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文軍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血液凈化中心護理安全管理因素的分析及對策
繆文軍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目的總結與探討血液凈化中心護理安全管理因素,并提出相關防范對策。結果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血液凈化中心進行診治與護理的患者80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安全管理,觀察組實施基于層級管理的護理安全管理模式。結果 觀察組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為2.5%(1/4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5%(7/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度為100.0%(40/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0.0%(36/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液凈化中心護理安全管理因素較多,基于層級管理的護理安全管理能減少護理安全事件,提高患者滿意度。
血液凈化中心;護理安全管理;因素;滿意度
護理安全是護理工作的中心任務和重點環節,如何提高患者安全也成為當今研究的熱點。但是在護理工作中,對于血液凈化中心患者及高危患者等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會直接或間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為了能使血液凈化中心患者能順利就診,保障其生命安全,及時發現護理隱患,保證護理安全,現總結血液凈化中心護理安全管理因素,并提出相關防范措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血液凈化中心進行診治與護理的患者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23~79歲,平均年齡(56.22±4.29)歲;平均體重指數(24.11±2.49)kg/m2;平均受教育年限(11.40±0.43)年。納入標準:研究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年齡20~80歲;排除標準:妊娠與哺乳期婦女;精神疾病患者。將患者按照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安全管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安全管理,采用輪班制度。
觀察組給予基于層級管理的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由層級管理安全??菩〗M為主體的護理管理方法,具體措施如下:(1)建立層級管理小組:由科室護士長選拔3名組織協調力強、經驗豐富、臨床培訓與考核成績好的護士成立層級管理小組,負責各層級護士的選拔評定、培訓與考核等管理工,明確各層級護士的能力要求、工作職責、權限和待遇。(2)彈性連續排班:每個班次按床位分為6個護理小組,每組分管10~15個床位,高級責任護士全面負責。
1.3 觀察指標
(1)護理安全事件:記錄護理安全事件的發生例數與類型,包括藥物外滲、標本錯誤、醫囑執行錯誤、跌倒等。(2)滿意度:滿意度評價方法為問卷調查,選項包括非常滿意、比較滿意與不滿意??倽M意度=非常滿意度+比較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數據均選擇SPSS 20.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安全事件
觀察組發生藥物外滲1例;對照組發生藥物外滲3例,標本錯誤1例,醫囑執行錯誤1例,跌倒2例。觀察組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為2.5%(1/4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5%(7/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滿意度
觀察組非常滿意34例,比較滿意6例;對照組非常滿意26例,比較滿意10例,不滿意4例。觀察組滿意度為100.0%(40/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0.0%(36/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和醫學模式的改變,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這也促使醫院護理工作范疇不斷拓展,對護理的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液凈化中心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為相關護理人員缺乏工作經驗,導致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不夠;一些護士責任心不強,未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很多護理人員對血液凈化中心患者的評估能力差,不能熟練配合使用急救儀器,急救技術不熟練,導致只認醫囑而不識法律的錯誤現象[1]。
護理安全事件是指不在計劃中、未預計到的或通常不希望發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用藥錯誤、走失、誤吸、窒息、燙傷以及其他與患者安全相關的意外事件[2]。護理安全事件的發生不僅給患者帶來了痛苦和經濟負擔,嚴重者還會影響到診療活動的順利進行甚至醫院的核心競爭力[3-4]。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藥物外滲、標本錯誤、醫囑執行錯誤、跌倒等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為2.5%,對照組為17.5%,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滿意度分別為100.0%和90.0%,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主要在于護理層級管理是護理組織結構、護理管理、護理服務模式改革的嘗試,與彈性連續排班相結合,能夠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護理質量和服務,有利于建立和諧醫患關系[5-6]。
總之,血液凈化中心護理安全管理因素較多,基于層級管理的護理安全管理能減少護理安全事件,提高患者滿意度。
[1]殷鐵梅,王 麗.PDCA管理系統下的APN排班及層級責任制護理對提高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01):134-136.
[2]雷 芳,陳淵青,羅 紅,等.護理質量管理知識認知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6,23(03):67-70.
[3]丁梅梅,陳 閱.護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凈化中心的實施應用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3):87-88.
[4]趙 杰,孫立巍,左今理.護理風險管理在誘導期血液透析患者護理安全中的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4):29,37.
[5]胡梅仙.血液凈化中心護理不安全因素的探討及對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0):249-250.
[6]李 嬋,閆麗媛.血液凈化中心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及其處理對策[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3):486-488.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2.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