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玲
土地收購儲備是土地征用與土地儲備兩個概念的結合,是政府為更好的履行自身職能而開展的一種管理工作。目前,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逐漸深化,土地收購儲備工作的原有環境發生變化,對各地區政府單位而言,如何建立、完善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內容。而從當前土地收購儲備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各地區在土地收購儲備中存在問題,影響了土地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本文將以此基礎,對土地收購儲備工作的相關內容做進一步分析。
1 土地收購儲備工作的動因
1.1土地收購儲備是促進土地市場化改革的關鍵
相關學者在通過研究發現,我國土地市場化改革存在大量劃撥土地的背景下起步但又是在對城鎮增量土地的改革中通過實行土地出讓制取得突破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旦土地出讓取得成功,則會形成城市內部大量經營性存量劃撥土地市場化的基本模式。但在這種特殊模式的影響下,經營性土地存量劃撥土地使用者在土地經營、管理方面具有優勢,這對土地的市場化改革產生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若沒有政府的干預,則會導致經營性存量劃撥土地市場化改革的困難重重。同時,面對市場誘致性的土地市場化改革中存在的局限,各地方政府在實踐中開始嘗試通過發揮以政府為主導的市場化改革方式,而這種改革方式的核心,就是完成土地收購儲備,通過國家的行政手段,強制性回收土地使用者所占有的劃撥土地的使用權。在這種改革模式的影響下,能夠為政府創造足夠的收人。因此,在土地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土地收購儲備是與土地市場化改革相匹配的一種改革方式,具有必要性。
1.2土地收購儲備是完善土地使用制度的要求
目前,我國土地市場化改革的主要目標,就是將所有存量、新增的經營性土地納人有償轉染的范疇中,實現政府對目標土地資源的高效管理。一般認為,我國城鎮地區在土地轉讓過程中,明確了土地出讓主體的唯一性,所有需要初次進人。級市場的土地都需要以政府收回后予以統一出讓。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需要集中一級土地供應權,并按照相關規定統一完成一級土地市場供應工作。而對于非經營性公共公益性質的土地,我國將依然保證行政劃撥使用的制度,其相關內容包括:機關單位與軍事單位、國家重點扶持的基礎設施用地、特殊用地等。在土地行政劃撥的基礎上,要求政府能對相關用地進行統一的供給。通過對上述內容進行分析后發現,無論是哪種土地管理方式,都要求政府具有相應的集中供地的能力。而從實際情況來看,現有的經濟生活中土地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占有格局,在這種背景下,政府若想實現集中供地則面臨諸多問題。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則需要對納人集中供應,且土地使用者實際占有的土地進行政府收購儲備。例如,可以對于經營性存量劃撥土地過程中,需要進行統一的收購儲備,確保政府能通過招標、拍賣等方式向上一級土地市場提供足夠的土地,保證政府的功能可以得到體現。
2 土地收購儲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2.1土地收購儲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土地收購儲備工作來看,該工作的推廣成為城市均衡發展的保障,但在實際上,土地收購儲備制度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2.2土地收購儲備工作問題的解決措施。
當前,我國各地區已經廣泛的開展了土地收購儲備工作,但相應的法律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需要重視對土地收購儲備工作的制度建設,為更好的指導土地收購儲備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在建設法律制度過程中,相關人員主要重視以下內容:需要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的相關行為,指出政府在土地收購儲備工作中的基本流程,使地方政府都能在規定的指導下開展土地收購儲備工作。要從法律上明確土地收購儲備的行政行為性質以及相應的權責利關系,統一規范土地收購儲備的行政主體、執行程序、行為對象、補償辦法和監督管理等,確保能及時更正政府在土地收購儲備工作中存在的錯誤行為,保證各項工作都能依法進行。
針對當前部分地區存在的土地收購儲備機制不明確、性質不清晰的現象,相關地區要進一步完善土地收購儲備運作管理機制。一方面,需要清晰的界定土地收購儲備工作中行政主管單位、行政授權組織等之間的關系。一般情況下,行政機關是政府土地資源管理的主要單位,行政授權組織在得到行政機關的授權后,負責將土地收購儲備工作:而對于非盈利性質的組織與單位,行政被委托組織成為接受行政主體的委托的盈利性單位。對各地區政府而言,在工作中需要立足于這一要求,科學的開展工作,以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3 結語
主要研究了土地收購儲備的動因及其管理的相關內容,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措施等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總體而言,土地收購儲是現階段地方政府行使自身權利的主要表現形式,這就要求政府在當前工作中,能正確意識到土地收購儲備工作的動因,了解本次工作的重要性,了解當前工作中影響工作質量的相關要素,指出前土地收購儲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為更好的指導本地區的土地收購儲備工作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