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楠+廖杰
摘要:基于SMIC 0.18μm CMOS工藝,本文采用MOS管工作在亞閾值區的技術設計了一種二階曲率補償帶隙基準。Cadence仿真結果顯示,在1.5 V電源電壓下,帶隙基準輸出電壓在-25℃~125℃溫度范圍內獲得了3.18 ppm/℃的溫度系數,在1Hz及100KHz的頻率處分別獲得了-113.2 dB及-52.76dB的電源抑制比。
關鍵詞:帶隙基準 曲率補償 亞閾值區 電源抑制比
中圖分類號:TN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6)10-0184-01
1 引言
帶隙基準(bandgap reference ,BGR)是模擬集成電路的關鍵模塊之一,廣泛應用于存儲器、電源管理芯片等電路中,其精度直接影響系統的整體性能[1]。基于此,本文采用MOS管工作在亞閾值區的技術設計了一款低溫度系數BGR。
2 電壓源基準電路的設計
本文設計的帶隙基準如圖1所示,由啟動電路、核心電路、曲率補償電路三部分組成。由于帶隙核心電路有兩個平衡點,因此需要一個啟動電路。MOS管M1-M3構成啟動電路。帶隙核心電路由MOS管M4~M11、電阻R1~R4以及運算放大器A1組成,曲率補償電路由MOS管M12~M14組成。本文著重對曲率補償電路進行介紹。
電路正常工作時,M12始終工作在亞閾值區,從而保證M14工作在亞閾值區。由于亞閾值區MOS管的漏電流Isub與其柵源電壓VGS成指數關系[2],表達式如下:
其中μp為載流子遷移率,Cox為單位柵氧化層電容,W/L為亞閾值區MOS管的寬長比,η為亞閾值斜率因子,VT為熱電壓。當MOS管漏源電壓VDS滿足|VDS|>0.1V時,Isub幾乎與VDS無關,可以忽略VDS項。圖1中M14的漏源電壓VDS4滿足|VDS4|>0.1V,因而M14的漏電流INL可表示為
其中,N為三極管Q2與Q1發射極面積之比,VEB1為三極管Q1的發射極-基極電壓。由(2)式可知INL具有溫度非線性,可以用來補償VEB1中的溫度高階項。由公式(2)與公式(3)可知,通過優化電阻R1~R4、參數N、MOS管M14的寬長比等相應參數,圖1所示電路能獲得低溫度系數的參考電壓VREF。
3 仿真結果與分析
采用SMIC 0.18μm CMOS工藝及Cadence軟件對帶隙基準進行仿真驗證。圖2為基準電壓溫度特性曲線,在-25℃~125℃范圍內基準電壓溫度系數為3.18 ppm/℃。圖3為基準電壓的電源抑制比(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PSRR)仿真曲線,在1Hz及100KHz的頻率處分別獲得-113.2dB及-52.76dB的PSRR。
4 結語
本文設計了一款二階曲率補償帶隙基準,并通過Cadence軟件進行仿真驗證。結果表明,所設計的帶隙基準具有較低的溫度系數和較高的PSRR,能夠應用于線性穩壓器等低壓低功耗電路。
參考文獻
[1]賈孜涵,馮全源,莊圣賢.一種帶曲率補償的CMOS帶隙基準源[J].電子元件與材料,2015,34(5):50-53.
[2]A new curvature compensation technique for CMOS voltage reference using |VGS| and ΔVBE[J].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16,37(5):224-225.
收稿日期:2016-08-24
作者簡介:李燕楠(1992—),女,陜西榆林人,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CMOS模擬集成電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