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琳
(夏津縣人民醫院,山東 德州 253200)
人性化護理對改善產婦產后疼痛以及護理質量的影響探討
王瀟琳
(夏津縣人民醫院,山東 德州 253200)
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對改善產婦產后疼痛以及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本院產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產婦90例,將其分為甲、乙兩組,各45例;甲組接受基礎護理,乙組接受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產婦產后疼痛情況及護理質量。結果 乙組護理后疼痛評分、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人性化護理模式能夠顯著改善產婦產后疼痛,提高護理質量,應用價值高。
產后疼痛;人性化護理;護理質量
產科護士運用人性化的護理模式,能夠充分尊重產婦的中心地位,并且在護理工作中不斷給予人文關懷,使其積極配合護理工作,便于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1]。為了進一步分析該護理模式對產婦產后疼痛的改善情況,此組研究隨機抽取了90例產婦展開可詳細的分析,并將結果進行總結后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產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產婦9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8.0±1.5)歲;50例為陰道順產,40例為剖宮產;足月產75例,早產15例;所有產婦對于本組研究已經知情,并簽署了同意書,按照不同的臨床護理模式將其分為甲組與乙組,各45例,兩組產婦的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甲組45例產婦入院后均接受常規的產前檢查,然后由對其胎心進行監測,加強產婦分娩知識的教育,并將產后母乳喂養的正確姿勢教給產婦,然后加強產后新生兒的抗感染等護理、產婦及其家人的健康宣教等。乙組45例產婦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配合人性化護理,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2.1 病房護理
產婦產后需要一個舒適、安逸的病房環境來促進自身心理、生理的逐漸康復,因此,產科護士為產婦創建一個人性化的病房環境顯得十分關鍵。患者產后進入病房后,護士加強對病房的消毒,及時更換干凈的床單被套,與此同時保持室內干凈整潔,嚴格控制好室內的溫度和濕度,盡可能提升患者住院期間的舒適感。除此之外,護士還要根據患者的個人愛好,在病床床頭放置書籍、雜志、報紙供患者打發時間,或者在病房墻壁上掛上患者喜歡的照片、書畫等。最后,護士根據患者的喜好來播放音樂,幫助其入睡,提升其睡眠質量。
1.2.2 心理護理
在產后恢復階段,產婦心靈十分脆弱,在此階段加強心理疏導十分重要。護士每天積極主動與產婦進行交流,耐心傾聽其訴求,然后主動滿足產婦的需求,提升其護理依從性。另外,護士還要動員產婦家屬積極參與到護理工作中來,給予產婦更多的關心與呵護,增加產婦的被重視感和安全感。在護理服務過程中,對于文化水平較高的產婦,護士可以采取專業的方式回答產婦的疑問;對于文化水平較低的產婦,可以用簡單、易懂、易理解的語言回答其疑問。盡可能穩定產婦產后的情緒,使其緊張心理得到放松,避免發生抑郁癥[2]。
1.2.3 疼痛護理
無論是剖宮產還是陰道順產,產后產婦均會感覺一定的疼痛,此時,護士要仔細詢問產婦疼痛的感覺,評估其疼痛情況。與此同時,護士要對產婦普及產后疼痛的相關知識,告訴其這屬于正常現象,很快就會恢復。如果在護理過程產婦疼痛較為劇烈,可以給予適量藥物止痛;如果產婦的疼痛較輕,則可借助看書讀報、聽音樂、看電視等方式轉移其注意力。
1.2.4 飲食護理
保障產婦機體營養需求對產后恢復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陰道順產的產婦,整個分娩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能量,產后護士要第一時間為其補充能力,制定一套個性化的產后飲食護理方案,囑咐產婦多攝入高蛋白、高能量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并且每天多喝水,補充機體所需營養與水分,促進其產后盡快恢復。
1.3 觀察指標
護理后根據產婦自己的主訴,對其疼痛實施評分,評分越高表示其疼痛程度越高;并采取我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調查量評估本次護理質量,內容包括基礎護理、針對護理以及護理準備、護理操作等,滿分是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不同護理后,甲組疼痛評分與護理質量評分依次是(4.8±1.2)分、(85.0±2.0)分;乙組疼痛評分與護理質量評分依次是(2.0±1.0)分、(99.0±0.6)分,乙組護理后疼痛評分、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甲組,(P<0.05)。
對于產婦而言,產后所承受的痛苦并不少,無論是剖宮產產婦還是陰道順產產婦,術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在這段特殊時期,產婦極有可能因為疼痛而引發一系列不良情緒,影響產后恢復[3]。我院對接收的產婦積極運用個性化護理,以產婦為中心,關注其產后的心理疏導,重視對其產后疼痛的護理,與此同時通過創建舒適的產后恢復環境,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有助于緩解產婦疼痛,提高護理效果。
此組研究結果提示,乙組護理后疼痛評分、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甲組,(P<0.05)。由此可見,在產婦產后護理過程中積極實施個性化護理,有利于緩解其疼痛感,提升護理質量,促進產婦盡快恢復。
[1]何玉敏.人性化護理對產科產婦術后疼痛及護理質量的影響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5):359-360.
[2]顧海蘭.人性化護理對產婦術后疼痛及護理質量的影響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07(18):125-126.
[3]陸秀鳳,章 敏,金 琦.人性化護理服務對產科護理質量和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03):146-149.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21.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