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 群
(山東省青島市市立醫院,山東 青島 266000)
優質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蓋 群
(山東省青島市市立醫院,山東 青島 266000)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在我院診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10例為對象,根據隨機信封抽簽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5例,對照組給予降壓藥治療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積極地隨訪優質護理干預,兩組護理干預時間為3個月。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都明顯低于護理前(P<0.05),同時護理后觀察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主觀幸福感總分為(33.29±3.89)分,都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5.02±3.19)分(P<0.05)。結論 隨訪優質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能提高患者的主觀幸福感,促進血壓的降低,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隨訪優質護理;老年人;高血壓;主觀幸福感;收縮壓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當前在我國的發病人數越來越多[1]。現代研究表明高血壓是多基因遺傳、環境及多種危險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可導致腎、腦、心等多個靶器官損傷,誘發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等疾病[2]。并且高血壓患者需長期甚至終身服藥,為此在藥物服用與自我干預中從而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對于護理的要求比較高。本文具體探討了優質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6年11月到2017年5月選擇在我院診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研究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年齡≧60歲;符合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患者均神志清楚,能配合治療,依從性較高。排除標準:精神及內分泌異常者;伴有腦、肝、腎及神經等嚴重原發性疾病。其中女52例,男58例;年齡61~80歲,平均年齡(67.84±6.07)歲;平均病程為(6.22±1.40)年;高血壓分級:1級80例,2級30例。根據抽簽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5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降壓藥治療和常規護理,包括自我監測、健康教育等。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積極地隨訪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運動指導:根據實際情況指導高血壓患者學習和掌握快步走、太極拳、八段錦等鍛煉方法,注重勞逸結合,調暢氣機,運動量以活動后無不適為宜,30~60 min/d,3~5次/周。(2)飲食護理:多食養肝腎、清熱瀉火、平肝風之品,比如芥菜、芹菜、淡菜、洋蔥、西瓜、梨、黃瓜、豆制品、白芷魚頭湯、綠豆、紫菜、香蕉、蘋果;可常飲綠茶,每天食鹽不超過6 g,忌食肥甘厚味如動物內臟。(3)情志干預:積極運用興趣培養、同伴教育、放松訓練、音樂治療等方法進行心理調節,積極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兩組護理干預時間為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所有患者在護理前后進行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測定,連續測量2次,2次間隔時間不少于2 min,取平均值。(2)在護理后采用Campbell量表進行幸福感指數的測定,包括正性因子分、負性因子分等兩個維度,計算總分時將兩者按權重相加,分數越高,幸福感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壓變化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前收縮壓為(156.33±16.39)mmHg、護理后為(124.20±22.49)mmHg,護理前舒張壓為(95.59±9.45)mmHg、護理后為(81.44±8.30)mmHg。對照組患者護理前收縮壓為(154.29±17.40)mmHg、護理后為(134.20±19.48)mmHg,護理前舒張壓為(95.29±8.42)mmHg、護理后為(90.29±7.92)mmHg。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都明顯低于護理前(P<0.05),同時護理后觀察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2 幸福感指數評分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的主觀幸福感總分為(33.29±3.89)分,都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5.02±3.19)分(P<0.05)。
高血壓可導致機體動脈系統發生病變,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最終導致心、腦、腎等重要臟器損害。有效控制血壓能降低其對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促進改善預后。
優質護理當前臨床上應用比較多見,能夠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比如對患者進行情志干預能引導患者不良情緒的疏泄,使其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特別是對其飲食、用藥、生活、起居、康復方面進行施護,提高患者對護士的信任,積極配合醫生的診療,增強其自我管理的信心。并且在飲食與運動護理方面,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定飲食與運動康復方案,大大加強了護士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本研究顯示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都明顯低于護理前(P<0.05)。同時護理后觀察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當前在心理衛生領域,主觀幸福感素的研究是一個越來越受關注的課題,其是反映某一社會中個體生活質量的重要心理學參數主觀幸福感可以對高血壓治療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研究高血壓患者的幸福感有助于改善其預后[3]。本研究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主觀幸福感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總之,隨訪優質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能提高患者的主觀幸福感,促進血壓的降低,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1]胡海霞,劉麗婷,趙 紅.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測健康狀況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164-165.
[2]張 磊.延續性護理對高血壓患者血壓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9):250-251.
[3]巫文麗,陳曉平.高血壓患者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5,21(3):349-351.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