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玲
(徐州市傳染病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麻疹合并肺炎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張軍玲
(徐州市傳染病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目的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麻疹合并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小兒麻疹合并肺炎患者13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聯合使用多頻震動排痰機的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聯合使用多頻震動排痰機的綜合護理干預可有助于提高麻疹合并肺炎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多頻震動排痰機;綜合護理干預;小兒麻疹合并肺炎;應用效果
肺炎是麻疹患兒因機體的免疫系統受到損傷而導致的一種呼吸道疾病,是麻疹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患兒常伴咳嗽無力,不能及時排出深部支氣管的痰液,痰液阻塞或淤積時可繼發引起肺部感染,因而采取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降低麻疹合并肺炎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1-2]。本研究主要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麻疹合并肺炎護理中的臨床應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小兒麻疹合并肺炎患者130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和全身斑丘疹等臨床癥狀。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5例。觀察組男42例,女23例;年齡2個月~6歲,平均年齡(3.12±1.25)歲;病程3~25天,平均病程(13.65±2.46)天。對照組男4 1例,女2 4例;年齡2個月~6歲,平均年齡(3.24±1.37)歲;病程3~25天,平均病程(13.38±2.79)天。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在進食1 h后,先進行15~20 min的高頻振動霧化治療,之后患兒取坐位、半坐臥位或側臥位,使用多頻震動排痰機排出患兒的痰液,根據其身體狀況調節震動頻率,使其均勻覆蓋整個肺部,15 min/次,3次/d;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健康教育:入院后認真向患兒家長講解有關小兒麻疹合并肺炎的發病原因、臨床治療方法以及護理要點,提高患兒家長對疾病的認知。②心理護理:積極與患兒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消除其煩躁、緊張、恐懼、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③口腔護理:每日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對患兒的口腔進行清潔,避免口腔炎癥的產生。④飲食護理:盡量食用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應做到少食多餐,防止過飽對胃部造成擴張,使得患兒的膈肌壓迫肺部以及心臟,對于嬰兒可采用母乳喂養。⑤高熱期護理:護理人員應該每4 h測量1次患兒的體溫。
1.3 觀察指標
療效標準:①顯效:經過護理干預后,患兒的體溫恢復至正常,皮疹完全消退,無咳嗽,痰液量明顯減少;②有效:經過護理干預后,患兒的體溫基本恢復至正常,皮疹大部分出現消退,咳嗽、痰液量得到適當改善;③無效:經過護理干預后,患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無明顯改變,痰液量無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顯效42例(64.61%),有效20例(30.77%),無效12例(4.66%);對照組顯效36例(55.38%),有效17例(26.15%),無效12例(18.47%)。觀察組有效率為95.3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麻疹是兒童急性呼吸道常見的一種疾病,其臨床表現包括咳嗽、發熱、流涕、口腔麻疹黏膜斑和眼結膜充血等。麻疹好發于冬春兩季,具有極強的傳染性,能并發支氣管炎、中耳炎、心肌炎、麻疹腦炎以及肺炎等嚴重并發癥,對患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3-4]。但目前臨床上并無特效的治療藥物和治療方法,因此采用科學、合理的臨床護理干預是改善麻疹合并肺炎患兒預后的重要方法[5-6]。本研究,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聯合使用多頻震動排痰機的綜合護理干預,通過多頻震動排痰機的深部叩擊作用,可通過刺激咳嗽機制,有效排出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并減小細菌的感染,提高患兒生活質量。結果發現,觀察組有效率為95.3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常規護理干預相比,傳統人工拍背法促進排痰,職能作用于淺表層,且力度不易掌握,但多頻震動排痰機可同時提供垂直力和水平力,且根據患兒身體狀況調節力度,排痰效果好、患兒依從性,綜合護理干預可有助于提高麻疹合并肺炎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聯合使用多頻震動排痰機的綜合護理干預作為一種全新的方法及合理模式,對促進麻疹合并肺炎患兒病情恢復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麻疹合并肺炎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鄭福祥,陳 林.丙種球蛋白聯合痰熱清注射液治療小兒麻疹合并肺炎療效觀察[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9):1370-1371.
[2]黃新造,柯文炳,紀 丹,等.探討熱毒寧聯合常規西醫治療小兒麻疹合并肺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1(5):713-715.
[3]陳宗文,田秀英,陳紅兵.小兒肺咳顆粒輔助治療小兒麻疹合并肺炎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1):1528-1529.
[4]黃文娟,肖健楠,潘瑞英.小兒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死亡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2013,40(6):432.
[5]胡一冰,王艷菊,郭少燕.麻疹合并肺炎患兒使用中藥擦浴的臨床效果及護理要點[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8(2):67-70.
[6]張啟月,張翠英,李立群.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麻疹合并肺炎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12):1709-1711.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3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