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GIS技術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可充分回避傳統規劃方式中的不足。本文針對GIS技術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發展等進行了充分的探討,包括數據庫建立、模型分析等方面,可充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便于進行長期科學的決策指引。同時針對GIS技術在城市規劃中的設計應用等方面進行了充分探討,旨在為城市規劃提供更加科學有效、合理穩定的規劃支持。
關鍵詞:城市規劃 GIS技術 數據采集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6)10-0050-01
城市規劃一般為某一特定時期內,針對城市發展規模、方向、空間布局、土地安排等進行的規劃安排。現代城市規劃中需要綜合經濟發展、市政交通、城市風貌、安全管理等方面討論。GIS(地理信息系統)是針對地理環境進行統籌分析的學科,根據地理空間狀況、社會經濟發展等進行組織結構、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規劃研究。借助該技術的優勢,可充分實現管理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傳統城市規劃方法已經無法充分滿足現階段社會需求,為此充分發展GIS技術,以便高效解決資源危機、環境污染、交通擁擠等問題,具有深遠發展意義。
1 GIS技術的概述分析
1.1 GIS是規劃的直觀工具
相比于CAD在城市規劃中的簡單應用,一般僅為圖形、數據的疊合處理,圖形處理效果好,但是數據管理能力、綜合查詢效果差。GIS技術可具有較為廣泛的空間整合、數據分析、查詢管理功能,可充分提高空間模型的直觀效果,具有設計規劃便捷、評估選擇直觀的優勢,取代傳統規劃設計中僅為文字、圖形的單一定量分析,帶動了空間規劃、管理分析的功能不斷完善,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1.2 GIS的數據存儲、管理、分析性能
GIS可對大量數據進行存儲、管理,并具有良好的數據維護效果,可充分支持數據管理、查詢、分類、分析的能力,是現代城市規劃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傳統規劃方式借助文件、圖形等進行數據處理。缺點較為明顯,一般無法進行直觀的定位、查詢處理,借助GIS技術可充分避免上述缺陷問題,實現綜合數據信息平臺的構建,便于進行數據規劃、查詢、管理,發展應用前景較為廣闊。
1.3 GIS在城市動態規劃管理的應用
城市數據信息隨著當地社會的快速發展而不斷更新,對應規劃的制定、維修周期縮短,為了保證城市信息的實時效果良好,需要保證進行合理的動態維護管理。GIS及具有良好的數據更新能力,可充分實現穩定的空間分析、動態管理。借助充分穩定的技術支持,可充分實現良好的技術監督、反饋調節效果,便于城市規劃處于一個動態良性的循環過程。
2 GIS技術在規劃中的應用分析
2.1 數據采集、數據庫建設的應用
從城市規劃的內容不難看出,城市規劃首先要收集和調查基礎資料包括城市的基礎地形圖數據、規劃控制性數據,也有規劃的現狀數據和城市的屬性數據等。GlS在這一環節與遙感相結合,可高效地完成影像的定位和地圖校準工作,實現區域精確定位、有利于快速、高效的采集信息,如:可利用遙感影像在GIS軟件中將其土地分類、專題特征的提取和面積測算等,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現狀的基本情況進而形成城市規劃現狀的基礎數據。
城市規劃一般需要結合城市現狀、管理基礎等要素進行分析,對應的城市管理涉及范圍廣、復雜程度高,一般情況下,城市信息規劃需要在基礎數據庫的基礎之上進行數據更新存儲處理,動態管理空間信息,實現較為全面的綜合服務。建立基本數據庫后,對應進行城市規劃的空間模型討論,進而實現決策的科學化、合理性、智能化等目的。簡言之,GIS技術可將基本數據、信息進行數據庫建立和維護操作,實現空間特性、信息屬性的綜合管理,便于后續查詢、統計分析等工作的順利進行。
2.2 GIS技術在模擬預測中的應用分析
根據城市發展戰略,進行預測、建模、技術經濟指標分析。該環節中,借助理論模型可充分實現城市綜合要素的預測,便于進行科學規劃管理,如城鎮發展趨勢預測、城市用地及人口發展等。一般是利用回歸分析、因素疊置分析的模式進行。先通過回歸方程進行數據預測,然后利用GIS的空間疊置分析功能、緩沖區分析、拓撲分析等將所有的要素預測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得出相對合理的預測結果,關鍵在于回歸模型的建立及其與GIS的結合。同時可通過 GIS相關功能模塊的基礎上,通過GIS的二次開發實現城市環境演變動態模擬與預測。
2.3 GIS在分析決策中的應用
根據城市功能、規劃用地,進行城市空間發展的規劃決策,是帶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城市穩定進步的關鍵。該步驟中,GIS技術對市政設施建立、空間布局、模型分析等具有決策支持作用。如公共設施的選址分析,借助GIS技術協調配合,可綜合人口流動規律、出行分布、交通狀況等進行數據庫建立,便于對現狀路網、交通便捷、距離等進行便捷性合理評價,整體規劃預測結果、流量分配等共同決定了超市地址的選取,該過程更加具有科學性、合理性、長遠發展穩定性。
2.4 GIS在規劃管理中的應用
GIS技術可充分實現質量檢驗、顯示統計、動態維護等功能,結合影像學便于進行環境相關信息的統一管理,帶動監測能力、環境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城市建設用地審批工作中,借助GIS技術的空間分析功能,可對圈地面積、周邊環境、空間布局等進行高效預測管理,綜合現場勘查資料,保證管理更加具有客觀合理性。
3 結語
綜上分析,GIS技術與城市規劃具有相同的空間屬性,可充分應用在現代實踐環節。借助GIS技術可充分實現規劃管理、決策分析、數據建模等工作。便于實現現代化信息管理平臺的構建。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下,GIS技術是帶動城市規劃科學管理、效率提高、動態管理的重大變革,可充分推動社會進步,促進管理規劃等工作的不斷完善升級,滿足現代城市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陳甲全,袁超,張國琴.國外數字城市建設應用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J].數字城市專題,2011(02):32-35.
[2]宋小冬,鈕心毅.城市規劃中 GIS 應用歷程與趨勢[J].規劃研究,2011.10(34):23-29.
收稿日期:2016-08-19
作者簡介:左言會(1978—),女,安徽樅陽人,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