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璐(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干部病房外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外科手術患者恢復效率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張 璐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干部病房外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目的分析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在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12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結果兩組患者在住院時長、進食時間、術后首次排便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服務滿意度及康復效率等觀察指標方面均與對照組患者存在著明顯的變化,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服務,能夠有效的縮短患者的術后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
快速康復外科;手術;效果
快速康復外科是指在圍術期內,通過給予患者各類已經被證實有效的方案,來患者患者的手術應激,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進而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這個康復理念一經提出便受到的醫學界的廣泛關注,近年來被逐漸引入到國內的臨床護理工作中。我院通過給予外科手術患者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122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2例,女40例,年齡24~75歲,平均年齡(48.68±2.15)歲。122例患者中,普外科手術患者34例,骨科手術患者為28例,泌尿外科手術患者為14例,婦科手術患者為18例,神經外科手術治療患者28例。強所有患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病情、手術方法基本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對照組手術患者均在圍術期開展常規護理服務,觀察組患者則在圍術期開展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模式,其具體內容包括:
1.2.1 術前護理:在手術前,護理人員及時給予患者相應的心理護理和有計劃的健康教育工作,為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和實施方法,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鼓勵患者勇敢面對手術治療。手術前6 h禁食,病在禁食前讓患者足量飲水,同時給予患者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68.56 g口服,輕微導瀉。術前1 h給予患者口服葡萄糖水(10%)500 mL,用以補充能量,同時行超前鎮痛。術前不行傳統備皮,僅對手術區域的皮膚性消毒處理。
1.2.2 術中護理:給予患者半衰期較短藥物行中胸段硬膜外阻滯麻醉,在手術過程中,將所有輸注液體進行加溫至37℃~38℃,術中沖洗用鹽水也進行加溫處理。同時嚴格控制手術過程中液體的輸注量,整體輸液量控制在1000 mL以內。手術不給予患者常規輸血和吻合口架管,不常規留置腹腔引流管,所有縫合用線均采用可吸收的縫線。
1.2.3 術后護理:術后應用多種鎮痛發生,如硬膜外自控式鎮痛等措施或放松訓練,盡可能減少阿片類藥物的應用量。根據患者的體質量進行補液,且輸液時長不超過24 h。待患者麻醉清醒后6 h左右,給予其生理鹽水500 mL口服。術后第一天給予患者清流質500 mL食用,術后第二天開始就患者流質或者半流質飲食,隨后逐漸恢復至正常的飲食。鼓勵患者術后盡早行主動活動,在手術當天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協助患者進行床上翻身,緩慢活動雙下肢和手臂,同時略微抬高床頭協助患者取半臥位進行相關訓練,次日鼓勵患者下床活動,并逐漸加大運動量。術后24 h時拔除導尿管。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術后進食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以及住院時長,同時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在兩組患者出院前,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于本次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在術后的第1天和第3天,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兩組患者的術后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同時根據VAS評分計算出兩種患者的康復效率[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l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一般指標的比較
兩組患者在住院時長、腸鳴音恢復時間、進食時間、術后首次排便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等觀察指標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情況對比(±s)
組別 腸鳴音恢復時間(h) 首次進食時間(h) 首次排氣時間(h) 住院時長(d) 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 17.37±3.25 10.57±1.35 70.27±10.35 12.31±1.14 4(6.56)對照組 22.57±5.13 20.17±3.16 89.47±11.34 17.62±1.34 10(16.39)
2.2 兩組患者VAS評分和康復效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在術后第1天和術后第3天時的VAS評分具有著明顯的差異輕,且觀察組患者康復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種患者VAS評分及康復效率對比(±s)

表2 兩種患者VAS評分及康復效率對比(±s)
組別 術后第1dVAS評分 術后第3dVAS評分 康復效率(%)對照組 5.53±0.52 1.35±0.21 1.64±0.16觀察組 6.46±0.47 2.58±0.25 1.28±0.23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6.72%,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86.89%的護理服務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理念自2001年被丹麥外科醫生Kehlet所提出后[3],迅速被歐美等國家所接受和推廣應用,其近年來被引入我國,隨后在臨床中開展應用。這種新型的護理理念以減輕患者的手術應激和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長為工作理念,通過對圍術期相關護理措施進行優化,達到快速康復的效果。本次研究通過給予外科手術患者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有效的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長,通過心理、生理多方面的護理干預,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改善了觀察組患者的術后恢復效率。綜上所述,給予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服務,能夠有效的縮短患者的術后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
[1] 張小紅,何紅燕,何 紅,等.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外科手術患者恢復效率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雜志,2014,18(4):18-21.
[2] 王 靈.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無張力疝修補患者預后與SAS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3,22(19):214-215.
[3] 王 丹,羅 莉,王曉英,等.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措施在膀胱全切原位回腸代膀胱術的應用體會[J].重慶醫學,2011,40(33):3368-3369.
本文編輯:劉欣悅
Effect of fast track surgery nursing on recovery efficien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surgical patients
ZHang lu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cadres ward surgery, Xinjiang Urumqi 8300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ast track surgery nursing mode in surgical patients.Methods12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application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and fast track surgery nursing mode.Results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hospitalization time,eating time,postoperative first defecation time,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efficiency were observ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urgical operation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length of stay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service.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Operation;Effect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3.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