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丹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陜西 西安 710061)
綜合護理對冠心病PCI術后患者健康認知的價值
吳 丹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陜西 西安 710061)
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對冠心病PCI術后患者健康認知的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PCI術后患者140例,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70例。兩組基礎護理相同,研究組加用綜合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后冠心病健康認知程度;兩組隨訪5個月內冠心病心絞痛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和對照組護理后冠心病健康認知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冠心病心絞痛不良事件發生次數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冠心病PCI術后患者綜合護理可以提高其對疾病的健康認知,建立規律生活,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次數。
綜合護理;冠心病;PCI;健康認知
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在近幾年快速上升,WHO據統計冠心病是造成的人群致殘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PCI介入治療冠心病的療效顯著,但PCI介入術后仍然存在眾多安全隱患和護理風險,如支架內再狹窄和不良心血管事件[1]。因此提高PCI術后患者服用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和建立合理生活習慣顯得尤為重點。本文分析綜合護理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及冠心病健康認知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PCI術后患者140例,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70例。研究組平均年齡(55.8±8.7)歲,男31例,女39例;對照組平均年齡(56.1±9.1)歲,男35例,女3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常規護理
告知患者PCI術后定期隨訪,向其發放冠心病健康教育手冊,遵醫囑進行服藥等。
1.3 綜合護理
1.3.1 術后常規護理:(1)PCI介入術后患者絕對臥床24小時。(2)評估神志、瞳孔、面色等全身情況,有無惡心、嘔吐、腹痛,術后常規復查心電圖,夜間加強巡視。(3)病情穩定后2~3天可以坐床或輪椅推行,在4~5天左右鼓勵患者在室內行走。
1.3.2 服藥行為干預:PCI介入術后需要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降脂、降糖、降壓等藥物。護士干預的重點是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首先要讓患者意識到每日服藥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對年齡大、記性差的患者,可以給予設定手機鬧鐘,其次對需要外出上班的患者來說,給予發放藥盒,藥盒內放置每日需要服用的藥品,同時貼好標簽說明藥物服用時間。最后護士要求在患者床頭柜放置藥品,以便讓患者晚上睡前可以回顧服藥情況,同時配置第二日的藥物。
1.3.3 健康教育:本次研究采取兩段式教育模式。首先由臨床醫生講解冠心病及PCI術后相關知識,了解糖代謝、脂代謝及血壓水平異常對冠心病的危害,干預目的是為讓患者掌握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改變錯誤生活習慣。其次護士向患者強調每日需要執行的醫囑目標,如是否遵醫囑服藥、用藥,是否遠離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是否有低脂、低鹽飲食,是否定期測定血糖、血脂、體重、血壓。
1.3.4 飲食護理:給予低渣清淡低熱量飲食,減少進食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飲食不可過飽,以免誘發心絞痛事件。蛋白質占15%~20%,脂類占20%~25%,碳水化合合物占64%,膽固醇攝入在200 mg/d以下,BMI控制18.5~24.9 kg/m2。
1.3.5 運動干預:選擇以下運動項目之一:步行、騎自行車、打太極拳、廣場舞、室內運動等,運動時間為45 min左右,運動前15 min進行熱身活動,告知家屬做好監督,以提高患者的鍛煉信心、決心。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后冠心病健康認知程度;兩組隨訪5個月內冠心病心絞痛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冠心病健康認知程度,在患者出院后發放冠心病健康認知程度問卷,問卷評價項目有用藥、飲食、活動、情緒、心絞痛誘因,每項滿分20分,總分為100分。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數據,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后冠心病健康認知程度
研究組用藥為(19.3±2.5)分、飲食為(20.1±2.9)分、活動為(18.6±2.6)分、情緒為(20.3±2.7)分、心絞痛誘因為(22.1±1.6)分,總分為(83.6±4.5)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15.1±2.1)分、(16.3±2.4)分、(15.6±2.5)分、(16.6±2.8)分、(17.2±2.6)分、(70.2±3.6)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冠心病心絞痛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兩組隨訪5個月,研究組冠心病心絞痛不良事件發生次數為(0.52±0.16)次,顯著少于對照組的(1.34±0.54)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次研究中,對研究組采取PCI術后綜合護理。健康教育中通過兩段式干預法,首先由臨床內科醫生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的普及,其次通過護士定期詢問、電話隨訪患者是否建立正確生活和服用藥物的習慣,掌握患者正確給藥、運動鍛煉、低糖、糖尿病飲食的執行程度,目的是讓患者保持良好心態,按時遵醫囑服藥。隨后通過飲食和運動護理幫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選擇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建立健康行為[2-3]。研究結束時發現,研究組和對照組護理后冠心病健康認知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冠心病心絞痛不良事件發生次數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因此本文認為給予冠心病PCI術后患者綜合護理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健康認知,建立規律生活,減少心絞痛發作次數。
[1]張文全,金惠根,劉宗軍,等.冠心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社區強化隨訪研究[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3,40(4):249-250.
[2]劉麗麗,李賢峰.老年糖尿病合并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糖基化產物水平與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預后的關系[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3,12(10):758-759.
[3]鄭淑梅,楊秀蘭,楊 茜,等.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全程健康教育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臟康復的影響[J].中國綜合臨床,2014,30(1):29-30.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2.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