莖稈的生長速度較快,莖稈的機械組織比較幼嫩、脆弱,極易發生倒伏和倒折。莖稈的旺長和脆弱時期與多雨大風的天氣相遇后,發生玉米倒伏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1.2玉米品種特性
不同玉米品種在株高、穗位高度、極系發達程度、莖稈粗度和機械強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而抗倒伏能力也有所不同,一般講,株高較矮、穗位較低、根系發達、莖稈粗壯且堅韌的品種抗倒伏能力較強。
1.3種植密度過大
種植密度過大時,群體內部通風、透光不良,植株莖稈發育纖細、脆弱,株高增加,穗位升高,植 株重心上移,使抗倒伏能力下降。一旦出現大風天氣,就會造成倒伏或倒折。
1.4施肥、灌水不合理
氮、磷、鉀三要素施用不合理,在生產上偏施氮肥,輕施磷鉀肥現象比較嚴重。氮肥施入過多,造成植株徒長,長勢繁茂,植株高大,葉片遮陰避光,植株頭重腳輕容易倒伏。另外,拔節前后肥水供應多,植株生長迅速,易造 成根倒伏。
1.5田間管理不當
如中耕期培土不及時,耕翻質量差,以至根系發育不良;或者因耕翻過深,土壤被雨水浸泡松軟等,造成玉米倒伏。
1.6病蟲危害
莖腐病可使莖桿組織變得軟弱甚至腐爛,造成莖稈倒折;玉米螟常常會鉆到莖稈內部,蛀空莖稈,一旦遇到大風天氣,就有可能造成莖稈倒折。
2 防止玉米倒伏的措施
2.1選用產量高、抗倒伏品種
玉米品種間的抗倒性存在明顯差異,在選 購種子時應選 用那些高產、株高比較矮,基部節間短、穗位較低、根系發達、莖稈粗壯且堅韌抗倒伏能力強的品種。
2.2根據品種特性,按適宜種植密度留苗
只有合理密植才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使群體通風透光好,個體生長健壯。玉米大小行種植,對改善群體光照條件,光合作用;還可以減少光照不足。造成根系少分布淺,節間長面引起的倒伏。每個品種由于特性不同,具有不同的適宜種植密度,在適宜的種植 密度下,玉米群體和個體才具有優良的表現,從而提高群體和個體的綜合抗性,實現高產、穩產的目標。例如山區種合玉14號,適宜種植密度為4200株/畝左右,平原區種植合玉17號適宜密度4000株左右。
2.3合理供應肥水
根據玉米計劃產量和土壤供肥量,實施氮、磷、鉀配方施肥,并結合玉米需肥規律,確定適宜的時期和施肥量,如土壤肥力高,苗前不施肥;土壤肥力低,又沒施低肥,苗期可少量追一些化肥。苗期注意蹲苗,促根系下扎,基部莖節縮短。從拔節到開花是雌穗分化形成和授粉受精關鍵,肥水應及時促進雌穗的分化和正常結實。苗期一般不易灌大水,以免莖稈基部節間過長,降低抗倒伏能力。在保證不發生干旱危害的前提下,拔節期以前盡量不要灌水,以免基部節間過度伸長;大喇叭口期,莖基部節間已經停止伸長,又正值氣生根大量發生,此時灌水可以有效地防止倒伏的發生。
2.4及時中耕培土
玉米中耕培土可以用1.5%的辛硫磷顆粒劑灌心,防治玉米螟;對于莖腐病可以選用一些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來加以預防。
3 玉米倒伏后的管理技術
玉米倒伏后應及時采取有力措施,盡量減少損失。
3.1人工扶直
拔節前后的倒伏,因植株自身有恢復直立能力,不影響將來正常 授粉,可以不用人工扶起。抽雄授粉前后的倒伏。此時植株高大,倒后株間相互疊壓,難以恢復直立,不僅直接影響正常授粉,還影響到光合作用進行,必須人工扶起,玉米倒伏后應盡快扶直并進行培土,扶直時要防止折斷和增加根傷,應設法隨倒隨扶,拖延不但難以扶起也會增加損失。
3.2加強水肥管理
倒伏的玉米由于光合作用差,生理機能受到擾亂,影響灌漿結實。對只追 一次肥的田塊,可再追一次肥。或是扶起后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等速效葉面肥,以補充營養,促進根生長。
3.3玉米倒伏后,往往易發生病蟲害
葉部病害如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等,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施,能有效地防治病害的發生和蔓延,適時防治玉米螟和其它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