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 巍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中醫院,江蘇 揚州 225200)
中醫康復對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價值
強 巍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中醫院,江蘇 揚州 225200)
目的探討中醫康復對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診斷為惡性腫瘤的患者45例,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西醫護理相同,研究組加用中醫康復。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生活能力評分、白細胞水平及中性粒細胞水平。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有效的中醫康復可以提高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幫助患者康復。
中醫康復;腫瘤;生活質量
近年來,我國惡性腫瘤患者的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我國每年超過500萬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西醫治療腫瘤的方案為化療、放療、手術、靶向治療等,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會對機體正常組織造成破壞,造成患者免疫力,耐受力下降。如何提高腫瘤患者免疫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成為眾多研究的重點。中醫護理辯證施護,被廣泛用于各種疾病的護理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1]。因此本文對我院診斷為惡性腫瘤的患者,分析中醫康復對其生活質量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診斷為惡性腫瘤的患者45例,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22例,平均年齡(56.8±15.4)歲,男11例,女11例;對照組23例,平均年齡(59.1±16.8)歲,男12例,女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西醫護理
根據醫囑服用藥物,定期復查實驗室指標,指導患者進行康復治療。
1.3 中醫康復護理
1.3.1 藥物護理:給予扶正培本湯,方藥組成:人參20 g、白術20 g、紅花lO g、當歸20 g、黃芩20 g、黃柏20 g、熟地黃30 g、木香l0 g、佛手l0 g。1劑/d,分2次服用。
1.3.2 針灸護理:針灸治療癌痛主要是行氣活血,針刺:取合谷、太沖為主穴,列缺、尺澤、期口、章口為配穴,取0.25毫針。列缺向上斜刺0.3寸,三陰交穴直刺1寸,太溪穴直刺1寸,太沖穴直刺0.5寸,中極、關元穴向下斜刺0.5寸。采用瀉法,以中度刺激為主。
1.3.3 情志護理:惡性腫瘤進行性發展,患者在接受化療、放療的時候,身體抵抗力下降,心身感到疲憊。護士將成功控制疾病病友的案例向患者傳達,解除其擔憂的包袱。鼓勵病友相互交流,互相鼓勵、建立生活和治療信心。
1.3.4 中醫食療:蘿卜含有消化酸,能分解腸道內亞硝酸鹽。苦瓜有抗癌作用,銀耳、四季豆、香菇可以緩解腫瘤并發癥。肺癌者給予梨子、柿子。肝癌腹水者給予、葡萄、鴨、鯉魚。放療、化療者給予滋陰生津的西紅柿、冬瓜。少氣懶言者給予桂圓、枸杞。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者給予狗肉、雞、雞蛋。
1.3.5 中藥泡足:黃芪30 g,黨參15 g,補骨脂15 g,丹參30 g,百部15 g,桑白皮30 g,紫菀15 g,五味子15 g,紫蘇子30 g,沉香10 g。方藥加水1000 mL,大火煮沸,等藥液冷卻至40℃,雙足浸泡藥液,時間維持20 min。以達到抵抗外邪、舒經通絡、理氣活血的作用。
1.3.6 耳穴壓豆:穴位取胃、肝、脾、肺、賁門、交感、神門、皮質下。酒精消毒,將王不留行籽貼附在膠布中央,對耳穴上貼敷并按壓[2]。
1.3.7 防犯風寒外邪:(1)腫瘤患者抵抗力差,醫院病原菌種類繁多,患者與患者間、醫生與患者間容易出現醫源性感染,針對這一現象護士安排腫瘤患者住單人間。(2)氣溫寒冷的冬季注意調高病房空調溫度,同時采取空氣加濕器對房間加濕,避免患者床位直面針對窗戶,保持喉嚨濕潤。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生活能力評分、白細胞水平及中性粒細胞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數據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生活能力評分
研究組和對照組護理后生活能力評分分別為(50.21±2.57)分、46.35±5.8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前后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水平
護理前,研究組白細胞為(3.15±0.45)109/L,中性粒細胞為(2.31±0.28)109/L,對照組白細胞(3.09±0.41)109/L,中性粒細胞(2.28±0.25)109/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白細胞為(5.16±0.67)109/L,中性粒細胞為(3.64±0.37)109/L,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35±0.55)109/L和(2.94±0.29)109/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惡性腫瘤進展迅速,缺乏特異性治療藥物,患者5年生存期僅為10%~20%。如何提高腫瘤患者抵抗力,減少腫瘤化療期間不良反應成為眾多研究的重點。中醫康復為在中醫學基礎理論下的一門學科,強調整體康復、辨證康復[3]。
本次研究發現,接受中醫康復的研究組在生活能力評分、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水平上明顯優于對照組。通過分析顯示,中醫扶正培本湯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扶正益氣,助氣血生化等目的。中醫食療以辨證施膳為指導,強調食物的四氣五味,化療后患者食療宜健脾補中之法,放療者選用滋養肺胃之法。同時化療后患者會出現眾多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骨髓抑制、肝酶異常等,通過耳穴埋豆法可以刺激耳廓上的穴位,刺激體表穴位,激發經氣的活動,減少化療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因此本文認為腫瘤患者面臨心理、軀體功能障礙等問題,中醫學強調整體觀念,通過有效的中醫康復可以提高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幫助腫瘤患者康復,提高生存率。
[1]戴小軍,丁 健,張曉春,等.腫瘤中醫康復治療優勢特色探討[J].中國腫瘤,2014,12(6):514-517.
[2]鄭春英.耳穴壓豆法在腫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12):72-73.
[3]曾鈴儼,黎育庭,范麗君.中醫綜合康復治療對腫瘤康復期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6,14(2):156-158.
本文編輯:張 鈺
R273
B
ISSN.2096-2479.2017.32.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