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英, 何小靜
(陜西省人民醫院, 陜西 西安 710068)
延續性護理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
李 英, 何小靜
(陜西省人民醫院, 陜西 西安 710068)
目的:探討延續性護理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80例符合標準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均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加用延續性護理,采用哮喘癥狀積分、用藥依從性量表及成人哮喘生活質量評分表(AQLQ)評價護理效果。結果:護理6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總分及用藥依從性佳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日間癥狀評分、夜間癥狀評分及AQLQ各維度評分均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6個月后,兩組患者日間癥狀評分及夜間癥狀評分較本組護理前均下降,AQLQ各維度評分均提高,但觀察組患者改善幅度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延續性護理能有效提高支氣管哮喘患者用藥依從性,控制臨床癥狀,減少急性發作,從而改善生活質量。
延續性護理; 支氣管哮喘; 依從性; 生活質量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具有反復性、長期性、周期性等特點,目前尚無有效的根治措施,最終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如果患者能堅持長期規范化治療可使哮喘癥狀得到良好控制,減少復發甚至不再發作,然而該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大部分時間是在家中用藥治療,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有效控制哮喘急性發作和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重點。本研究對哮喘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入組標準:①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標準[2];②慢性持續期;③無智能障礙,能有效溝通;④無精神病史及家族史;⑤同意進入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②合并肺部其他疾病;③合并過敏性鼻炎、腫瘤、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④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⑤不能配合隨訪者。
1.2 一般資料: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選擇符合上述標準的患者80例,利用隨機數字表采用簡單隨機分組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3~70歲,平均(52.36±10.23)歲,病程2~21年,平均(10.28±5.90)年;病情程度:中度32例、重度8例;文化程度:小學7例、初中15例、中專及高中10例、大專及以上8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5~70歲,平均(53.09±10.44)歲,病程2~20年,平均(10.21±5.77)年;病情程度:中度31例、重度9例;文化程度:小學8例、初中14例、中專及高中11例、大專及以上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程度及文化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護理方法: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均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健康教育、哮喘發作的急救、心理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和生活指導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延續性護理,主要措施包括:①成立延續性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均要理解延續性護理的內涵,掌握延續性護理的核心技能,熟悉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治療及護理。②建立健康檔案。責任護士在患者出院前1d,詳細登記其姓名、性別等一般資料,并對患者進行系統的護理評估,記錄存在的健康問題。③電話隨訪。患者出院后每周電話隨訪1次,了解患者藥物治療及臨床癥狀等情況,并給予心理支持,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④家庭隨訪。患者出院后每月家庭隨訪1次,重點了解患者服藥依從性,評估心理狀態,尋找治療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解決。⑤聯誼會。每兩個月組織一次聯誼活動,通過現場講座、病友交流等多種方式,加深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充分認知依從性的重要性,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
1.4 效果評價:①依從性:采用哮喘患者用藥依從性量表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5個問題,采用4分制評分法(1=根本做不到,2=偶爾做得到,3=基本做得到,4=完全做得到),總分≥15分為依從性,該問卷內容效度為1,Cronbach's α為0.90[3]。②控制情況:采用哮喘癥狀積分進行評價[4],包括日間癥狀評分(0分為無癥狀;1分為癥狀偶爾出現,較輕微;2分為頻繁出現,中度癥狀;3分為癥狀持續,影響生活;4分為癥狀較重,無法正常活動)和夜間癥狀評分(0分為夜間無癥狀,睡眠良好;1分為夜間憋醒1次;2分為夜間憋醒2次;3分為夜間經常憋醒,影響睡眠;4分為癥狀持續,無法入睡)。③生活質量:采用成人哮喘生活質量評分表(AQLQ)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活動受限、哮喘癥狀、對刺激原反應、心理學情緒及自我健康關心5個維度,共計35條項目,采用7分制評分法,評分越低則生活質量越差[5]。
1.5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及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比較:護理6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總分及用藥依從性佳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比較
2.2 兩組患者哮喘控制情況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者日間癥狀評分及夜間癥狀評分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6個月后,兩組患者日間癥狀評分及夜間癥狀評分較本組護理前均下降,但是觀察組患者下降幅度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哮喘控制情況比較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者AQLQ各維度評分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6個月后,兩組患者AQLQ各維度評分較本組護理前均提高,但是觀察組患者提高幅度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AQLQ評分比較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哮喘是常見的慢性變態反應性呼吸道疾病,由于氣道對外源性或內源性刺激的反應性過度增高,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及T淋巴細胞等多種細胞參與,引發細支氣管痙攣、分泌功能亢進或黏膜腫脹,出現胸悶、氣短、咳嗽或喘息等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隨著我國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空氣污染加劇,哮喘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并且反復急性發作頻率增加,加上患者需要長期在家服藥治療,因此做好患者的自身管理和護理,對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延續性護理突破了傳統護理模式,有效解決醫院與家庭脫軌的這一難題。延續性護理源于1981年賓夕法尼亞護理學院的一項研究,為提早出院的易感患者提供出院后家庭隨訪,其目的是提供有效和低成本的健康服務,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延續性護理對多種疾病患者具有改善健康預后、提升患者滿意度等積極作用。本研究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總分及用藥依從性佳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日間癥狀評分及夜間癥狀評分較本組護理前均下降,AQLQ各維度評分均提高,但觀察組患者改善幅度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延續護理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了管理延續、關系延續和信息延續,使支氣管哮喘患者在住院治療結束后的恢復過程中得到持續性保健知識和康復指導,引導患者自我管理,有效促進患者康復。因此,延續性護理能有效提高支氣管哮喘患者用藥依從性,改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廖國霞.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6):236~237.
[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呼吸哮喘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及管理方案)[J].中華結合和呼吸雜志,2008,31(1):177~185.
[3] 董正惠,阿依夏木·司馬義,王惠嫵,等.支氣管哮喘患者疾病認知程度與吸入治療依從性、疾病控制的相關性[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4):238~240.
[4] 張巖,劉曉麗.臨床護理路徑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7):29~30.
[5] 史金英,趙從會,梁春花,等.個體化護理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效果及依從性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3,35(6):937~938.
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編號:2016JM8067)
何小靜,Email:690260098@qq.com
1006-6233(2017)02-0334-03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7.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