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若慧
(浙江省溫州市人民醫院,浙江 溫州 325000)
風濕免疫科無痛病房中實施優質護理的探討
金若慧
(浙江省溫州市人民醫院,浙江 溫州 325000)
目的對于風濕免疫科無痛病房患者,開展優質護理,分析其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前來我院治療的風濕免疫科患者100例,平均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50例。為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護理,為觀察組患者開展優質護理。經過護理之后,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病情疼痛感進行比較。結果對照組和觀察組相比較,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病情疼痛感明顯比對照組的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優質護理對風濕免疫科患者開展護理,具有更加顯著的效果,可以使護理的滿意度得到提高,具有在臨床上推廣的價值。
優質護理;風濕免疫科;無痛病房
風濕病為患者身心上帶來了很大的痛苦,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疼痛感,導致患者出現失眠、焦慮、煩躁等不良反應。而在醫院里疼痛患者屬于比較特殊的群體,而護理人員對這類群體的臨床護理經驗是比較缺乏的,缺乏對患者在疼痛方面的應對知識。對于風濕免疫科無痛病房患者,開展優質護理是新的嘗試。本次分析來我院治療的風濕免疫科患者里,隨機抽取100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優質護理對風濕免疫科無痛病房患者的護理效果是怎樣的。以下是具體的分析過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前來我院治療的風濕免疫科無痛病房患者100例,通過平均分組將其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24例女,26例男,年齡21~86歲,平均年齡(52.43.0)歲,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的有8例,患有通風的有10例,患有骨關節炎的有12例,患由強直性脊柱炎的有6例,患由風濕性多肌痛的有7例,患有多發性肌炎的有7例。觀察組26例女,24例男,年齡22~87歲,平均年齡(53.42.8)歲,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的有10例,患有通風的有8例,患有骨關節炎的有6例,患由強直性脊柱炎的有12例,患由風濕性多肌痛的有6例,患有多發性肌炎的有8例。將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年齡、性別、并發癥狀這些方面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為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護理。對觀察組開展優質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第一,病房方面護理。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進一步了解,從患者的病情為出發點,考慮患者的家庭經濟情況,充分總結患者對病房的相關需求,開設不同條件的病房,比如,單人、雙人病房、高級病房、多個人的病房,讓患者及患者家屬在充分了解了每種病房的具體特點之后,再去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病房的選擇[1]。
第二,藥物方面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住院期間,定時定量的為患者提供藥物,確定患者按時按量的將藥物服下,將患者身體的具體情況和患者每日服藥的具體次數進行詳實記錄,這樣做是確保患者在治療時所吃的藥物能夠達到最好的療效。
第三,心理方面護理。要隨時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原因在于患者在治療期間因為病痛會給患者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干擾,導致患者出現緊張焦躁等負面心理,這時,護理人員就應該做到為患者解除心理的負擔,使患者的負面情緒得到穩定[2],并且時時關注患者的心理情況。
1.3 觀察指標
通過對兩組患者開展不同的護理之后,對兩組患者的疼痛感進行相應評分,在3天之內,患者的疼痛感分小于3分,則表示優;處于3~5分,則表示為良;大于5分,則表示為差;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等級。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通過不同的護理方式,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后,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8.0%,對照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86.0%,可見,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n(%)]
2.2 兩組的疼痛感評分對比
通過不同的護理方式,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后,觀察組的疼痛感評優的有48例,對照組的的疼痛感評優的有39例,可見,觀察組的疼痛感評優的患者數量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疼痛感評分對比(n)
對于風濕免疫科無痛病房患者,疼痛使患者和醫務人員經常會面對的主要問題,疼痛會使患者容易產生抑郁、焦慮、不安的負面情緒[3]。當患者風濕性關節病出現復發的情況時,患者的身體相關的功能機會受到影響,甚至引發慢性疼痛、功能下降,令患者無法忍受病痛的折磨,睡眠質量下降,從而導致患者的神經、心臟、腦力等出現衰竭的情況,對風濕免疫科無痛病房患者進行優質護理,使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護理不再僅僅是治療,而是轉變為治療與生活服務、健康教育等為一體化的護理模式,可見為風濕免疫科無痛病房患者開展優質護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開展優質護理,包括病房方面護理、藥物方面護理、心理方面護理。其中病房護理從患者的病情為出發點,考慮患者的家庭經濟情況,充分總結患者對病房的相關需求,進行病房的設置。藥物護理就是護理人員定時定量的為患者提供藥物,確定患者按時按量的將藥物服下,確保患者在治療時所吃的藥物能夠達到最好的療效。心理護理是護理人員就做到為患者解除心理的負擔,使患者的負面情緒得到穩定。
綜上所述,本次分析中,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疼痛感評優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為風濕免疫科無痛病房患者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實施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減少患者的疼痛感,具有在臨床上推廣的價值。
[1] 王 芳,劉旭東,肖衛國.個性化護理對風濕免疫科梧桐病房患者疼痛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6:1023-1026.
[2] 張翠蘭,秋 懿,謝晶芹,等.個性化護理對提高風濕免疫科患者滿意度影響的研究[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2(10):79-80.
[3] 楊曉麗,張建華,趙秀蘭.風濕免疫科“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實施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1,25(35):2177-3278.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3.28.02