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人類社會正式進入到信息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且買方市場需求呈現不確定性、多元化等特點,企業需要增加庫存儲備,以此來提高產品可獲得性。但過多的庫存不但會增加企業成本,且會導致企業資金浪費,可見傳統庫存管理模式存在諸多弊端。文章結合分布式庫存系統概念,分析并研究系統模型的設計,最后從關鍵技術等方面探討系統動力學基礎上的分布式庫存系統的實現,希望為我國企業現代化、信息化改革提供更多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系統動力學 分布式 庫存系統
中圖分類號:TM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6)10-0249-01
融合系統動力學分布式庫存系統的構建,能夠將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節點進行協調管理,實現對現有資源的優化配置,確保庫存能夠滿足市場需求,最大限度上為企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因此加強對基于系統動力學的分布式庫存系統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分布式庫存系統概念
我國對于分布式庫存系統研究起步較晚,尚未形成明確、且統一的概念和定義。綜合以往研究成果,分布式庫存系統,是指由存儲同種、可替代的物品的多個供應鏈統計庫存節點構成,并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庫存協調,最終形成供需平衡、服務水平最佳的有機系統。
2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分布是庫存系統模型設計
系統動力學,是將系統反饋控制理論作為基礎,整合定量與定性,研究系統發展變化動態行為的仿真方法。其中理論基礎包括決策過程、反饋控制理論等,為解決和分析復雜的動態性問題提供了極大的支持。
2.1 傳統庫存流程弊端
傳統庫存模式當中,每個節點都有企業自己的管理和控制,物流鏈中的每個節點都具備自有庫存。不僅如此,企業需要對庫存控制、生產及分銷。在此基礎上的庫存管理模式具有封閉性、獨立性特點,信息流、物流之間不對稱,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問題,只有零售商能夠真實的掌握客戶的需求,最終導致庫存與需求不協調,占用大量企業資金。
2.2 定量庫存
當庫存水平與訂貨點保持平衡時,需要發出訂單及時補貨。這種模式稱為定量庫存控制。為了能夠準確提供信息,需要檢查物料庫存水平。訂貨點、訂貨批量是定量庫存控制的兩個關鍵性影響因素。其中訂貨點計算公式為:
訂貨點=平均需求率*采購提前期+安全庫存
在管理實踐中,庫存管理人員可以按照上述公式進行計算。該法則要求采購費用與庫存費用最小。一般而言,庫存費用與數量之間呈正比,而采購費用會隨著采購批量的增加而減少[1]。因此要想獲取最佳的訂貨批量,我們需要解決的是成本與庫存之間的問題,最大限度上減少費用的支出。
2.3 定期庫存
定期庫存控制模式主要按照周期要素對庫存進行科學、合理的檢查,一旦發現某個原料庫存低于需求水平,就會開始補貨。具體的計算公式為:
訂貨量=預期水平-當前庫存+訂貨周期消耗量
與上一種模式相比較來看,需要設置安全庫存。可見,確定訂貨周期與庫存補充量是當期庫存控制的重中之重。
3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分布式庫存系統實現
3.1 界面設計
界面設計是連接用戶與系統的主要載體,對此在設計中,應從用戶需求角度出發,增強界面設計親和力,使得用戶能夠在長時間操作中減少疲勞感,盡量提升界面的美觀度。同時,要兼顧數據表達力,以免界面過于美觀影響用戶操作。
3.2 數據庫
隨著企業現代化改革進程不斷深化,數據庫在系統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數據庫作為系統后臺有效存儲數據的保障和基礎,在設計與實現中要注重查詢、存儲的銷量[2]。與此同時,數據庫中表的關系要能夠正確反應出不同表的關系,從而真實地呈現出需求與庫存之間的關系,為庫存管理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
3.3 關鍵技術
技術是實現系統功能發揮的重要工具。對于該系統的實現,本文主要采用了Java語言,在語言中選擇實現框架。為了提高系統運行有效性,主要選擇B/S結構,從而構建全新的模型。
3.4 軟件方面
軟件開發涉及多個主體,如用戶、編碼員及維護人員等。不同的主體對于系統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別,對此,軟件能夠滿足不同主體之間的交流。因此設計人員要加大研究力度,充分考慮軟件的質量、屬性等要素,確保軟件能夠滿足當前系統運行的同時,還能夠支持系統拓展需求,從而為企業分布式庫存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3.5 功能實現
在系統動力學基礎上,確定了分布式庫存系統后,我們可以通過界面發出指令,對系統進行操作。其中進貨入庫功能,作為首要環節,全部貨物進入系統管理都會在此作登記,實現對貨物的實時監督和控制。項目組通過編碼設計,系統在產品進貨入庫模塊當中,能夠充分了解到現有進貨日期、保質期及數量等信息,從而滿足企業庫存管理工作要求[3]。而出貨出庫,管理人員在完成入貨入庫后,對商品的出貨進行嚴格的控制,尤其是數據方面,協調不同位置貨物的關系,確保企業庫存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當中。
4 結語
根據上文所述,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庫存管理作為企業日常工作中的基礎性工作,直接影響企業綜合競爭力。21世紀,企業管理者要重視庫存系統的構建,在系統動力學基礎之上,結合企業庫存工作實際情況,構建庫存系統模型后,并選擇關鍵技術、完善軟件設計,促使分布式庫存系統能夠充分發揮協調作用,不斷提高企業庫存管理水平,實現對現有資源的優化重組,從而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
參考文獻
[1]王雯,傅衛平.供應鏈系統的動力學與復雜性建模仿真問題研究綜述[J].系統仿真學報,2010,(02):271-279.
[2]錢燕云,李亭亭,倪兆勇.基于系統動力學的供應鏈庫存策略仿真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0,(24):39-47.
[3]汪小京,劉志學,徐娟.基于系統動力學的第三方物流管理庫存模型[J].系統管理學報,2016,(02):317-325.
收稿日期:2016-09-08
作者簡介:李金鳳(1980—),女,江蘇徐州人,工程碩士,實驗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