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聲琴
(荊州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荊州 434499)
嬰幼兒洗浴撫觸、游泳中心醫院感染的預防
姜聲琴
(荊州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荊州 434499)
目的對嬰幼兒洗浴撫觸、游泳中心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措施進行探討和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游泳中心的100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措施,研究組采用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對兩組新生兒在游泳中心的感染率及對洗浴中心的物體表面和空氣等細菌培養采取預防措施前后的監測效果進行觀察對比。結果 研究組的醫院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新生兒洗浴游泳中心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適當的對工作人員進行管理方面的培訓,增強監督管理,可以通過對衛生學進行定期監測等相應措施降低醫院感染率的目的,從而更有效的促進新生兒的健康發展。
嬰幼兒;洗浴撫觸;游泳中心醫院感染;預防控制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新生嬰幼兒的健康發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對嬰幼兒實施洗浴撫觸和游泳對嬰幼兒的消化吸收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可以為嬰兒建立規律的睡眠周期,更重要的是對嬰兒的腦神經發育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1],增強嬰兒的免疫力等。近年來,醫院逐漸新增關于嬰幼兒洗浴撫觸和游泳等項目[2],但是在增加該項目后,由于嬰幼兒的機體特征和管理疏忽,也一并出現了一系列的醫院感染問題。本次研究將會對嬰幼兒洗浴撫觸、游泳中心醫院感染的安全問題以及預防控制措施進行分析與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游泳中心的100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平均體質量(3.24±0.35)kg,平均胎齡(39.25±1.04)周;研究組男21例,女29例,平均體質量(3.36±0.28)kg,平均胎齡(39.74±1.06)周。兩組嬰幼兒的體質量、性別、以及胎齡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的新生兒采用常規管理措施,進行正常的監護與照理。研究組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新生幼兒所處的環境必須進行消毒,醫院應當設立全面獨立的空間,將游泳間、更衣室、緩沖休息室、洗浴間以及儲物室單獨分開設立,設施必須規范化;醫院的相關負責人員需對醫院的管理工作提高重視,將人力進行合理的安排和管理,將有經驗的護士調配至新生兒洗浴撫觸、游泳中心醫院相關崗位,對醫院物體表面、嬰幼兒的洗浴用具與室內空氣進行消毒管理,落實相關隔離制度工作的執行,避免嬰兒所接觸的所有東西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對護士人員定期進行關于感染知識的培訓,同時還可以進行定期的抽查,采用評分制或者獎罰制進行管理監督,提高護士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此外,護士人員應當定期進行身體檢查,避免對嬰幼兒造成一系列傳染疾病,影響嬰幼兒的健康發育。護士人員在與嬰幼兒之間接觸時應該嚴格消毒,自身注意衛生,同時對嬰幼兒相關洗浴用具進行消毒管理,對嬰幼兒家屬進行相關知識教育,更好的配合工作人員的消毒隔離制度的工作,提高安全意識。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發生感染8例,醫院感染率為16.0%,對照組發生感染40例,醫院感染率為80.0%。研究組的醫院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目前為止,已經有很多醫院增加了嬰幼兒游泳中心項目,但由于各種因素使得該項目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問題,醫院的設備不足,環境設計安排不合理,護士人員對于預防控制措施工作不到位,醫院對于護士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不重視,管理松懈等,是其安全隱患的重要因素[3]。此次研究在采取相關預防控制措施后的結果顯示,研究組的醫院感染率為16.0%,對照組的醫院感染率為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醫院的空氣,物體表面以及嬰幼兒的洗浴用具檢查的合格率也相對提高不少。此外游泳中心的水需要定時進行更換,同時注意外界對其造成污染,對相應的污染情況做好嚴格控制,新生兒在洗浴游泳中心的感染發生率不僅與嬰幼兒的免疫力有關,洗浴游泳中心的環境、洗浴用具以及相關管理人員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建立規范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相當重要,對護士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知識培訓,提高專業素質水平,合理有效的安排工作人員,對醫院的環境以及其他物體表面等進行全面性的消毒,定期進行細菌檢測,不合格的需要及時作出處理。從而避免新生兒發生感染問題,確保新生幼兒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對新生兒洗浴游泳中心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適當的對工作人員進行管理方面的培訓,增強監督管理,可以通過對衛生學進行定期監測等相應措施來達到降低醫院感染率的目的,從而更有效的促進新生兒的健康發展。
[1]周 姍.嬰幼兒隱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學特征分析[D].南方醫科大學,2015.
[2]楊 賽.中山市嬰幼兒喘息相關危險因素分析[D].南方醫科大學,2014.
[3]楊 梅.住院患兒醫院感染監測與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調查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4.
本文編輯:張 鈺
R197.3
B
ISSN.2096-2479.2017.21.1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